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司法的中國圖景 ISBN:9787519785512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左衛民 頁數:2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8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中國司法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的核心議題,從司法數字化的探索與變革、司法數字化驅動的大數據研究、大數據驅動的司法人工智慧這三個深度勾連的具體面向展開系統性檢視和前瞻性思考,集中呈現了作者在技術賦能司法與法律保障權利之間進行動態、有機平衡的價值關懷。面對科技與司法不斷碰撞、深度融合的現狀與趨勢,作者的觀點始終如一,秉持著現實主義的思考路徑,致力於為推進中國式司法現代化以及通過司法現代化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做出理論貢獻。作者簡介 左衛民,法學博士,現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四川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國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學社會矛盾與社會管理研究創新基地首席科學家、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糾紛解決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司法制度、刑事訴訟、糾紛解決。 承擔了包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和諧社會的構建與人民內部矛盾解決體系的完善」(首席專家)在內的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課題;獨立或合作出版了《現實與理想:關於中國刑事訴訟的思考》《刑事訴訟的中國圖景》《中國刑事訴訟運行機制實證研究》《中國基層糾紛解決研究》等著作十余部;在《法學研究》等期刊上獨立或合作發表學術論文逾百篇,其中有數十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或轉摘。研究成果獲得部省級一等獎四次、二等獎六次。個人亦獲得人事部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2004)、第四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004)、教育部首屆「青年教師獎」(2000)、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跨世紀優秀人才」(1997)、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四川省學術帶頭人(2003)等榮譽稱號或獎勵。 曾為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德國馬普刑事法律研究所,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的訪問學者。目錄 上篇 司法數字化的探索與變革第一章 司法數字化的時代發展:庭審直播 第一節 現狀:庭審直播真的已經普遍化了嗎 一、庭審直播不是一種普遍的域外圖景 二、庭審直播並非普遍的中國特色 第二節 未來:庭審直播難以普遍化 第三節 反思:司法公開的價值界限、本質意涵與實現方式 第二章 司法數字化的重大創舉:在線訴訟 第一節 中國在線訴訟:實證研究與發展展望 一、中國在線訴訟的初步探索 二、在線訴訟試點實踐:以成都法院為例 三、線上訴訟的時代會到來嗎 第二節 后疫情時代的在線訴訟 一、后疫情時代的在線訴訟:如何展開 二、權宜之計抑或未來主流:在線訴訟的獨立性論證 三、我國需要怎樣的在線法院 四、中國在線訴訟的前景 第三章 邁向「數字訴訟法」:一種新趨勢? 第一節 正在到來的數字社會 第二節 正在形塑中的「數字訴訟法」 一、互聯網法院(法庭)誕生 二、訴訟程序在線運行 三、帶有數字因素的證據成為訴訟法的重要內容 四、數字化的司法能力發揮明顯 第三節 道阻且長:「數字訴訟法」面臨諸多挑戰 一、「數字訴訟法」與傳統訴訟法一般原則與機理的可能「悖離」 二、「數字訴訟法」的實現受制於有限的數字技術水平 三、數字訴訟領域的技術實際應用有限 四、訴訟領域數字技術的受眾認可度有限 第四節 方興未艾:「數字訴訟法」的發展之道 一、深入探索在原則、機理等方面不同於傳統訴訟法的「數字訴訟法」 二、正視數字技術在訴訟法變革中的有限性 三、合理研發數字訴訟的技術產品 中篇 司法數字化驅動的大數據研究 第四章 邁向大數據挖掘與法律研究:基本框架 第一節 大數據法律研究時代的來臨 第二節 大數據法律研究中基本問題的澄清 一、法律大數據究竟有多大 二、法律大數據的「官方性」如何影響其豐富性 三、過度開展簡單、描述式的大數據的法律研究 四、關於大數據法律研究前瞻性缺乏的思考 第三節 邁向大數據挖掘與法律研究 一、致力於獲取全面、多樣的法律數據 二、探索並深入展開大數據法律研究的科學方式 第五章 邁向大數據挖掘與法律研究:計演算法學 第一節 計演算法學:概念為何 第二節 計算方法:如何計演算法律 一、計演算法律的方法 二、可供計算的法律數據特徵 第三節 前路漫漫:計演算法學的春天會到來嗎 一、機器學習下法律計算的局限性 二、計演算法學突破發展的路徑 三、不可忽視的描述性統計方法 第六章 探索大數據時代的自科法學 第一節 法教義學、社科法學與法律實證研究 第二節 舊問重提:法律實證研究與社科法學的關係 一、從「empirical」一詞談起 二、「實」而不「證」還是「實」「證」並舉 第三節 方法論視閾下的法律大數據研究 一、數據量「大」還是「全」 二、相關分析還是因果分析 第四節 曇花一現還是未來主流:「自科法學」的發展前瞻 一、「自科法學」的界定 二、在技術與思想之間:自科法學的未來 下篇 大數據驅動的司法人工智慧 第七章 司法人工智慧的實踐考察與理論反思 第一節 對中國司法人工智慧探索的初步思考 一、方興未艾的人工智慧應用 二、司法人工智慧的現實困境 三、中國應該如何運用司法人工智慧 第二節 中國司法人工智慧的「冷熱」悖論 一、熱與冷:司法人工智慧界的悖論現象 二、冷與熱:原因何在 第八章 司法人工智慧的未來展望 第一節 司法人工智慧技術從通用化走向專門化 一、個別開花:司法人工智慧的應用現狀 二、何以如此:通用化的成熟與專門化的缺失 三、未來展望:從通用化走向專門化 第二節 如何通過人工智慧實現類案類判 一、類案類判制度的實際考察 二、類案類判問題的原因分析 三、類案類判背後的司法邏輯之爭 四、類案類判將向何處發展 第三節 AI法官的時代會到來嗎 一、AI法官:現狀如何 二、AI法官:障礙為何 三、AI法官:路在何方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