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感知 制度壓力與基層幹部社會穩定風險應對行為 程佳旭 978730265000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風險感知 制度壓力與基層幹部社會穩定風險應對行為
ISBN:9787302650003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程佳旭
叢書名: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叢書
頁數:1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5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維護社會穩定「一票否決」的剛性壓力下,對於發生概率大且影響巨大的「灰犀牛」式社會穩定風險,一些基層幹部為何會採取視而不見或見而不為的消極應對策略?針對這一現實悖論,本書著眼于回答「風險感知與制度壓力是否以及如何影響基層幹部應對社會穩定風險的行為策略」這一核心研究問題,採用混合式研究策略,通過探索性案例研究與心理測量問卷調查構建並驗證了基層幹部社會穩定風險應對行為的認知—制度分析框架,探討了「灰犀牛」式社會風險被忽視的認知和制度根源。

作者簡介

程佳旭,畢業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現任國網能源研究院中級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國企改革、合規管理、風險治理。曾獲第三屆「費孝通勤學獎」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市優秀畢業生、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獎、中央企業智庫聯盟優秀課題成果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軟科學成果獎等。代表論文發表于《公共行政評論》《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等。

目錄

表格索引
插圖索引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
1 1 1 實踐背景
1 1 2 理論背景
1 2 研究問題和研究意義
1 3 概念界定、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 3 1 重要概念界定
1 3 2 研究對象
1 3 3 研究方法
1 4 研究思路與篇章結構
第2章 文獻綜述
2 1 認知視角下的政府官員行為
2 1 1 行為公共管理學的新進路
2 1 2 風險視域下的個體感知與應對行為
2 1 3 文獻評述
2 2 制度視角下的政府官員行為
2 2 1 激勵機制
2 2 2 壓力機制
2 2 3 文獻評述
2 3 小結與評述
第3章 理論框架的初步建構
3 1 行為情境:社會穩定風險情境中的基層幹部
3 2 認知因素與基層幹部風險應對行為
3 2 1 社會穩定風險感知
3 2 2 應對行為感知
3 3 壓力型維穩體制與基層幹部風險應對行為
3 3 1 維穩時間約束
3 3 2 維穩任務清晰度
3 3 3 維穩問責強度
3 4 個體特徵因素
3 5 本章小結
第4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與理論框架的修正
4 1 研究方法
4 1 1 案例研究方法
4 1 2 案例研究設計
4 1 3 案例的選擇
4 1 4 資料的收集
4 2 案例背景
4 2 1 E市「城市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4 2 2 F區在「城市綜合治理」專項行動中的位置
4 2 3 H街道概況
4 3 M鞋城關停案例
4 3 1 M鞋城概況與政策的變動
4 3 2 高社會穩定風險,剛性維穩壓力
4 3 3 時任街道領導班子的應對
4 3 4 契機:明確的政治命令與新班子的上任
4 3 5 小結
4 4 J商城疏解案例
4 4 1 J商城概況
4 4 2 從升級改造到停滯
4 4 3 模糊的規劃與H街道班子的應對
4 4 4 小結
4 5 理論框架的修正
第5章 問卷設計與數據分析方法
5 1 問卷調查法
5 2 問卷的設計
5 2 1 問卷設計的基本思路
5 2 2 問卷設計流程
5 2 3 對偏差的克服
5 3 變數操作化
5 3 1 感知變數
5 3 2 情景模擬
5 3 3 控制變數
5 4 問捲髮放與收集
5 4 1 抽樣方法
5 4 2 問卷的發放
5 5 數據分析方法
5 6 本章小結
第6章 實證分析結果
6 1 問卷效度與信度檢驗
6 1 1 效度檢驗
6 1 2 信度檢驗
6 2 描述性統計分析
6 2 1 被調查者特徵
6 2 2 「城市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社會穩定風險評價
6 2 3 因變數描述性分析
6 2 4 其他變數描述性分析
6 3 方差分析
6 3 1 相同被調查者在不同情景下行為意向的差異性分析
6 3 2 變數間顯著交互性方差分析
6 4 個體感知對行為的影響
6 5 分層線性模型分析
6 5 1 模型的選擇
6 5 2 缺失值的插補
6 5 3 HLM中的自變數中心化問題
6 5 4 HLM的模型設定
6 6 穩健性檢驗
6 6 1 OLS估計檢驗
6 6 2 其他自變數中心化方式檢驗
6 6 3 分樣本檢驗
6 6 4 對競爭性解釋的檢驗
6 7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討論
7 1 主要結論
7 2 進一步的討論
7 2 1 「灰犀牛」為什麼被忽視
7 2 2 基層幹部與公眾在風險感知及應對行為上的差異
7 3 政策啟示
7 4 研究貢獻與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訪談提綱
附錄B 訪談對象匯總表
附錄C E市「城市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社會穩定風險調查問卷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