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藏有你走過的路 丹飛 978755591568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南文藝
NT$44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書中藏有你走過的路
ISBN:9787555915683
出版社:河南文藝
著編譯者:丹飛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2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大眾
★著名出版人,《明朝那些事兒》《盜墓筆記》《甄嬛傳》等作品的經紀人、策劃人丹飛,講述親歷書業的20年,揭秘暢銷書的策劃營銷心得。
★著名出版人、《狼圖騰》策劃人安波舜,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毛佩琦,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等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為《明朝那些事兒》《盜墓筆記》《後宮——甄嬛傳》總編輯、《甄嬛傳》等電視劇經紀人策劃人、《狼圖騰》版權孵化的合夥人丹飛撰寫的做書心得,既有熱門圖書的策劃營銷心得,也有對暢銷書作家及書業發展的鮮活認識,見證變化中的文化中國,講述作者親歷書業的20年,追問感動人激動人的淚點和觸點,讓讀者深入瞭解書業背後的故事,對於書界從業人員具備極好的參考價值。同時,本書也是一部趣味橫生的讀書指南,一般讀者會讀有所得,讀有所樂。

作者簡介
丹飛,本科、雙學位、碩士均保送並畢業於清華大學。小說家、編劇、詩人、詞人,獨立策劃人,影視IP經紀人、操盤人。詩歌、小說處女作分別發表於《詩刊》《山花》,小說另見《民族文匯》《延河》《都市》《作品》《芳草》《特區文學》《中國文藝家》等文學期刊。出版有《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等11部作品。作品入選《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等多種選本,曾獲首屆中國(寧波 香山)禪詩獎主獎、第三屆杜牧詩歌獎現代詩歌大獎等8項文學獎首獎。廣東衛視拍攝有以丹飛為傳主的《中國父親》《有一種青春叫丹飛》等5部紀錄片。

精彩書評
真正的文學家心裡都有一團火,丹飛是一個非典型的有數理邏輯的文學天才。他追問人物和故事的源代碼和底層邏輯,追問那些感動人激動人的淚點和觸點,在他手中,海水也能變成火焰。
——著名出版人,《狼圖騰》策劃人安波舜
丹飛落筆,見人性、見眾生、見天地、見宇宙,把”人”字寫得這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著名歌唱家李谷一
丹飛擁有特殊的神經,對客觀的感受迥異常人。
——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毛佩琦
丹飛永遠相信,永遠純真,照亮了很多人,也值得更多人來守護。
——小智思享會創始人駱智華
丹飛閱盡千帆仍然內心溫柔,作品自帶翅膀,美麗綻放。
——清華大學校友總會

精彩書摘
《後宮 甄嬛傳》的三次轉身
從鄭曉龍導演給我打那個電話(2007年4月底)到《甄嬛傳》
第一輪上星播出大結局,過去了整整五年。五年漫長到有“于媽”之稱的大熱編劇于正不無欣喜地對媒體感慨由於《甄嬛傳》細工慢活,客觀“讓路”,他的“宮鬥”劇打了漂亮的時間差。《甄嬛傳》火到破衛視平臺和視頻網站的播放紀錄,網站收視點擊量突破10億次,上星期間雄霸收視榜首,讓同期播出的其他大製作電視劇幾無活路,紛紛淪為“打醬油的”。以至於大結局播出時,有人感歎《甄嬛傳》終於大結局,其他衛視可以破涕為笑了。而由於該劇的大熱,網民一時以在微博上書寫“甄嬛體”為時髦。更有甚者,網民將《步步驚心》《還珠格格》等熱過的宮廷戲悉數納入《甄嬛傳》門庭,連綴成一道五連拍的“甄嬛大傳”:《宮鎖心玉》為第一季,名為《甄嬛前傳》;《步步驚心》為第二季,名為《甄嬛前傳2》;《宮鎖珠簾》為第三季,名為《甄嬛秘史》;
第四季《甄嬛傳》;《還珠格格》為第五季,名為《甄嬛後傳》。如果說網友的調侃還無傷大雅,某台在複播《宮鎖心玉》時竟然直接改名《甄嬛前傳》招搖過市,法律和道德層面上的瑕疵尚且不論,卻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鄭曉龍五年前的慧眼。在那個電話中我們的看法高度一致,沒有討價還價,書中藏有你走過的路”一口價”推開了這部劇的門。
從流瀲紫在新浪博客上連載到出版實體圖書,可以視為《後宮 甄嬛傳》的第一次轉身。這一轉身造就了流瀲紫踐行消費時代“一本書主義”的神話,躋身一線暢銷書作家,並最終促成了流瀲紫通過一部劇躋身一線編劇。出於對”宮鬥”的技術層面和策略層面的刻意淡化,電視播出版拿掉了“後宮”二字,完成了一次“改名”。從小說《後宮 甄嬛傳》到洋洋76集電視連續劇《甄嬛傳》,引爆導演、演員、發行、營銷、收視的集束效應,成為《後宮 甄嬛傳》的第二次轉身。
兩次轉身都面臨著傳播介質的改變:從網絡上的電子字符到實體圖書的紙張和鉛字,從紙張和鉛字到給文字賦予動態的具象和生命———儘管是聲光電等動態信息對生命活動的表徵。從介質轉化和信息接收層面,如果說前一次轉身還不是質的飛躍,因為從網絡到實體圖書,從電子字符到鉛字,信息接收的方式主要還是基於視覺體系(如果網民和圖書讀者有朗讀出聲或在心裡默讀的習慣,還要加上聽覺)的“視覺(聽覺)—大腦感知—字到靜動態圖像和聲音的轉換”這一知覺轉換機制,那麼從圖書到電視劇的第二次轉身,無論在介質轉化和信息接收層面,都是質的飛躍了。前兩個層面的三段式知覺轉換機制中的“字到靜動態圖像和聲音的轉換”到了第三層面成了介質轉化,精神層面的大腦加工固化成物理化學層面的介質形式,從第二層面到第三層面的這第二次轉身的三段式知覺轉換機制簡化成了“視覺、聽覺—大腦感知”兩段式知覺轉換機制。你沒聽錯,我用了“簡化”一詞,技術的介入使得以介質固化的方式完成了前兩個層面應由大腦完成的“字到靜動態圖像和聲音的轉換”工作。非但如此,三段式知覺轉換機制中的這一轉換階段最重要的魅力就是想像力的介入,想像力的特性就是無限可能性、個體差異性和瞬時性:你和我和他對於風物人情、物件用度、角色外形、做派行止、強調語氣的想像大相徑庭,你或我或他在這一秒的所有想像到了下一秒可能面目全非,甚至推翻重來。到了第三層面,想像力打住,因為你我他可能想像的一切都在熒屏上因為具象呈現得以固化,大腦得以合理“偷懶”。所謂想像力在這一層面只限於指戳電視劇的具體呈現與自己想像的想要的有多大差異。不妨把這一作用機制稱為對想像力的合理“閹割”。
這種對想像力的“閹割”並不會到此為止,隨著傳播的深廣,輔以時間這只心靈捕手,電視劇代為固化的介質形式的想像力終將塗抹、更改直至最終取代電子字符和鉛字層面精神活動形式的想像力。信息的鮮活、直觀信息容量的倍增,最終消磨掉個體差異性和瞬時性,溶解掉想像存在的可能性。靜動態圖像和聲音(電視劇)成為想像力唯一可能存在的樣式,個體之間的差異、個體自身想像力的瞬時變化得以消弭。介質的“升級”這把“雙刃劍”一邊是信息的增值,一邊是信息的閹割,在信息級數增值的同時,也啟動了信息級數衰變的按鈕,介質域上從1到N,想像域上從N到1。
但是這一衰變並非無任何意義,它畢竟提供了想像的一種可能形式,你可以認同,也可以辯證。出於拍出“正劇范兒”的執念,電視劇的背景由架空落地在雍正年間,並改裝、增加了真實的歷史人物。挑剔的觀眾和網民也認可該劇細節經得起推敲,禮儀都有出處。對於該劇,各人有各人解法,有人解作古代職場戲,有人解作一個女人的史詩,有人解作正劇,有人解作後宮戲,各種解法都基於固化的靜動態圖像和聲音。這種想像力的具象和固化,也在某種程度上給想像力本身存在的天馬行空漫無邊際規定了邊界,將電子字符和鉛字層面生發的想像力在邊界之內進行彌合和印證。另外,在完成否定之否定之後,人們盡可突出邊界,基於並大舉脫開電視劇規約的想像,回到第二次轉身發生之前的精神活動形式,生髮深一步展開想像力的可能。這一放飛到固化、固化到進一步放飛的想像力生長模式,使得一部作品的生命力得以在多種知覺樣式、多種知覺層次以多種信息樣式相互激發存在。這也許是一部作品能夠碰到的最理想的境遇——如果再加上其第三次轉身:該劇的大熱,直線炒高該書的網絡傳播、手機閱讀、音頻等鄰接版權,成交價基本相當於常規圖書的四到五倍。我作為當時發現和捧紅該書的出版公司的總編輯,又經紀促成了該書包括電視劇改編權在內的數種版權,與有榮焉。

前言/序言
敢闖新路的文學“創客”
解志熙
我不知道“創客”這個詞眼下還流行不,但我記得它確實曾是一個熱詞,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間是相當流行的,那也正是我初識丹飛的時候。最近我看了丹飛這本自述其20年來出版策劃工作的文集《書中藏有你走過的路》,覺得重新起用“創客”這個詞來概括我對丹飛的總體印象,也許是最適當的——查查網絡流行詞匯的解釋,說“創客”是指勇於創新、努力將自己的創意變為現實的人。丹飛不正是一個善於選擇、敢闖新路的文學“創客”嗎
丹飛天生就是一個不循規蹈矩、不走尋常路的人。他1993年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同時輔修法學,研修心理學。顯然,身為工科生的丹飛對人文學科有著廣泛的興趣,他隨後更發現自己最大的興趣在文學方面,於是在“工科優勝”的清華,他做出了非同尋常的選擇———轉向文學:先在1999年離開工作一年的水利行業,重回清華大學,讀人文學院編輯學第二學位,主要授課人之一徐葆耕先生恰是20世60年代伊始畢業于清華水利系卻留任清華教中國革命史,後來成為著名編劇、複建清華文科的主要負責人,他開辦的“編雙”班(科技編輯專業)為愛好文學的清華學生打開了文學之門,如丹飛所說的——
某種意義上,編雙存續的那些年連綴起了清華的“文脈”,乃因入讀編雙的學生來自理工為主的各系,這種半路出家的選擇如果要給一個理由,只能是出於對文學的真愛。徐葆耕老師成了我們的主要授課老師之一。他的寫作課也是我最愛上的課,因為離文學(創作)最近。(見丹飛《我在清華遇到的八個人》,引自《清華校友通訊》2019年第1期)
由此丹飛獲得了雙學位和學業優秀獎學金等數種清華大學獎學金、江蘇《少年文藝》少年創作獎、北京市高校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2001年丹飛又以學業第一的成績保送清華中文系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其間獲得清華大學綜合優秀獎學金、學術新秀提名獎,學業仍是第一,一個文學研究者的路正等待著年輕的丹飛。
我認識丹飛就在這個時候——那時我調入清華不久,正趕上丹飛那個班新研究生入學。這些同學大多是各重點高校推薦免試來的,在諸學子中丹飛是真正的“老清華”,他對外來的同學熱心相助,絕無傲驕之態,而當同學們爭選”著名”導師的時候,丹飛又厚道地禮讓著同學,並不在意導師名頭的大小。在專業學習上,丹飛更展現了多方面的才華。他修過藍棣之、格非、羅鋼等老師的課程,寫的課程論文都頗有自己的心得。記得他給我的一份課程論文,是用形式主義美學手法解讀著名現代詩人卞之琳詩作《尺八》,顯示出敏銳的藝術感受力。與此同時,丹飛在創作上更表現出敏捷的才思,常有清新的詩歌、美妙的散文發表,且出版了自己的詩集,還編選出版了《清華九十年美文選》等十幾本書。那時我忝任中文學科的帶頭人,與研究生們接觸較多,親眼見證了丹飛在學術和文學上的成長,留下深刻的印象,確信他在學術上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
讓我驚訝的是丹飛隨後又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選擇。本來,以丹飛的才氣和能力,是不難完成碩士學位論文順利畢業並進一步深造,從而成為一位專業的文學研究者的。這也是老師們的一致期待。可就在臨近畢業之際,丹飛卻毅然決定以文學創作和文學內容市場化為志業,決然放棄了畢業論文的寫作,而轉身進入出版業,從事文化創意工作,以便更好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這在丹飛是深思熟慮的決定,老師們當然很惋惜,但勸告無效,只能尊重他的選擇。
事實證明,丹飛的這一次選擇是非常成功的轉身和轉型,從此他在文學出版、文化創意產業裡如魚得水,做得風生水起:先是在2004年進入貝塔斯曼亞洲出版公司工作,表現很出色,並且積累了經驗;做編輯26個月後轉任磨鐵總編輯,後又擔任漫友副總編輯、大望創作中心副總、中文在線17K小說網副總經理、鳳凰壹力總編輯、奈目藝術空間總經理、大美教育投資總監、艾特副總裁迅速成為文化創意行業的著名獨立策劃人,做出了不俗的成績。
第一個方面的顯著成績,就是丹飛作為富有金點子的創意策劃人,在引進外來文化產品、促進眾多網絡作家與出版傳媒的合作中,充分發揮出善於出謀劃策且善於溝通協調的中間人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文化交流與創意產業的發展。諸如對美國著名作家羅伯特 詹姆斯 沃勒的“廊橋三部曲”終結篇《高原上的探戈》、愛爾蘭頂流作家約翰 班維爾2005年布克獎獲獎作品《海》等歐美重要作品之引進,對《後宮 甄嬛傳》從網絡連載小說到出版實體圖書之後進一步出售影視改編版權、實現影視化的華麗轉身之推動,以及協助安波舜對《狼圖騰》除院線電影之外全版權資產出售之策劃就是其中的犖犖大者。
第二個方面的成績,乃是丹飛個人創作的起飛。20多年來,丹飛在繁忙的學習工作之餘,並未忘記個人的文學創作夢,而盡可能忙裡偷閒,寫作不輟,創獲也不小。丹飛迄今業已出版詩集《五月的流響》《那時美麗女子》《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小說集《下一站愛情左轉》及兒童讀物多種,並且還有好幾部中篇、長篇小說及散文集有待出版,委實是成績斐然,尤其是其新詩自成格調、情思雋永,贏得了評論界的好評和諸多文學獎。
第三個方面的成績,就是丹飛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中人,對網絡文學和文化創意產業做出了諸多親切的觀察、內行的評論和冷靜的分析———這些就集中體現在本書所收集的文章中。我高興地看到,在這些文章中,丹飛充分發揮了他的文學素養和文化眼界,所以議論縱橫,頗多切中之論。我尤其欣賞的是丹飛作為網絡文學和創意產業的熱鬧場中人,卻常有冷靜的乃至冷峻的批判性反思,這是殊為難得的。比如,丹飛準確地指出,得益于網絡的發達,文學網站四處開花,大大降低了文學的“市場”准入門檻和人為的文人圈子限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