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1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專制與民主的社會起源 ISBN:9787532758593 出版社:上海譯文 著編譯者:摩爾 頁數:56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8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現代世界形成過程中的地主和農民》的作者是美國當代知名社會學和歷史學專家巴林頓·摩爾,此書是一部視野寬廣的史學論著。本書是對西方正統現代化理論的一個重大挑戰,抨擊資本主義和西方民主是進入現代工業社會的惟一道路和最終歸宿的西方傳統觀點,並在揭示大量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指出,西方民主只是特定歷史環境中結出的果實,而通向現代社會的歷史道路和與之相適應的政治體制形態是形形式式的。此書1966年問世后,即在歐美文化思想界引起普遍反響,標志著當時美國社會思潮的重大轉折,此書一經出版,即成為西方學術經典,被譽為「對人類社會和歷史所進行的重大探索」,作者也因此榮膺伍德羅·威爾遜獎和麥基弗獎。內容簡介 巴林頓·摩爾編著的《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現代世界形成過程中的地主和農民》與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塗爾乾的《論自殺》並列為20世紀社會科學的三大名著,是一部風靡歐美文化思想界的政治學史學巨著。 《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現代世界形成過程中的地主和農民》考察了20世紀世界各國進入現代化的三條不同政治道路:一是以英、法、美為代表的西方民主道路;二是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西斯主義道路;三是以前蘇聯和中國為代表的共產主義道路。摩爾在本書中從歷史角度揭示了專制和民主的起源,他認為各個社會農業商品化進程的徹底程度、商品化衝擊下地主與農民的社會角色變化,決定了一國選擇議會民主、法西斯、還是共產主義道路。 此外,摩爾還在這本著作中強調了提出中產階級的壯大是民主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條件等觀點。這部巨著雖然頗具爭議,但是其里程碑的地位無法被否認。作者簡介 巴林頓·摩爾,1913-2005,美國政治社會學家,耶魯大學博士,美國戰略情報局政策分析員。代表作《專制與民主的社會起源》(1966),《關於人類痛苦的反思》(1972)以及針對暴動而進行分析的《不公:順從和反抗的社會基礎》(1978)。目錄 導言前言 第一部分 資本主義民主革命的起源 第一章 英國:暴力對於漸進主義的影響 1 英國農村中推動資本主義發展的貴族力量 2 內戰時期的農業狀況 3 圈地運動及其對農民階級的破壞 4 資本主義的勝利與貴族統治 第二章 法國的演變和革命 1 與英國的差異及其根源 2 貴族階級對農業商品化的反應 3 皇室專制主義下的階級關係 4 貴族進攻和專制主義的垮台 5 法國大革命時期農民與激進主義的關係 6 旺代省:農民反抗革命 7 革命恐怖時期的社會後果 8 小結 第三章 美國內戰:最後的資本主義革命 1 種植園和工廠:衝突不可避免嗎? 2 美國資產主義發展的三種形式 3 尋找美國內戰的起因 4 革命的動力及其失敗根源 5 戰爭的意義 第二部分 亞洲邁向現代世界的三條道路 註釋 在對歐洲和亞洲政治進程進行比較時遇到的問題 第四章 中華帝國的衰落和共產主義變種的起源 1 上層階級和帝國制度 2 士紳和商業世界 3 向農業商品化轉變的失敗 4 帝國的傾覆和軍閥的興起 5 國民黨的短暫統治及其意義 6 起義、革命和農民階級 第五章 亞洲法西斯主義:日本 1 自上而下的革命:統治階級對新舊威脅的回應 2 農民革命的缺失 3 明治協議:新興地主和資本主義 4 政治後果:日本法西斯主義的性質 第六章 亞洲的民主:印度及其和平變革的代價 1 印度經驗的相關性 2 莫?兒王朝統治下的印度:民主的障礙 3 鄉村社會:起義的障礙 4 1857年以前英國勢力引發的變化 5 1857—1947年:印度是地主的天堂嗎? 6 非暴力運動:資產階級與農民階級建立聯繫 7 印度農民暴力的程度和特徵 8 民族獨立以及和平變革的代價 第三部分 理論的寓意和推斷 第七章 進入現代社會的民主之路 第八章 自上而下的革命和法西斯主義 第九章 農民和革命 後記 反動意象和革命意象 附錄 關於統計和保守史學研究方法的註解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