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文學的昨天 古耜 978751714698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言實
NT$39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遙望文學的昨天
ISBN:9787517146988
出版社:中國言實
著編譯者:古耜
頁數:3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895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撰寫研究和評論文章的合集。評論重心由四個部分:第一輯:以魯迅為中心;第二輯:環繞瞿秋白展開;第三輯:蕭紅、蕭軍和丁玲是連環主角;第四輯:從魯迅、茅盾和聶紺弩與中國古典文學的某種聯繫說開去。把上述作家從文學史劃分和創作傾向上加以概括,都屬於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左翼作家,故而本書以《遙望文學的左翼》命名。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左聯」,以及以「左聯」為主導的左翼文學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歷史文化現象,是中國文學革命向革命文學發展轉變的連接點和融會處,是真正的人民文學的出發現場與奠基階段。這些作家秉持的為真理、為正義、為平等、為弱者發聲的基本立場和戰鬥精神,以及各具匠心的藝術探索,各見所長的人生實踐和創作經驗,迄今閃爍著絢麗的光彩,仍是我們從事文學創作乃至修身做人的不容忽視的有效鏡鑒和優秀資源。

作者簡介

古耜,作家、學者、文學評論家。長期供職于產業文聯和地方文聯,擔負文藝創作組織管理工作並主持《地火》《海燕》等文學刊物,業餘從事文學研究,在國內200多種報刊發表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現當代文學的理論評論文章和學術隨筆近500萬言,參与《金瓶梅詞典》《中國散文百家談》等十多部大型著作的撰稿,出版文學評論集《分享生活的詩意》等6部,主編各類文集、書系30餘種。文章收入70餘種選刊、選集,並作為高考試題。先後獲中國作協、中國文聯、中國散文學會、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中國魯迅研究會、遼寧省政府、大連市政府的多種獎勵,並獲「遼寧省最佳讀書人」稱號。在現代散文、古典小說以及魯迅、蕭紅研究等方面多有心得。

目錄

第一輯
魯迅當年的中國夢
陳獨秀的魯迅觀
魯迅與陳獨秀的「焦大」公案
魯迅的《死》與瞿秋白的《多餘的話》異同說略
《野草》對新世紀散文的啟示
魯迅怎樣寫底層
魯迅與東平
東平故里想東平
第二輯
信仰緣何而美麗
楊之華心中的瞿秋白
「知己」與「同懷」——魯迅為什麼敬重瞿秋白?
瞿秋白的絕命詩《偶成》新解
紅土地上的瞿秋白
第三輯
品味魯迅說蕭紅
蕭紅:矚望延安的糾結
蕭紅:除了天賦,還有什麼?
蕭紅旅日究竟為何不給魯迅寫信
蕭紅、端木與聶紺弩的小竹棍兒之謎
蕭紅心中的「半部《紅樓》」
蕭紅與胡風的恩怨糾葛
蕭軍與胡風:同聲一唱大江東
丁玲和蕭軍:也有風雨也有晴
蕭紅:一個真實的側面
《側面》的風景
蕭軍與許淑凡
蕭紅不喜歡丁玲?
丁玲為何離開上海大學
張愛玲與丁玲的無緣之「緣」
郁達夫:戰雲之下的閩中之旅
第四輯
魯迅怎樣讀屈原
從魯迅激賞《儒林外史》談起
魯迅為什麼看重《遊仙窟》
茅盾與節本《紅樓夢》
聶紺弩和他的「吃遺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