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漫灕江 光盤 978755986634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NT$24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煙雨漫灕江
ISBN:9787559866349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光盤
頁數:29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13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本書賣點
本書以平實而動人的筆觸描寫四季流轉間桂林灕江秀美的風光,並以一個家庭為中心,描寫明燈、明山、九桑、曉巷等灕江之畔的普通群眾的個人遭際和情感世界,以及他們保護珍貴自然資源、與野生動物真情互動的事蹟,探討人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曲為灕江而寫的頌歌,為灕江邊的小人物”立傳”,描繪他們的善良、寬容、幫助弱者、有情有義等美好品質。同時,小說塑造人物立體豐滿,不流于”高大全”。在探討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同時,提出純淨和諧的社會生態理想。

內容簡介
本書為長篇小說,以廣西桂林灕江上游地區為背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為主題,書寫了灕江流域的人保護自然生態的故事。主人公明燈留守在山區,農活之餘,當義務巡山員,堂弟明山因為婚姻受挫回到山區紮根,以收破爛美化環境為職業。小說以明燈媽與九桑等普通人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描寫了明燈明山巡山護山救治野生動物、明燈及老百姓保護香楠樹林、明亮回鄉創業參與鄉村振興等事蹟。小說對灕江之美的描寫,以及對人物心靈之美的刻畫,生動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作者簡介
光盤,本名盤文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廣西作協原副主席。著有《失散》《英雄水雷》等作品。作品散見《十月》《花城》《上海文學》《鐘山》《當代》等刊。曾獲《上海文學》獎、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廣西文學》年度獎、廣西青年文學”獨秀獎”等。

精彩書評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灕江。作家光盤用小說家的角度,講述了灕江沿岸人與自然的故事,原來平凡的日子裡還有那麼多動人的篇章 。
——東 西(新晉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我喜歡把小說看成是作家做的每一套菜,有的是做給自己吃的,有的是做給客人吃的,光盤的這個長篇,就是做給客人吃的。因為他是瑤族作家,所以他拿出了很多瑤山的野貨,比如野山羊,比如香楠樹,比如油茶;而陪客的,主要是幾對人的愛情,你慢慢吃,你不要急,相信你能吃出光盤的不一樣的愛。
——鬼 子(著名作家)
長篇小說《煙雨漫灕江》以灕江上游地區為背景,講述了那裡的人保護自然生態、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故事。同時,也是當今鄉村振興的一幅真實圖景。她是一部柔性的、溫情的小說,像灕江一樣呈現出柔軟而母性的力量。
——石一甯(著名評論家)

精彩書摘
第一個返城高峰,通常出現在大年初七。趕在他們返城前,明燈帶隊巡山。正如明燈所料,巡山活動,一呼百應。
這裡是灕江上游地區,大大小小的山體孕育出眾多水量豐沛的灕江支流。灕江源頭呢,在貓兒山腹地。貓兒山為華南第一峰,坐跨三縣,地域寬廣,有專業巡山員。貓兒山腳下非灕江源頭核心區域,面積寬闊,山高林密,動植物種類同樣不少,偷獵、盜采、盜伐者時有光顧。三四年前,灕江上游地區留守人員自發成立巡山隊,推選明燈為隊長。巡山沒有報酬,過年過節,好心的村民會請巡山隊員吃個飯喝餐酒。有時一個人請,有時幾個人聯合起來請。這些業餘巡山隊員,曾經到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學習培訓過,也跟過班,技能雖不能與專業巡山人員比,但責任感不相上下。
巡著山,明燈似乎嗅到一股異常氣息。第二天,他將十來個準備回城的年輕人挽留下來。留下來的青壯年,被明燈重新編成三組,他帶一組,堂弟明山帶一組,九桑叔帶一組。弟弟明亮今年沒回鄉過年,往年巡山,他要帶一組。每一組帶上宣傳資料,先入村後巡山,也可以根據情況先巡山後入村。
明燈這組四個人,三個組員都在廣東同一家私人企業工作,廣東那邊不斷來電話催上班。被明燈挽留,他們心裡不高興,春節 期間上班,工資三四倍,另有高額獎金,很誘人。但行走了兩個村,發放一批宣傳資料,宣講過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後,責任感、自豪感湧上心頭,他們也不管廣東那邊的電話了。要家鄉生態環境還是要工錢,他們一下子拎清了。
翻過一個小坡,便是牛塘村。一位隊員提醒明燈:”隊長,你最好回避一下,我們三人進村夠了。”
明燈說:”我不能回避,越回避,矛盾越深。”
去年三月初一個霧濃陰冷的傍晚,明燈巡山時逮住牛塘村偷采珍稀植物的段苟。當時,段苟一隻手提小捆南方紅豆杉苗及蘭花,另一隻手提裝有黑土的麻袋,得意揚揚走在下山路上。見到突然出現的明燈,段苟往石頭背後的刺蓬裡躲,躲不掉,便急忙隱藏樹苗。無論段苟如何耍花招,最終也沒能躲藏過明燈的火眼金睛。見事情敗露,段苟求情說:
“明燈,我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幫幫忙。”段苟受桂林表叔所托,采些珍貴植物種到院子裡。表叔在桂林一家醫院當醫生,那年明燈媽到桂林看病,表叔出過大力。明燈說:”表叔的恩情我記得,我永遠感謝他。可是,我不能用珍貴植物當感謝物資。”段苟說:”沒辦法,表叔托我,我拒絕不了。出門時就想,偷采南方紅豆杉苗,肯定不會順利。果真,被你抓住。”段苟說了一大堆好話求情,明燈不答應,明燈說:”如果你種回去,事情到此為止,如果你不肯,我叫附近村民來評理,讓你臭名遠揚。”段苟知道明燈在這方面是牛脾氣,誰也別想說服他,嘴裡輕聲罵著不乾不淨的話,將采來的植物種回原地。明燈當場給表叔打電話道歉,
說:”段苟幫你扯的南方紅豆杉苗和蘭花,我攔下了。”表叔很生氣,拍響桌子,說:”英雄,大英雄!”表叔掛斷電話的聲音像重拳打在明燈臉上。明燈給他發去一條信息:那小袋山裡的黑土,我親自送到你手上。表叔回了一個字:滾!
表叔記仇,且不說。段苟記仇,都快一年了。這一年,明燈上過牛塘村三四次,段苟總是對他風言風語,指桑?槐。明燈不怕仇,怕的是段苟動歪腦子。段苟十六七歲時便學會了打獵。尤其,他捉鳥有一套,能賣錢的鳥高價出售,不能賣錢的殺來下酒。段苟改掉偷獵惡習,用了整整三十年。這裡面有政策的強迫性,也有生態保護意識進入腦海。
但自從去年明燈截獲他盜采的南方紅豆杉苗,他思想開始走向反面,時有破罐子破摔的言行。
明燈走進段苟家,恭賀他春節 快樂,今年發大財,段苟不理,他對另外三位巡山隊員卻熱情有加。明燈幹站著,但並不尷尬。明燈說:”段苟,我們原本沒有矛盾,就算有了矛盾,也可以面對面解決。你要記我一輩子仇?”段苟冷笑,說:”我跟你沒仇啊,你想多了。”
聽到響動,段苟家來了些村民,明燈借機宣講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迫切性。明燈用了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破壞生態環境,就好比家裡的垃圾不清理,越堆越多,又髒又臭。在場者笑?明燈:”你家裡才堆滿垃圾!”
臨別,明燈握住段苟的手,說:”我們永遠做朋友,不做仇人。”離開牛塘村,一位巡山隊員問:”隊長,段苟服你了嗎?”明燈長歎幾口氣,說:”沒有,他肚子裡那點小九九,我猜得透。有段苟這樣的本地人,有惦記野生動植物的外來人,我們巡山的擔子蠻重的。等你們都外出打工,農忙來了,巡山的人和時間都少了。那時最危險。”
“照這麼講,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是危險的。”這位隊員說。
關於段苟記仇,明燈理解,換作誰,面子被剝,都會記仇。這麼大個山區,采一小捆植物,對生態破壞看似不影響,但這好比堤壩,容不得點滴滲漏。鄉里鄉親的,明燈不想當”惡人”,但他又不得不當”惡人”。
宣傳加巡山,很快到傍晚。明燈預計今晚有偷獵者潛入,因為大批打工人員離鄉,憋壞了的偷獵者定會抓住這個機會。天黑後,明燈按白天的分組分派任務,各組提了一面鑼,按既定路線巡山守夜。明燈提著一面破鑼,這是他三四年敲下來敲破的。破鑼不礙事,只要聲音足夠大即可。深山老林裡霧氣濃,氣溫低,夜晚行走在山裡的所有困難都要克服。各組到達指定位置,分別站在高處,選擇視野好的地方。夜晚巡山有它的好,只要出現燈光,就容易發現、辨別。蹲守到淩晨一點,明燈這組果真發現電筒光線。明燈估摸著光線的目標區域,悄悄靠過去。不多時,對方電筒光線與暗處的明燈相交。明燈開啟電筒,光線猛然射在對方臉上。是段苟。明燈罵道:”段苟你這個砍腦殼的,深更半夜到山裡來幹什麼?!”段苟受驚嚇,癱坐在地,聽出是明燈的聲音,狂妄起來,嗔怪道:”狗撮的明燈,你比貓兒山黑熊還凶!你凶什麼凶!你凶什麼凶!”罵過明燈,段苟站起來。
“你鬼鬼祟祟,進山來幹什麼?你半夜進山,不會有好事!”明燈說。
“我我來巡山。”段苟說,”許你們巡山,不許我巡?”他結結巴巴,驚魂未定。
段苟曾經是巡山隊員,自從去年與明燈結仇,不聲不響退出隊伍。今晚他說來巡山,明燈不信。不遠處就是南方紅豆杉連片生長地,那定是段苟的目標。明燈說:”表叔又給你下任務了?”段苟說:”莫亂講,沒有!”明燈說:”你的陰謀不可能得逞,我天天盯你,盯死你。你趁早死了這條心。去年你種回去的南方紅豆杉有兩株沒成活,回種的蘭花也死了大半。這些,我都沒跟你計較,幫你保密,要是講給別人聽,你沒好果子吃。”段苟不吭聲,跟在明燈後面巡山。
明燈想,不管你真心還是假意,跟上便好。又一輪巡山之後,隊員在偷獵者容易出現的地點蹲守,累了,就在附近走走。淩晨三點多,明燈發現三束電筒光,光線緩緩朝山林深處移來。別的組也同時發現。對方光線移動,明燈提醒大家儘量不開電筒,借助微弱月光鑽山林,截
斷對方去路。不巧,碰上跨不過的溪流,路斷了。明燈只好採取慣用招數:敲鑼驅趕。明燈的破鑼一響,別組的鑼跟著響了,三組鑼聲在不同地點齊鳴。巡山隊員高聲喊叫,以聲震賊,喊出狠話:”偷打野獸的,我打破你腦殼!”響聲震天,好像每個山頭都佈滿了人。聽到鑼聲喊聲,偷獵者轉身逃走。
明燈一行繼續蹲守,打更似的,久不久敲響鑼,以靜制動,一直到天亮。
第二夜,第三夜,明燈帶隊巡山,便不見了前晚的偷獵行為。明燈知道,這是一種假像。一整年跟偷獵者的鬥智鬥勇,這才開始。
隨著最後一批打工者返城,鄉村空了許多,生活恢復往日的安靜。巡山隊員也少去大半。明燈有些傷感。不過,沒幾天他便釋懷——每年不都如此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