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鄉土與礦山-劉慶邦創作論 ISBN:9787564599720 出版社:鄭州大學 著編譯者:蓋偉 頁數:2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89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將個人近些年的思考和感悟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擬分為八章。 第一章是中原之子劉慶邦,從劉慶邦的個休生命休驗出發,敘述劉慶邦的成長曆程以及彌堅的親情、柔軟的鄉情和執者的礦井情。第二章是吹響民間底層生命的吶,主要是對底層敘事,以及劉慶邦小說中的底層敘事進行概述。第三章是底層敘事下的苦難呈現,從飢餓困頓的年代、水深火熱的礦井、失士與待業的痛楚、失怙與被棄少兒的成長敘事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第四章是底層敘事下的複雜人性,主要闡述劉慶邦作品中人性的美與丑、人性的迷失與回歸以及作者對底層人性之美的關注與呼喚。第五章是劉慶邦作品中的慾望敘事,通過《神木》《啞炮》《紅煤》等具體文本從人類對物質的慾望、愛的慾望與身份認同的慾望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第六章是劉慶邦的女兒國。對女性的書寫是劉慶邦小說的一大特色,他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方位的、充滿詩性的女性王國,這部分也是本書著墨較多的一部分。第七章是父親、老者與留守兒童,從偉岸與自私的父親形象、孤獨與被棄的父母、留守兒童的撫養與教育問題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第八章是劉慶邦作品的美學風格與生命力度,從鄉村的自然之美、情感之美和風俗語言之美幾個方面,儘可能全面地展示了劉慶邦小說的審美追求。作者簡介 蓋偉,女,山東東營人,文學碩士,副教授,現任教於平頂山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要從事河南作家作品與地域文化傳播研究。目錄 緒論一、劉慶邦與中原文化 二、劉慶邦作品研究綜述 第一章 中原之子劉慶邦 一、黃土地里走出的劉慶邦 二、老父與幼子 三、慈母與孝子 第二章 吹響民間底層生命的嗩吶 一、底層及底層敘事 二、劉慶邦小說中的底層敘事 第三章 底層敘事下的苦難呈現 一、飢餓困頓的年代 二、水深火熱的礦井 三、失土與待業的痛楚 四、失怙與被棄少兒的成長敘事 第四章 底層敘事下的複雜人性 一、對國民劣根性和鄉村固有法則的批判 二、對宿命的書寫 三、對「泥性」的書寫與批判 四、對底層人性之美的關注與呼喚 第五章 劉慶邦作品中的慾望敘事 一、物質的慾望——評《神木》 二、愛的慾望——評《啞炮》 三、身份認同的慾望——評《紅煤》 第六章 劉慶邦的女兒國 一、母愛的撒播與傳承 二、執著追求的女性光輝 三、無法言說的少女情懷 四、失怙的少女與棄女 五、溫柔寬容的妻子 六、女兒國中的反叛 七、人與城:「保姆系列」的女性書寫 八、「後知青時代」礦山女工群芳圖 第七章 父親、老者與留守兒童 一、偉岸與自私的父親形象 二、孤獨與被棄的父母 三、留守兒童的撫養與教育 第八章 劉慶邦創作的美學風格與生命力度 一、對自然之美的發現與讚頌 二、對民俗世象的詩意呈現 三、神秘色彩文化的呈現 四、豫東方言民謠的運用 結語 附錄 劉慶邦創作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