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從歷史到記憶-冼夫人信仰「回憶形象」的表徵與闡釋 ISBN:978710022660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 蔡達麗 叢書名:民間文化新探書系 頁數:35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92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從歷史到記憶-冼夫人信仰「回憶形象」的表徵與闡釋 787100226608 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 蔡達麗 內容簡介 冼夫人信仰既是活態傳承的傳統民俗事象,亦是冼夫人精神理念的重要傳播媒介;既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例證,亦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代表作。作為一個溝通國家、精英與民眾三者的文化象徵符號,信仰結構中的「冼夫人」回憶形象既是將粵西南多元分化社群整合成一個地域共同體之基點,是社會想象並表徵其集體自我的共享意象;亦是聯結中央與地方的重要文化紐帶,呈現出儒家正統禮儀與粵地風尚習俗交疊共生、互闡互滲的有機文化形態。這種「我們」相互聯結的意象是能夠陶冶成員性情的象徵化了的社會現實,它可將個體具身感知體驗的記憶表象內容經由特定的文化意指實踐進行跨時空傳播,從而把未必相互認識的個體整合進集體,並「活在每一位成員心中」。作者簡介 蔡達麗,廣東茂名人,文學博士,先後師從黃仕忠教授與高小康教授攻讀碩士與博土學位,202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同年進入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導師為程相占教授,研究方向為非遺美學、生態美學、審美人類學,主持2021年山東大學「雙一流建設」專項基金項目「審美人類學中的藝術與審美問題研究」(10000072110350),參与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美學研究」(18JZD019),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西方自然美學通史」(19ZDA044)。目錄 總序序 導言 第一節 冼夫人信仰研究綜述 第二節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冼夫人信仰的原型追溯及其回憶形象建構 第一節 冼夫人信仰的神話原型探賾 第二節 「神話」化:盛唐史傳敘事對冼夫人信仰之收編 第三節 從歷史原型到記憶建構:南宋冼夫人信仰之嬗變 本章小結 信仰結構中的冼夫人記憶原型及其回憶形象的生成機制 第二章 從「蠻妃」到「吾高州冼氏女」:明清信仰結構中的冼夫人回憶形象 第一節 記憶之場中的「蠻妃」:嘉靖倭亂與瞻仰朝謁 第二節 「馮寶妻」與「馮仆母」:萬曆府志之儒化矯形 第三節 「女中奇男子」:順治碑記中的男性自戀認同鏡像 第四節 保境安民與移風易俗:康熙碑記中的「高涼郡夫人」 第五節 「吾高州冼氏女」:本土精英之崛起與明清詠冼藝文創作高峰 本章小結 「可見的形象」與「思」:視覺的社會建構與社會的視覺建構 第三章 「聖母」復魅:清末信仰空間中的冼夫人回憶形象 第一節 從「女師」到「聖母」:清末精英話語空間中的冼夫人回憶形象 第二節 活的空間與無文字記憶書寫:冼夫人信仰作為「我們」的記憶之場 本章小結 從文化烏托邦到歷史地理異托邦 第四章 社區化的記憶空間 第一節 文化之鏡:從拉康的烏托邦到福柯的異托邦 第二節 記憶與場域的縫合:冼廟與冼墓 第三節 記憶與時序的縫合:年例儀式及其冼夫人信仰記憶 本章小結 混雜敘事與具身體驗:社區日常中的冼夫人信仰 第五章 記憶場所的建構與演變 第一節 橫山靈王廟:在「信仰」與「迷信」之間 第二節 海南冼夫人紀念館:「歷史感」與「地方感」之生成 第三節 霞垌晏公廟:在記憶與歷史之間 第四節 山兜娘娘廟:在結構與能動性之間 本章小結 「有人棲居」的記憶與「無人棲居」的歷史 第六章 當代記憶空間的生成及其文化傳承意義 第一節 冼夫人信仰空間:當代文化空間中的異托邦 第二節 「鄉戀」:冼夫人信仰的空間美學蘊涵 本章小結 我們借何以詩意棲居:家神的嵌入與家園的重構 餘論 文化記憶:藝術表徵、認同建構與活的文化史書寫 第一節 彌散性:滲透社區日常生活的民間信仰 第二節 冼夫人信仰:文化記憶與「我們的認同」 第三節 冼夫人信仰作為記憶之場:時代變遷與地域差異 第四節 從歷史到記憶:民族藝術表徵與活的文化史書寫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