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全書-裒谷子商?武經七書 (全2冊) 孫履恆 978756724543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蘇州大學
NT$2,92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蘇州全書-裒谷子商?武經七書 (全2冊)
ISBN:9787567245433
出版社:蘇州大學
著編譯者:孫履恆
頁數:2?(10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9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一、《蘇州全書》(以下簡稱”全書”)旨在全面系統收集整理和保護利用蘇州地方文獻典籍,傳播弘揚蘇州歷史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二、全書收錄文獻地域範圍依據蘇州市現有行政區劃,包含蘇州市各區及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昆山市。
三、全書著重收錄歷代蘇州籍作者的代表性著述,同時適當收錄流寓蘇州的人物著述,以及其他以蘇州為研究對象的專門著述。
四、全書按收錄文獻內容分甲、乙、丙三編。每編酌分細類,按類編排。
(一)甲編收錄一九一一年及以前的著述。一九二一年至一九四九年間具有傳統裝幀形式的文獻,亦收入此編。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編排。
(二)乙編收錄一九二一年至二?二一年間的著述。按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三類編排。
(三)丙編收錄就蘇州特定選題而研究編著的原創書籍。按專題研究、文獻輯編、書目整理三類編排。
五、全書出版形式分影印、排印兩種。甲編書籍全部採用繁體豎排;乙編影印類書籍,字體版式與原書一致;乙編排印類書籍和丙編書籍,均採用簡體橫排。
六、全書影印文獻每種均撰寫提要或出版說明一篇,介紹作者生平、文獻內容、版本源流、文獻價值等情況。影印底本原有批校、題跋、印鑒等,均予保留。底本有漫漶不清或缺頁者,酌情予以配補。

目錄

前言/序言
中華文明源速流長,文獻典籍浩如姻海。這些世代累積傳承的文獻典籍,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脈和根基。蘇州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自古以來,這裡的人民憑藉勤勞和才智,創造了極為豐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財富,使蘇州不僅成為令人嚮往的”魚米之鄉”更是實至名歸的”文獻之邦”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蘇州被稱為”文獻之邦”由來已久,早在南宋時期,就有”吳門文獻之邦”的記載。宋代朱熹雲:”文,典籍也;獻,賢也。”蘇州文獻之邦的地位,是歷代先賢積學修養、?勤著述的結果。明人歸有光《送王汝康會試序》雲:”吳為人材淵藪,文字之盛,甲於天下。”朱希周《長洲縣重修儒學記》亦雲:”吳中素稱文獻之邦,蓋子遊之遺風在焉,士之向學,固其所也。”《江蘇藝文志,蘇州卷》收錄自先秦至民國蘇州作者一萬余人,著述三萬二千餘種,均占江蘇全省三分之一強。古往今來,蘇州曾引來無數文人墨客駐足流連,留下了大量與蘇州相關的文獻。時至今日,蘇州仍有約百萬冊的古籍留存,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善本已達三百一十九種,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其中的蘇州鄉邦文獻,曆宋元明清,涵經史子集,寫本刻本,交相輝映,此外,散見於海內外公私藏家的蘇州文獻更是不可勝數。它們載錄了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精華,也見證了蘇州曾經作為中國文化中心城市的輝煌。
蘇州文獻之盛得益于崇文重教的社會風尚,春秋時代,常熟人言偃就北上問學,成為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歸來之後,言偃講學授道,文開吳會,道啟東南,被後人尊為”南方夫子”。西漢時期,蘇州人朱買臣負薪讀書,穹窿山中至今留有其”讀書台”遺跡。兩晉六朝,以”顧陸朱張”為代表的吳郡四姓湧現出大批文士,在不少學科領域都貢獻卓著。及至隋唐,蘇州大儒輩出,《隋書,儒林傳》十四人人傳,其中籍貫吳郡者二人;《舊唐書 儒學傳》三十四人人正傳,其中籍貫吳郡(蘇州)者五人。文風之盛可見一斑。北宋時期,范仲淹在家鄉蘇州首創州學,並延名師胡瑗等人教授生徒,此後縣學、書院、社學、義學等不斷興建,蘇州文化教育日益發展。故明人徐有貞雲:”論者謂吾蘇也,郡甲天下之郡,學甲天下之學,人才甲天下之人才,偉哉!”在科舉考試方面,蘇州以鼎甲萃集為世人矚目,清初汪琬曾自豪地將狀元稱為蘇州的土產之一,有清一代蘇州狀元多達二十六位,占全國的近四分之一,由此而被譽為”狀元之鄉氣近現代以來,蘇州在全國較早開辦新學,發展現代教育,湧現出顧頡剛、葉聖陶、費孝通等一批大師巨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蘇州英才輩出、人文昌盛,文獻著述之富更勝於前。
蘇州文獻之盛受益于藏書文化的發達。蘇州藏書之風舉世聞名,千百年來盛行不衰,具有傳承歷史長、收藏品質高、學術貢獻大的特點,無論是卷帙浩繁的圖書還是各具特色的藏書樓,以及延綿不絕的藏書傳統,都成為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統計,蘇州歷代藏書家的總數,高居全國城市之首。南朝時期,蘇州就出現了藏書家陸澄,藏書多達萬餘卷。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