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 拾遺記 鳳嫵 978754706050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萬卷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博物志 拾遺記
ISBN:9787547060506
出版社:萬卷
著編譯者:鳳嫵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0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博物志》是博物小說的集大成者,它對前代的博物知識進行了一次匯總整理,對後世博物小說有著重要影響。《拾遺記》也具有典型的地理博物類志怪小說的特點,除奇聞逸事、神話仙話外,也記載大量的動物植物、山川地理、遠國異人。本書從《博物志》《拾遺記》兩部典籍中選取160則故事,以白話文形式呈現,並配以百余幅國風手插圖,相信能給讀者帶來一場瑰麗的視覺盛宴。

目錄

序言
博物志
女媧補天 / 002
異草 / 004
無啟國 / 005
白民國 / 005
荊軻 / 008
西夏 / 008
蕃丘 / 009
落頭民 / 009
君子國 / 010
兜國 / 012
管輅 / 014
王粲 / 015
神馬 / 015
滅蒙鳥 / 016
穿胸國 / 018
毒藥 / 019
神宮 / 019
鮫人 / 022
獠子 / 024
冶鳥 / 047
止些山 / 048
山雞 / 050
精衛 / 052
琥珀 / 054
蜥蜴 / 055
龍肉 / 055
陳葵子 / 056
方士 / 058
麒麟 / 059
模仿龜蛇 / 059
比翼鳥 / 060
焦生 / 062
拾遺記
庖犧 / 126
顓頊 / 129
商紂 / 130
鄒屠氏 / 132
少昊 / 133
炎帝 / 136
洹山 / 138
黃帝 / 140
青 / 142
皇娥 / 144
勃鞮國 / 145
南潯國 / 145
重明鳥 / 146
瑪瑙甕 / 148
大頻國 / 150
孝養國 / 153
貫月筏 / 156
浮玉山 / 156
蒼梧之野 / 157

作者簡介
鳳嫵,文史作家,好讀書、訪古,主要研究神話學、妖怪學領域。已出版圖書《山海經全畫集》《魅影:中國古代神靈志異圖鑒》,文章 散見於《廉政瞭望》《醒獅國學》等報刊媒體。
繪者簡介:暢小米,本名李暢,專業插畫師。出生於美術世家,從小學習繪畫,大學畢業後一直專注於插畫創作至今。尤擅國風插畫,繪畫風格獨特,極富想像力。喜歡用傳統的繪畫技法結合現代板繪,呈現出新的藝術效果。現已為幾十部圖書繪製插畫。

精彩書摘
女媧補天
女媧煉石補天
上古時的天地並不是現在的樣子。當初,天破了一個大洞, 漫天火雨墜落,地上被燒成一片荒野,四野都是焦煙。這樣嚴酷的環境,給初生的人類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於是,人類的創造者女媧決定拯救這一切。
她到處尋找補天的材料,終於發現五彩石可以補上天的缺口。她花了很長的時間煉製五彩石,將它們緩緩托上天空,於是天恢復了完整。五色補天石也化作了天邊的彩霞,為天空增加了顏色。
女媧覺得天還不夠穩固,決定給天增加支撐。她找到了一頭巨鱉,將鱉的四隻腳斬下,當成柱子立在天的四方。
後來,共工氏和顓頊氏爭奪帝位,共工一怒之下撞擊不周山,一根天柱被他撞倒,天地瞬間失衡,不再穩定。從此以後,天往西北傾斜,日月星辰移向西北方;地的東南部分變得凹陷,江河湖水都往東南方傾瀉而去。
異草
草的神奇作用
太原、晉陽有的地方生長著一種屏風草。
在遙遠的海上,生長著一種名字叫作”篩”的草,它的果實吃起來猶如大麥,七月的時候成熟,人們將它稱作”自然穀”, 也叫它”禹餘糧”。
據說,這片海域叫作扶海洲,當年大禹治水,將他吃剩的糧食扔在了江水中,這些糧食變成了一種藥,藥名為”禹餘糧”(《太平御覽》)。
屈佚草,即是屈軼草。它生長在庭前,如果有奸佞小人入朝, 它就會彎曲枝葉,指向那個人。因此,屈軼草也被叫作”指佞草”。
有一座山叫作右詹山,據說炎帝的女兒死後化為詹草。詹草枝葉濃密繁茂,果實為黃色,如同豆子。如果服用了詹草的果實, 會討人喜歡。
右詹山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古 (yao)山,也被稱為姑媱(yao) 之山。據說,炎帝的女兒死後,化為 草, 草枝葉濃密,服用之後會讓人招人喜愛(《山海經》)。
滅蒙鳥
奇肱國造飛車
有一個國家叫作結胸國,這個國家的人都患有雞胸,所以這樣稱呼他們。在結胸國的北邊有一種鳥,名叫滅蒙鳥,滅蒙鳥身體是青色的,有著紅色的尾巴。結胸國的旁邊有一個國家叫作奇肱國,這個國家的人更加奇特,他們只有一條手臂,卻有三隻眼睛。他們國家的百姓有男有女,以文馬作為坐騎。在馬的旁邊有兩隻赤黃色的小鳥跟隨。
奇肱國的人擅長機關巧物,他們可以用機關捕獲天上的飛禽, 還能製造出可以禦風而行的飛車。據說商湯時候,西邊有風刮來, 將奇肱國的飛車吹到了豫州地界。商湯破壞了他們的飛車,不想讓商地的老百姓看到。
十年後,刮起了東風,滯留在豫州的奇肱國國民新製作了一輛飛車,借著東風飛回了故鄉。奇肱國離玉門關有四萬里之遠。
穿胸國
穿胸國的來歷
穿胸國也叫貫胸國,這個國家的人胸口上有一個直達後背的洞。
當年大禹平定天下,召集各路諸侯在會稽的郊外集會。防風氏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遲到了,大禹便殺了他。防風氏死後,他的骨節 裝載了滿滿一車,可見其高大。春秋時期,吳國攻打越國, 在會稽得到了一副巨大的人骨,沒有人能認出人骨的來歷。吳國派使者前去詢問孔子,孔子告知了他們防風氏骨節 裝滿一車的故事。
大禹德行豐沛,兩條神龍降臨到了他的身邊。大禹命令范成光駕馭神龍,前往境外。大禹周遊了境外一圈,回到了南海,在經過防風氏領地的時候,防風氏的兩個臣子思及君主在會稽被殺的仇恨,決定刺殺大禹替君主報仇。
兩個臣子一見到大禹就勃然大怒,拿出弓箭射向大禹。忽然之間,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兩條龍飛升離去。兩人看到這樣的異象,非常恐慌,便用刀刺穿了自己的心臟,自殺身亡。
大禹憐憫二人,將他們胸口的刺刀拔了出來,拿出不死草為二人治療。二人由此復活,這就是穿胸國的來歷。
有一種說法認為,防風氏是汪芒氏國君的名字。孔子曾經說過:”汪芒氏的國君,駐守在封、嵎之山,姓漆。在上古時代, 他們被稱作汪芒氏,在周代被稱作長狄,在當今被稱作大人。” 長狄族有一個猛士名叫喬如,他躺下來能占地九畝,身高五丈四尺,也有人認為他們身高十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