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災荒史論 李文海 978721428671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人民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近代中國災荒史論
ISBN:9787214286710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李文海
頁數:4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2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一部中華文明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中華民族與自然災害不斷抗爭的歷史。」自然災害不僅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而且從災荒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以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相互關係中,可以揭示出有關社會歷史發展的許多本質內容來。 李文海是中國近代災荒史研究的開拓者。他先後主持編寫了《近代中國災荒紀年》《中國荒政書集成》等多部重要論著和資料集,為中國近代災荒史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對整個中國災荒史和環境史研究的發展與深化起到重要引導作用,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本書分為「開拓災荒史研究的意義」「災荒與近代中國研究」「災荒史的現實鏡鑒」「災荒書序與書評」4輯,收錄李文海在中國近代災荒史領域的一系列論文、發言、訪談、序言、書評近40篇,展現了李文海對這一領域深刻、縝密的思考及開拓性貢獻。

作者簡介

李文海(1932-2013),江蘇無錫人,一級教授。1952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研究班學習,1955年畢業后留校。1973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1983年起,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主任、清史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兼副校長、校長。 李文海是近代中國社會史研究的重要探索者,是中國近代災荒史研究的開拓者,是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的主要倡導者和推動者。代表性著述有《太平天國社會風情》《世紀之交的晚清社會》《災荒與饑饉:1840-1919》《近代中國災荒紀年》《清代官德叢談》《從民族沉淪到民族振興》等。 李文海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十四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國史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學科評議組組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歷史學學科評議組組長、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等職。

目錄

李文海先生與中國近代災荒史研究(代前言)
第一輯 開拓災荒史研究的意義
論近代中國災荒史研究
《近代中國災荒紀年續編》前言
《天有凶年》前言
推進災害史研究的緊迫性
治理災害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
關於中國人民大學生態史研究中心未來發展的幾個建議
第二輯 災荒與近代中國研究
鴉片戰爭爆發后連續三年的黃河大決口
晚清的永定河患與順、直水災
中國近代災荒與社會生活
清末災荒與辛亥革命
晚清詩歌中的災荒描寫
晚清義賑的興起與發展
甲午戰爭與災荒
近代中國災荒與社會穩定
《康濟錄》的思想價值與社會作用
義和團運動時期江南紳商對戰爭難民的社會救助
第三輯 災荒史的現實鏡鑒
一樣天災兩般情
災年談往
近代災荒的歷史啟示
生態環境破壞與災荒頻發的惡性循環——近代中國災荒的一個歷史教訓
歷史的明鏡深刻的啟示——訪著名災荒史專家李文海教授和夏明方博士
兩次長江流域大水災的歷史思考
勸善與募賑
一場地震引發的政治反思
災難錘鍊了我們民族的意志
在災難面前挺起民族的脊樑
慘絕人寰的突發災難——光緒三年天津粥廠大火紀實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災荒史——訪著名歷史學家李文海
第四輯 災荒書序與書評
《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序
噩夢重溫:《20世紀中國災變圖史》序
《災荒與晚清政治》序
《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防災救災的思想與實踐》序
《嘉道時期的災荒與社會》序
《近代北京慈善事業研究》序
鄧拓與《中國救荒史》
災害研究的力作
從人與自然關係的視角觀察歷史——《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簡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