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理性神與愛神-從拉辛《費德爾》看古典時代理性的「降臨」 ISBN:9787020184088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孫雪晴 頁數:32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51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女性角色的死亡以及死亡諸形式為線索,勾勒出拉辛悲劇中最為本質的一層對立關係——理性與非理性。這一對立不僅存在於拉辛劇作中,存在於古典時代中,也將會存在於我們當代社會中。拉辛讓我們看到了理性與非理性共存於人一身的可能性,而我們也將會看到它們的博弈不僅存於變化的人本身,同時也存於變動的文化結構、文化框架中。兩者間的博弈與相互吸收,不單單體現在文藝作品中,也正在我們生活中的切實領域,諸如刑罰、醫療、教育等系統中運行併發生著效用。作者簡介 孫雪晴,青年作家、編劇、學者。中國作協會員,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教師。作品入選《讀者》《青年文摘》《中華活頁文選》及香港教育統籌局《兒童文學教學參考書目》。著有《低城練習曲》《闡釋的空間》等,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獎項。目錄 緒論一、研究對象:題解 主標題:阿波羅/阿弗洛狄忒,對立抑或共存 副標題:從《費德爾》看拉辛悲劇中女性角色的死亡 二、研究現狀:拉辛悲劇國內外研究綜述 國內部分 國外部分 三、研究思路及論文框架 研究思路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事實層面 第一節 死者為誰 1 1 1 死者是誰 1 1 2 已死的人/活著的人 1 1 3 悲劇主人公與劇中相似性的角色 愛人者身份:費德爾與依包利特、阿麗絲 被統治者身份:費德爾與依包利特、阿麗絲、厄諾娜 共同陣營:費德爾與厄諾娜 1 1 4 悲劇主人公與劇中對立面的角色 一組對立關係:愛人者與被愛者 兩組三角關係 1 1 5 知己型人物:厄諾娜 第二節 「死亡」形式 1 2 1 自殺/他殺 無限靠近的彼岸:費德爾的赴死之路 費德爾的「面對」與依包利特「逃避」 費德爾的想要「全部」與厄諾娜的只要「部分」 1 2 2 已死/未死 1 2 3 已死/瘋狂 第三節 死亡解決了什麼 1 3 1 最本質的對立;中突:理性/非理性 1 3 2 成為平衡理性/非理性方案的死亡 1 3 3 小結 第二章 編劇層面 第一節 三個世界的劃分 2 1 1 過往世界 《費德爾》中的過往世界 對比《昂朵馬格》《勃里塔尼古斯》中的過往世界 2 1 2 當下世界 致使過往世界的矛盾在當下世界爆發的軌跡 當下世界與過往世界的區別 2 1 3 未來世界 第二節 關於「時間」的發現 2 2 1 高度隱喻的時間 2 2 2 表述時間的三種方式 使用具體表述時間線索的台詞 使用對白的方式 使用意象:白晝/黑夜 2 2 3 神的形象 第三節 關於「發現」的發現 2 3 1 與古希臘悲劇中含義不盡相同的「突轉」與「發現」 2 3 2 《費德爾》中的「突轉」與「發現」 2 3 3 考察《昂朵馬格》《勃里塔尼古斯》 第三章 歷史一文化層面 第一節 古典時代思想視閾中的理性主義 3 1 1 我們所是之內涵 3 1 2 關於「理性」概念的界定 3 1 3 古典時代的理性主義如何產生 第二節 古典主義戲劇創作理念下的理性主義 3 2 1 理論基礎 3 2 2 方式 3 2 3 法則 3 2 4 功用 第三節 兩次關於「人」的發現 3 3 1 反思自我的形式 3 3 2 「人」的誕生 3 3 3 「人」的死亡 第四節 文化框架與文化界限 結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