中醫診斷學 (第2版) 何建成 978730264471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50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醫診斷學 (第2版)
ISBN:9787302644712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何建成
頁數:3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02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教材分為正文(緒論、上、中、下三篇十章)及附篇(三章)兩部分。各部分之間,緊密銜接,層層遞進,綱目有序,知識點明確,易於理解與誦記。不僅突出「三基」內容,而且強化中醫辨證思維;不僅注重繼承,強化經典,而且增加了現代研究進展與特殊診法內容,拓寬學習者的學術視野,啟迪其科學思維。 本版教材在紙質版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字課程內容,包括富媒體資源、PPT、同步練習、病案實例、拓展閱讀等內容,與紙質教材相互呼應,有機結合,使內容更豐富,學習更便捷。 本教材可供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針灸推拿學、骨傷學、中藥學等專業學生,也可供臨床醫師、研究生、「西學中」醫師,進修生等使用。

目錄

緒論
一、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一)診法
(二)診病
(三)辨證
(四)病曆書寫
二、中醫診斷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內
(二)見微知著
(三)以常衡變
三、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
(一)整體審察
(二)四診合參
(三)病證結合
四、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
五、中醫診斷學的學習方法和要求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上篇 四診
第一章 望診
第一節 全身望診
一、望神
(一)神的含義
(二)望神的原理與意義
(三)望神的要點
(四)神的分類
(五)望神的注意事項
二、望色
(一)面部色診的原理及意義
(二)常色與病色
(三)五色主病
(四)望色十法
(五)望色的注意事項
三、望形
(一)望形的原理及意義
(二)望形的基本內容
(三)體質類型
四、望態
(一)望態的原理及意義
(二)望態的內容
第二節 局部望診
一、望頭面
(一)望頭部
(二)望面部
二、望五官
(一)望目
(二)望耳
(三)望鼻
(四)望口與唇
(五)望齒與齦
(六)望咽喉
三、望頸項
(一)外形變化
(二)動態變化
四、望胸脅
(一)外形
(二)呼吸
(三)虛里
五、望腹部
(一)腹部膨降
(二)腹部凹陷
(三)腹壁青筋怒張
(四)腹壁突起
六、望腰背部
(一)外形
(二)動態
七、望四肢
(一)形狀變化
(二)動態異常

中篇 辨證
下篇 診斷綜合運用與病歷
附篇 現代研究與特殊診法
附錄 醫籍選錄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