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鵬精選集 張海鵬 978751157952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日報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張海鵬精選集
ISBN:9787511579522
出版社:人民日報
著編譯者:張海鵬
叢書名:人民文選
頁數:30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8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海鵬的作品精選集,主要精選其發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當代中國史研究》等報刊上的歷史學研究文章,展現了作者作為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多年來對中國史學科乃至歷史學研究的真知灼見。書中精選的文章主要包括《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分期問題》《史學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大有可為》《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等。本書有助於廣大讀者在回顧歷史、豐富歷史知識的同時提高精神境界,進一步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

作者簡介

張海鵬,1939年5月生於湖北省漢川縣。1964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學系。1964年8月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後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1979年評定為助理研究員,1985年評為副研究員,1990年升任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中國歷史學科評審小組召集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主任、國台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理論研究中心顧問、教育部統籌推進「雙一流」大學專家委員會委員、新華通訊社特約觀察員、曲阜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學部副主任、中國史學會會長、中國孫中山研究會會長、中國義和團研究會理事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成員等。學術專長為中國近代史研究,主要學術成果有:《中國近代史稿地圖集》《追求集: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探索》《張海鵬集》《張海鵬自選集》《中國近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書生議政——中國近代史學者看台灣的歷史與現實》《張海鵬論近代中國歷史》;主編有《中國近代通史》(十卷本)、《台灣史稿》(兩卷本)以及「馬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代史》等;發表有關中國近代史研究理論方法、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究和涉及香港、澳門、台灣以及中日關係問題等各類文章約400篇。

目錄

如何看待中國近代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告別革命」說錯在哪裡
堅持百家爭鳴 繁榮歷史科學
走向民族復興的重要標誌
世界歷史與世界史理論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近代中國歷史發展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分期問題
普及歷史知識首先應尊重歷史真實
人民公僕觀念之百年嬗變
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點贊
為什麼說共產黨是抗戰中流砥柱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蓄意製造的侵華戰爭開端
紀念抗戰不能忘記歷史的基本線索
下大力氣推進抗日戰爭史研究
中國歷史學家要有時代擔當
推進我國史學話語體系建設
辛亥革命是推動中國歷史大踏步前進的重要動力
從貨幣金融史中汲取智慧
史學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大有可為
把握新時代我國史學發展的關鍵
守正創新 資政育人
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
深化制度史研究正逢其時
我們黨開創中國革命理論的偉大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歷史道路的選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歷史的結論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
「第二個結合」的深刻意蘊
堅定歷史自信 把握時代大勢
試論人類文明新形態
從《復興文庫》看我們黨把握歷史前進方向的能力
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形成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