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李彬文集 (全5冊) ISBN:9787302647744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李彬 頁數:22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84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李彬文集》收錄了李彬教授的五本學術代表作: 《傳播學引論》(第四版)已經了30年,歷久彌新,本次推出的是它的第四版。此書是少有的能把學術理論闡釋得如此文采斐然之作。書中古今中外的案例豐富,作者旁徵博引,論述得才情縱橫,筆調引人入勝。書中對傳播與傳播研究進行全景式的論述,系統講解傳播學的沿革、學術思想、研究,並融會中國視角與中國風格,取用弘,深入淺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傳播學引論》作為中國新聞傳播學界的教材,歷來被列為新聞傳播考研的複習參考書之一。 《唐代文明與新聞傳播(修訂版)》,對於唐代新聞傳播活動做了詳細、系統的介紹和論述,填補了中國新聞傳播史,主要是古代新聞傳播史研究中的空白,且不乏創見。 《傳播符號論》是中國傳播學理論研究的。既對符號的形態、分類、功能、特徵及符號學理論問題做了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論述,又結合國內外大量的傳播現象做了具體的分析,提出了不少富有啟發性的觀點。 《全球新聞傳播史》(第二版),採用史論結合、夾敘夾議的筆法,總述公元1500年以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聞傳播大,亦兼及、哲學、科技、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領域。《全球新聞傳播史》已出版二十年,既可做學業教材,也可當普通讀物。 《中國新聞社會史》(插圖版),北京市精品教材,清華大學秀教材一等獎,主要講述中國新聞傳播的演進,特別是勾勒鴉片戰爭以來新聞業的軌跡,同時其間紛繁的社會背景與動因。通過這些講述和勾勒,不僅揭示中國新聞業的發展歷程及其規律,同時也探討新聞傳播與社會變遷的互動關係。 作者簡介李彬,1959年1月生,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著述 《全球新聞傳播史》(2005) 《中國新聞社會史(插圖本第二版)》(2009) 《清潭雜俎——新聞與社會的交響》(2011) 《傳播符號論》(2012) 《傳播學引論(第三版)》(2013) 《唐代文明與新聞傳播(修訂版)》(2014) 《新中國新聞論》(2015) 《水木書譚——新聞與文化的交響》(2016) 《新時代新聞論》(2019) 《中國道路新聞論》(即出) 《從清華到河大——一個黃河學者的新聞思考》(即出) 主編 《百年中國新聞人》(2007) 《大眾傳播學(修訂版)》(2009) 《新聞人生——名記者清華演講錄》(2009) 《歐洲傳播思想史》(2016)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五講(第二版)》(2018) 《清華新聞書目導讀(100種)》(2018) 目錄《中國新聞社會史(插圖版第2版)》 開場白 第一講 遠古回聲 青燈殘卷話新聞 漫談歷史與新聞 先秦 漢魏 隋唐 邸報話題 古代報紙的兩條脈絡 從「叫魂」到「馬嘎爾尼使團」 第二講 西風東漸 新聞傳播發新枝(1815-1895) 外報:近代報刊的先導 鴉片戰爭前 鴉片戰爭后 《點石齋畫報》 「自強」與國人自辦報刊 王韜及其《循環日報》(1874) 第三講 天崩地坼 清末民初涌高潮(1895-1919) 戊戌變法:第一次辦報高潮 睜服看世界的「三部曲」 《時務報》與「時務文體」 從《清議報》到《新民叢報》 維新派新聞思想 辛亥革命:第二次辦報高潮 小冊子與「蘇報案」 鄒容:「革命軍中馬前卒』 《民報》與《新民叢報》 于右任及其「豎三民」 革命報刊與武昌首義 五四運動:第三次辦報高潮 歷史掃描 新聞專業化 新聞教育和研究 職業記者 第四講 風雨蒼黃(上) 無可東何花落去(1919-1949) 「黨國」報業 「黨國」事業與「黨國」報業 「一報一社一台」 新聞統制 抗戰英烈、報界豪傑 霧鎖山城 「大後方」的新聞教育 覆亡前夕 從《長河》看媒體 《傳播學引論(第4版)》 《傳播符號論》 《唐代文明與新聞傳播(修訂版)》 《全球新聞傳播史(公元1500-2000第2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