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縱橫 (第2版) 于岩 吳明懋 吳任平 978730265042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陶瓷縱橫 (第2版)
ISBN:9787302650423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于岩 吳明懋 吳任平
頁數:3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7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陶瓷,這種千家萬戶耳熟能詳的材料,從最初的泥做火燒,到如今的智能製造,她從古老的藝術宮殿邁入現代科技行列。陶瓷,古老神奇,人們從泥土與火焰中獲得靈感與樂趣,更從中汲取文明,觸摸歷史。 本書採用一種嶄新的思路詮釋陶瓷:將陶瓷歷史文化與科技原理結合在一起,沿著中國陶瓷歷史演變的脈絡,從陶瓷文化的角度切入,品味傳統陶瓷蘊藏著的深厚歷史與文化內涵;從陶瓷技術的角度切入,領略摶泥幻化的科學與藝術神奇;從名窯名瓷的角度切入,賞析歷朝歷代陶瓷器物的不朽經典;從現代陶瓷的角度切入,展望高科技陶瓷日新月異的美好明天。 編者參閱了大量實物、書刊、圖片、視頻及其他各種資料,結合多年的教學、科研、生產與實踐的積累與體會,精心梳理與編排,書中附相關名瓷的圖片和語音解說,讀者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本書引經據典、圖文並茂,用通俗風趣的語言,力求雅俗共賞,既可作為各類大中專學校的公選課教材,亦可作為大眾讀物。

作者簡介

于岩,女,福州大學教授,博導,教務處處長。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福建省硅酸鹽學會理事長。 主持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項目及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10餘項科研項目,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教材6部。以第一完成人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等科技獎勵4項。 主講4門國家一流課程,主持教育部新工科項目2項,主講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虛擬教研室項目等。獲福建省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

目錄

第0章 緒論
0 1 陶瓷的概念
0 2 陶瓷器簡史
0 3 陶瓷的特性
0 4 陶瓷的用途
第1章 陶瓷歷史
1 1 中國的陶器
1 1 1 陶器的發明
1 1 2 彩陶與黑陶
1 1 3 陶器的演變
1 2 中國的瓷器
1 2 1 瓷器的發明
1 2 2 瓷器的奧秘
1 2 3 瓷器的發展
1 3 貿易與傳播
1 3 1 絲綢之路
1 3 2 傳播文明
1 3 3 影響世界
參考文獻
第2章 名窯名瓷賞析
2 1 瓷都景德鎮
2 1 1 青花瓷
2 1 2 釉里紅與青花釉里紅
2 1 3 高溫顏色釉(紅釉、藍釉、黃釉、窯變釉)
2 1 4 特色彩繪瓷(鬥彩、粉彩、琺琅彩)
2 2 瓷都德化
2 2 1 千秋瓷韻,陶瓷之都
2 2 2 海絲物源,中外融通
2 2 3 以電代柴,綠水青山
2 2 4 德化陶瓷種類
2 2 5 德化瓷業新格局
2 2 6 德化匠人精神
2 3 宋代五大名窯
2 3 1 汝窯
2 3 2 鈞窯
2 3 3 官窯
2 3 4 哥窯
2 3 5 定窯
2 4 精品薈萃
2 4 1 彩陶
2 4 2 蛋殼陶
2 4 3 秦始皇兵馬俑
2 4 4 唐三彩
2 4 5 青瓷(秘色瓷、龍泉窯、耀州窯)
2 4 6 建黑與建白(建窯茶盞、中國白)
2 4 7 宜興紫砂
2 4 8 紅色官窯(毛瓷)
2 4 9 骨質瓷
參考文獻
第3章 陶瓷文化
3 1 陶瓷傳說
3 1 1 陶瓷起源
3 1 2 高嶺土神
3 1 3 瓷祖
3 1 4 瓷聖
3 1 5 窯神
3 2 陶瓷習俗
3 2 1 陶瓷行規
3 2 2 陶瓷用語
3 2 3 陶瓷風俗
3 2 4 陶瓷題材
3 2 5 陶瓷造型
3 3 陶瓷趣談
3 3 1 陶瓷與飲茶
3 3 2 陶瓷與宗教
3 3 3 陶瓷與考古
3 3 4 陶瓷與沉船
3 3 5 陶瓷與外交
3 3 6 陶瓷與詩歌
3 3 7 陶瓷與建築
3 3 8 陶瓷與音樂
3 3 9 陶瓷與書法
3 3 10 陶瓷與體育
3 3 11 陶瓷與軍事
參考文獻
第4章 陶瓷技術
4 1 陶瓷原料——摶泥幻化
4 1 1 泥土製陶
4 1 2 一元配方
4 1 3 二元配方
4 1 4 三元系統
4 1 5 黏土
4 1 6 石英
4 1 7 長石
4 1 8 泥料加工
4 2 陶瓷成形——巧奪天工
4 2 1 陶瓷造型
4 2 2 精湛的古老技法
4 2 3 先進的現代裝備
4 2 4 坯體乾燥
4 3 陶瓷釉料——絢麗多彩
4 3 1 釉的由來
4 3 2 釉的作用
4 3 3 釉的分類
4 3 4 釉料製備
4 3 5 施釉方法
4 3 6 經典案例
4 4 陶瓷燒成——涅槃重生
4 4 1 燒成的本質
4 4 2 窯爐的變遷
4 4 3 燒成技術
4 4 4 燒成方式
4 4 5 低溫快燒
4 5 陶瓷藝術——鬼斧神工
4 5 1 白度與透明度
4 5 2 玲瓏瓷
4 5 3 薄胎瓷
4 5 4 彩繪裝飾
4 5 5 化妝土
4 5 6 貴金屬裝飾
4 5 7 陶瓷花紙
4 5 8 坯體裝飾
4 6 陶瓷鑒賞
4 6 1 如何挑選陶瓷器
4 6 2 古陶瓷鑒定方法
參考文獻
第5章 現代陶瓷
5 1 陶瓷家族的前世今生
5 2 現代陶瓷的快速發展
5 2 1 現代陶瓷的特性
5 2 2 現代陶瓷的分類
5 3 結構陶瓷
5 3 1 氧化物陶瓷
5 3 2 非氧化物陶瓷
5 4 功能陶瓷
5 4 1 超導陶瓷
5 4 2 壓電陶瓷
5 4 3 微波介質陶瓷
5 4 4 陶瓷電容器
5 4 5 磁性陶瓷
5 4 6 生物陶瓷
5 4 7 半導體陶瓷
5 4 8 電子封裝陶瓷
5 4 9 高壓絕緣陶瓷
5 5 智能終端陶瓷
5 5 1 智能終端陶瓷的概念及特點
5 5 2 智能終端陶瓷的發展與應用
5 5 3 智能終端陶瓷的製備技術及發展
5 5 4 智能終端陶瓷市場與產業化進展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