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積極生活的理由 ISBN:9787572264849 出版社:浙江教育 著編譯者:孫周興 頁數:21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851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收錄7篇精練小文,延續「未來哲學」脈絡,探討技術生活世界的生命問題。 技術衝擊之下,我們到底要如何生活? 基因編輯、大數據演算法、人工智慧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在衝擊人類生活,關鍵在於如何面對。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追問,哲學提供的人文關懷永不失落。 看透「虛無感」的本質,因清醒而治愈。 認識虛無是戰勝它的開始。自工業革命開始,追溯「虛無」之源。虛無不是新鮮事,當技術爆炸動搖生活信念,讓哲學的思考帶來清醒處世的定力。 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中,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需要找到生活的姿態。也許你也感到過孤獨、痛苦,疑惑于這個世界究竟是好是壞。讓這本書為你解惑,回答積極生活的理由。內容簡介 《積極生活的理由》收錄了浙江大學哲學教授孫周興的七篇小文,關注技術世界的生命問題。人工智慧、基因技術、大數據監控技術突飛猛進,人類的價值體系不斷受到衝擊,生活受技術塑造和統治,虛無成為時代的癥候。面對時代的巨變,必須有新的生活方式和哲思風格。作者在本書中延續了「未來哲學」的探討,尼採的「積極的虛無主義」將成為抵抗虛無的良藥。無論世界好或不好,都值得積極生活。作者簡介 孫周興,1963年生,紹興會稽人。199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學教授;德國洪堡基金學者;現任浙江大學講席教授,兼任同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校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等。主要從事德國哲學、藝術哲學和技術哲學研究。著有《語言存在論》《后哲學的哲學問題》《以創造抵禦平庸》《未來哲學序曲》《一隻革命的手》《人類世的哲學》等;主編《海德格爾文集》(38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來藝術叢書》、《未來哲學叢書》等;編譯有《海德格爾選集》《尼采四書》《林中路》《路標》《尼采》《哲學論稿》《悲劇的誕生》《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等。目錄 第一章 何為未來哲學?未來哲學何為?引言:何為未來哲學? 人類世與技術統治 虛無與虛無主義 實存與實存哲學 解構與哲思風格 二重性與非同一性思維 圓性時間或非線性時間 超人與未來人問題 結語:未來哲學何為? 第二章 既抒情又戲謔的哲思是如何成為可能的?——一次關於尼采詩歌的探討 從抒情詩到《酒神頌歌》 格言與哲學的戲謔之風 既抒情又戲謔的哲思是如何成為可能的? 第三章 自然人類技術化的限度何在? 對基因編輯的恐慌是自然人類的正常反應 只有關懷未來的哲學才可能具有真切的歷史感 「虛無主義」已經進展為「技術虛無主義」 我們需要抵抗,但不是一味地反技術 第四章 什麼是最後的鬥爭?——藝術人文學的新使命 從馬克思時代開始文科就落伍了 當今知識狀況:「人的科學」之爭 什麼是最後的斗阿爭? 第五章 如何重建人類世的確信? 確信是自然人類的天性要求 兩種確信方式:存在確信與救恩確信 自我-存在確信招致深度自欺和理性幻覺 人類世概念表明文明進入不確定狀態 如何重建人類世的確信? 第六章 虛無是否定生命的理由嗎?——尼采與新生命哲學的開端 尼采:叔本華+瓦格納 虛無作為哲學主題 虛無主義何以是必然的? 虛無不是消極生活的理由 第七章 再問:這個世界還會好嗎?——一種未來哲學的追問 問題: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什麼是技術生活世界? 技術生活世界的基本變數 當代/未來藝術和哲學的任務 再問: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