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記憶-巴文化的多維考察 何易展 978701025562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NT$55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的記憶-巴文化的多維考察
ISBN:9787010255620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何易展
頁數:35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8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涉及巴文化歷史、考古及文學研究。全書從巴文化研究意義與向度、巴文化歷史源流與考古、巴文化與古代學術文化傳統等方面給予跨學科研究和探索。結合當下「一帶一路」戰略思想,詳細地揭示了巴文化區域在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及南北交通中的重要歷史作用和地位;從文化人類學的視野,詳細探討了「巴」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歷史性特徵。尤其是巴文化的早期歷史與狀況、巴蜀文化關係、巴文化部分遺址器物考古、南方巴地早期移民現象分析、南方「巴渝舞」的歷史遷衍、巴賨關係辯證、史書記載的巴人祖先「廩君」「務相」傳說考證,以及《水經注》等所載巴域地名辨疑、「巴」與古代文學及文化傳統等,這一系列探討有助於進一步釐清巴文化研究中駁雜的疑難問題,也有利於開啟從更弘闊的文化視野來關照巴文化的價值。

作者簡介

何易展(1974-),曾用名何鵬遠,四川平昌人,教授,博士。1995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外語系,2008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12年被評聘為四川文理學院中文系副教授,201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現任四川文理學院巴文化研究院院長、秦巴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賦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理事、四川文理學院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省教育廳科研創新團隊項目等20餘項,在《社會科學》《文獻》《南京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巴文化研究的意義與向度
一、巴文化研究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二、巴文化研究的向度
第二章 「一帶一路」視野下的秦巴文化產業開發
一、秦巴地區的「絲路」戰略地位
二、秦巴地區自然資源與產業開發
三、秦巴山區歷史人文資源與產業開發
第三章 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早期巴文化探賾
一、「巴」與巴文化的形成
二、巴文化與西南山地的關係
三、巴文化與周邊文化群落的關係
第四章 羅家壩青銅歷史印記與聚落考察
一、羅家壩遺址青銅器的地域印記
二、羅家壩遺址的青銅紋飾與文化潛喻
三、羅家壩聚邑的歷史地位與意義
第五章 周代南夷移民考
一、「蠻隸」及周代移民概況
二、西南巴地群體移民流遷及其多元成因
三、士卿「奔楚」與個體移民現象
四、西南巴楚之地的「客卿」制度
第六章 《尚書傳》「前歌后舞」證疑
一、巴人助周與「著乎《尚書》」
二、「武王伐紂之歌」與「巴渝舞」
三、「前歌后舞」的本質
第七章 南方「巴渝舞」的歷史流變
一、巴人助周與「前歌后舞」
二、巴渝舞的形態與內容
三、《大武》的定典立制與《巴渝舞》的歷代流變
第八章 巴賨關係及其文化源流
一、從揚雄《蜀都賦》看巴賨關係
二、「巴」「賨」語源及其文化生成
三、「賨」的古音通假
第九章 「廩君」傳說與「務相」考
一、「廩君」的古史敘述傳統
二、「巴」之原始並非姓氏
第十章 「夷水」與「捍關」地理位置考
一、《水經注》「夷水」重名情況
二、「捍關」地理位置
三、巴人生活與自然地理
第十一章 「二南」與巴楚文學傳統
一、「二南」與楚及南方各族之關係
二、「二南」所反映的南方禮俗與文化
三、「二南」在傳統文學史中的地位
第十二章 從「高唐」到「江渚」
一、「雲夢」與「神女」關係
二、《高唐賦》中之「高唐」非樓觀
三、「高唐」與楚祀社
四、從賦體文本闡釋到文學意象的過渡
五、從「高唐」到「江渚」
第十三章 甲骨文「巴方」解讀與巴蜀關係
一、「巴」與「巴方」釋讀
二、《華陽國志》的史敘邏輯
三、巴、蜀之間的關係
第十四章 「薅草鑼鼓」的民俗與文化性考察
一、「薅草鑼鼓」流布與南方自然人文的關係
二、薅草鑼鼓的承傳與社會化
三、薅草鑼鼓的文學藝術特徵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