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婺派建築.金東卷 ISBN:9787112293513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洪鐵城 頁數:4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08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婺派建築 金東卷》分上下卷,與《中國婺派建築 磐安卷》《中國婺派建築 蘭溪卷》體例相同。 《中國婺派建築 金東卷》上卷是正文,共14個章節。其中第一、二章是金東區山川人文歷史總述與金東區舊時建築總覽;第三至六章是民居、宗祠、寺廟及亭台樓閣四大類建築的介紹與評價;第七至九章寫歷史環境要素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構成人居空間環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第十至十二章是嶺下朱五村、山頭下村、瑣園村三個範例村的介紹與評價;第十三、十四章是對整個金東區舊時建築存在特徵與保護價值的歸納與分析。 下卷相當於本書附錄,均為彩色圖片,分聚落、民居、祠堂、寺廟、亭台樓閣及非遺六個章節,直觀且漂亮。作者簡介 洪鐵城,1942年生,浙江東陽人,中國婺派建築學說創立者。現為中國建築學會資深建築師、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建築》《景觀設計學》《中國建築文化遺產》等期刊編委,《中華民居》智庫專家,浙江師範大學兼職教授,金華、東陽、永康、磐安、婺源、渠縣等十余個縣市城規委成員。 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50餘年,親手推出江西婺源,浙江武義、磐安、金華寺平等地旅遊。發表論文2001余篇,出版《建築六論》《東陽明清住宅》《城市規劃100問》《旅遊規劃101問》《中國婺派建築》《中國婺派建築 磐安卷》等專著26本,其規劃設計作品獲國家級大獎10餘次。業餘愛好文學,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北京日報》及《星星》《詩探索》《星河》等報刊發表詩文上百篇,正式出版詩文集4本,10餘次獲大獎,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2000年美國科學名人傳記學會授予其「新千年世界科學名人」銘牌,2005年、2010年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先後授予其「優秀民族建築工作者」「特別貢獻人物」稱號,2016年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頒發「傳統村落守護者」優秀人物獎,2017年被浙江省金華市人民政府聘為「浙中生態廊道」專家顧問。目錄 綜述上卷 第一章 山川人文形勝 一、歷史沿革 二、行政轄區 三、地理地貌 四、氣候特點 五、自然資源 六、交通運輸條件 七、貿易與市鎮 八、宗教與文化 九、歷史文化名人 十、原有手工業 十一、宗族信仰 十二、風水堪輿 第二章 舊時建築綜覽 一、從全市「三普」資料說起 二、金東區「三普」成果 三、其他傳統文化資源 四、雖是神話但有景點 五、保存實物統計分析 六、盡顯婺派建築特徵 第三章 婺派民居建築 一、金東區舊時住房形式 二、舊時民居特點歸納 三、按平面形式細分 四、按建造年代細分 五、不同戶型結構簡介 六、各鄉鎮清代民居選輯 七、各鄉鎮民國民居選輯 八、本章歸納與評價 九、附平面圖 第四章 婺派宗祠建築 一、宗祠建築綜述 二、現存優秀實例分享 三、其他宗祠簡介 四、金東宗祠建築的共性 五、附平面圖 第五章 婺派寺廟建築 一、古寺廟概況 二、古寺廟實例分享 三、本章歸納與評價 四、附平面圖 第六章 其他公共建築 一、保存概況 二、現存戲台實例 三、現存亭榭實例 四、現存軒閣實例 五、現存學校實例 六、現存倉儲實例 七、其他配套公建 八、本章歸納與評價 九、附平面圖 第七章 歷史環境要素——以瑣園村為例 一、歷史環境要素概念 二、歷史環境要素內容 三、瑣園歷史環境要素清單 四、圖片分享 第八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金東區非遺資源概述 二、民俗活動類 三、傳統遊藝類 四、傳統表演類 五、傳統體育類 六、傳統美食類 七、傳統工藝類 八、本章歸納與評價 第九章 傳承後繼有人 一、古建築相關企業 二、古建築知名工匠 三、本章歸納與評價 第十章 精品聚落:坡陽街 一、坡陽街簡介 二、老字號店鋪 三、現存舊時建築選例 四、附平面圖 五、本章歸納與評價 第十一章 精品聚落:山頭下村 一、村莊概況 二、現存民居簡介 三、宗祠建築簡介 四、本章歸納與評價 第十二章 精品聚落:瑣園村 一、村莊概況 二、現存古民居分享 三、現存古祠堂 四、其他建築物分享 五、附表 六、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本章歸納與評價 第十三章 存在特徵分析 一、上錢村香火前民居是稀世的宋元期遺構 二、金東區宗祠特色在於石柱林立、 刻有滿文楹聯 三、向陽村惟善堂發現了我國最早的消防設計 四、瑣園村永思堂創造了我國女祠堂面積之最 五、瑣園村兩面廳是空間組合技術的成功範例 六、匠心獨運,將婺派建築大院落天井化 第十四章 保護價值分析 一、保護上錢村香火前民居是保護 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完整性 二、保護向陽村惟善堂民居是保護 金東人的科學創造精神 三、保護龍山村張氏宗祠的滿文 楹聯是保持民族團結的標記 四、保護好瑣園村永思堂實質上 是保護我國婦女權益的象徵 五、保護好瑣園村兩面廳有保護 古代住宅空間組合智慧的意義 六、保護好金東區婺派建築是保護 中國國學多樣性的大課題 下卷 第一章 精品聚落 一、嶺五村 二、瑣園村 三、山頭下村 第二章 民居集錦 一、填補中國古代建築史空白的宋元民居實例 二、婺派建築特徵凸顯 三、代表民居 四、普通民居 第三章 祠堂集錦 一、龍山村張氏宗祠 二、傅村傅氏宗祠 三、嚴店村嚴氏宗祠 四、橫店村項氏宗祠 五、山南村孫氏宗祠 六、莘村余氏宗祠 七、雅金村賈氏祠堂 八、其他姓氏宗祠 第四章 寺廟集錦 一、赤松鎮黃大仙宮 二、曹宅鎮大佛寺 三、仙橋村二仙祠 第五章 其他公共建築集錦 一、戲台 二、文昌閣 第六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錦 一、金東鬥牛 二、迎花樹 三、金東火腿 四、金東酥餅 五、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參考資料 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