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的日子裡 杜鵬程 97875559111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南文藝
NT$26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在和平的日子裡
ISBN:9787555911111
出版社:河南文藝
著編譯者:杜鵬程
叢書名:百年中篇小說名家經典
頁數:2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91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和平的日子裡》是 “百年中篇小說名家經典”叢書之一種。
本書是著名作家杜鵬程的中篇小說代表作,熱情歌頌了新英雄的高尚心靈和獻身精神。小說圍繞橋墩返工事件,書寫和平建設時期,主人公以自己的血汗和智慧,以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以閻興、劉子青為代表的勇士們,曾經在戰爭年代受過炮火洗禮,他們再一次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愧是黨和人民的優秀兒女。
本書由著名評論家吳義勤先生編選,具有獨特的版本價值。

作者簡介
杜鵬程(1921—1991),原名杜紅喜,出生于陝西省韓城縣。早年曾為店鋪學徒,1934年到1936年在鄉村學校半工半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夏奔赴革命聖地延安,曾作為隨軍記者,到基層部隊和前線採訪。在和平時期,一直深入工地、工廠,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1951年從部隊轉業,歷任新華社記者、新華社新疆分社社長、陝西作協副主席、陝西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
著有長篇小說《保衛延安》,中篇小說《在和平的日子裡》,短篇小說集《年青的朋友》《速寫集》《杜鵬程小說選》等。

目錄

目錄

在和平的日子裡
一部有待重評的文學經典
——略談杜鵬程中篇小說《在和平的日子裡》
吳義勤

精彩書摘
15 ◆正文賞讀◆
老閻回到工程隊隊部,坐立不安。他看了這亂七八糟的辦公室,就想發火。吃冤枉的通信員,眼睜睜地走進走出,也懶得把辦公室收拾一下。他討厭那桌上堆積的文件;討厭牆上那顏色灰暗的平面圖;黑色的電話機看來更不順眼:平時,它不停地叫著,送來讓人非常興奮的消息,送來讓人憂心如焚的情況,目下,它卻死一般地冰冷和沉默。老閻心裡千頭萬緒,任憑怎樣使勁,也理不出頭緒。其實,並不複雜,那不過是一種無限後悔的心情煎熬他:為什麼讓小劉過江去呢?我應該過江去,即使事後有人指責說”你放棄了領導責任,你必須對嚴重的後果負責”,也甘心情願!
這工夫,辦公室周圍擠滿了職工、婦女和小孩,其中也有韋珍。大家披風淋雨,等待著,等待著,等待小劉的消息,等待親人的音信,等待決定命運的時刻。
在這些等待消息的人當中,只有韋珍顯得特別。她一會兒走到隊部門前,一會兒走到大樹底下,一會兒又急急地走到某一個婦女跟前。她為什麼走來走去,連她自己也弄不清楚。她的眼睛仿佛在詢問天,詢問地,詢問面前所有的人:”工地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她的眼珠子雖然轉來轉去,但是並沒有看到任何東西。從未經歷過的嚴重打擊和驚慌的心情,攪得她頭昏眼花!
突然,隊部辦公室的電話鈴響了!
這聲音,使圍在房子周圍的人,驟然獲得了生氣,接著就歡呼起來了。大家奔走相告只有韋珍仿佛沒有聽到什麼似的。她靠牆站在那裡,抱著安全帽,生怕它飛掉似的,翻起眼仰望天空,任憑雨水順鼻子兩邊流下來,流過脖子,流進襯衣領子裡頭。她一動也不動,仿佛不思不想,其實,她在想著一件事情,或者說,一個記憶中的印象,那麼固執地佔據了她的腦子。這就是她剛來到這第九工程隊,頭一回看見小劉的印象。那時光,虎頭虎腦的小劉,正掄起胳膊,臉紅脖子粗地和一位同志爭論問題,韋珍並不同意小劉的說法,因為剛來這裡工作,不好表示什麼,可是心裡很不舒坦。這一陣子,那不愉快的印象,變得這麼生動,這麼親切;小劉和別人爭論問題時急躁的樣子,滿頭茅草堆一樣的硬頭髮,明亮而激動的眼睛,都是這樣清楚地出現在眼前。不知道哪個家屬拉了韋珍一把,她才像蘇醒過來似的,弄清周圍發生了什麼事情。一陣震動通過心頭。這震動給她帶來滾熱的眼淚。她連忙用手帕擦了擦眼睛,抹抹鬢角的雨水,向隊部辦公室門口跑去,途中,有好幾次慌慌張張碰到家屬身上。
電話鈴的響聲,一下子使辦公室變得明亮而充滿生氣。這聲音,把大江那面的工地上一萬多工人的心跟這指揮機關聯繫起來了。
老閻也像一下子年輕了十歲,紅光滿面,眼睛裡噴射出歡樂的情緒。風雨呀,洪水呀,工期呀,梁建的情緒呀,這一切比起電話鈴的響聲來,都無關緊要。
老閻想撲過去,撈起耳機,用全身氣力說幾句話,可是生怕眼前的景象只是一場幻夢,於是猶豫著這工夫,調度員機敏得像個猴子似的,兩手一拍,嗖地坐到桌子上,抱住了電話機,彎下腰,兩手捂住耳機送話的地方,喊:”哎呀!是你?當真是你?我的小爺爺呀!”調度員跳下來,把耳機遞給閻隊長,說:”小劉!當真是小劉!”然後,他站到那裡,眨眼吐舌頭,還不住地搔著後腦勺

老閻雙手抓住耳機,問:”哦!你是小劉?我——閻興。電話通了!哎喲,你這個小傢伙!一過江就昏過去了?你的腳怎麼樣?腫啦?要小心。要千萬小心。工地有衛生員。你仔細說說工人們的情緒怎麼樣?好,好!絕壁上吊著過去使用過的安全繩,利用它往上爬。派幾十名工人,爬上絕壁,從森林裡鑽過去,到後山百十裡的地方和縣人民委員會聯繫,弄些糧食和熟食。要大夥停止工作。小劉!要關心同志們,人是無價寶。好!晚上通話。你可別拉住繩子上了山,去搞糧食。要聽話。好,好!”他放下耳機,又想起了什麼,連忙抓起耳機,問:”小劉?要小劉講話。啊,小劉,你剛才講話的時候,牙關子直響,是不是生病了?身上發燒?”
耳機裡送來小劉的聲音:”哪裡!哪裡!你只管放心。誰要看我表演,我還可以在鋼絲繩上來回過幾趟!”
老閻說:”調皮的小傢伙!要注意身體啊!”
老閻放下耳機,又覺得:他剛才只是把那最先湧上腦子的話不連貫地說了幾句,好像最重要的話還沒有講。他搓著手,聳著肩,???地走過來,???地走過去,眼睛總不離電話機。有時候,還側著臉把耳朵貼近電話機,好像這個電話機會自動跟他交談似的。小巧玲瓏的電話機,叫人喜愛的電話機!嘿,難怪戰士們把你從朝鮮戰場千里迢迢地攜帶到這山溝裡來!
老閻興奮地在房子裡走著,時而低聲哼著快樂的曲調,用指頭在桌子上敲著鼓點,時而朝外看,他希望有人走進辦公室,隨便聊點什麼,哪怕是平時最不順眼的人也好。對啦,洪水把老婆和孩子趕到哪裡去了?也許雨水把他們噴得生病了!那個牙牙學語的小女兒多逗人愛啊!她要病了才夠麻煩!千忙萬忙,也一定要抽空去看看他們

前言/序言
一部有待重評的文學經典
——略談杜鵬程中篇小說《在和平的日子裡》
吳義勤
杜鵬程筆涉小說、散文、報告文學、劇本、文學批評等諸多領域,以小說創作而一舉奠定其在當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長篇小說《保衛延安》和曾入選語文教材的短篇小說《夜走靈官峽》影響最大。他的小說向以對重大題材的選取,對宏大革命主題的表達,以及對英雄人物的塑造而自成一家。他以虔誠的筆觸書寫黨的革命歷史和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經濟戰線上的建設進程,無論對革命戰爭題材的藝術化處理,還是對社會經濟建設主題的書寫,其創作態度和實踐都是極其嚴肅而真誠的。這也就是他的長篇、中篇、短篇均在讀者群中享有盛譽的原因所在。他公開發表的中篇小說雖然僅有幾部,但其成就也足以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留痕,而《在和平的日子裡》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說。
這部中篇初刊於1957年8月號的《延河》,1958年4月由東風文藝出版社初版。從初刊到初版,文字也由4萬多擴充到9萬多;待1959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再次出版時,又增至13萬多字;1977年又做了一次修改。這充分表明,這個中篇一直處在修改過程中,從修辭到語義不斷發生變化的過程,也正反映出作者的藝術觀念和思想因時代驟變而引發的變遷。在”十七年”時期,《在和平的日子裡》是不多見的越改越好的作品。但在這些版本中,初刊本由於發表倉促,”1957年杜鵬程快馬加鞭趕寫長篇小說《太平年月》,然而西安作協的領導卻要求駐會知名作家為作協所辦的文學刊物《延河》提供稿件,作為黨員作家,對組織的安排不得推辭。杜鵬程從正在寫作的長篇《太平年月》中抽出兩章,改寫成中篇小說《在和平的日子裡》,交《延河》刊物”(見趙俊賢《〈在和平的日子裡〉的文學史價值》),故其在主題表達和藝術營構上的缺陷或不足是顯而易見的。
《在和平的日子裡》所提出的問題是非常緊迫而嚴肅的,即在和平建設時期,一個人(特別是在領導崗位上)要秉承怎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或者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應當怎樣生活、怎樣工作、如何對待事業的問題。小說通過對兩類人世界觀、人生觀的集中展現,對這一主題做了充分揭示:一種是”撈一把”式的人生思想。小說中的梁建從事革命的動機雖多少也帶有個人主義訴求(”那時節,國破家亡,無路可走”,”有死裡求生的希望”),但從總體上來說也是從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一路走過來且屢屢經受生死考驗的革命英雄。然而,在和平建設時期,他的思想卻大大退步了,趁轉業之機”撈一把”或不讓自己”吃虧”的思想意識成為主導;又由於他在工地建設的領導崗位上,由此而對建設事業造成的危害或損失是必然要發生的。另一種是繼續保持戰爭年代革命幹勁和精神的世界觀。小說中的閻興書記對施工始終不懈怠,從工程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在施工過程中對每一環節 的重視,都充分表明作者是把他作為與梁建相對的另一重要典型人物來寫的。作者通過對這兩個人物從思想到行動的對比式書寫,提出了一個事關大局的新命題。新中國剛剛成立,作者以小說方式所提出並予以探討的新問題實在是意義深遠。
這個中篇小說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對情節 模式的營構和悲劇內涵的表達。小說以閻興、小劉與梁建之間的矛盾衝突為主線,以”橋墩是否返工之爭”“小劉之死”等事件為副線,層層鋪墊,使得”矛盾”從無到有,從有到高潮,從而逐步推動小說情節 發展。而對每一個環節 經營或細節 推敲,作者都下了一番功夫,其指歸就在於要務使其”真實”,藝術上經得起推敲。橋樑事故是悲劇,小劉之死是悲劇,但悲劇根源何在?原本這些悲劇是能夠避免的,為什麼在此時發生?小說在情節 上的這種營構,最終將”追問”延伸至深層。與同時期主流小說敘事模式很不一樣的是,它雖採用了類似宏大革命敘事的寫作範式,但其實踐始終在”藝術形式”,即如何把故事、人物、環境通過藝術構思聚合成一個合乎藝術發展邏輯的整體,借此反映或表達特定主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和平的日子裡》是一件”藝術品”;或者說,小說從內容到藝術形式上高度統一,是”十七年”時期難得一見的小說精品。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