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理論邏輯 公丕祥 978751977851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理論邏輯
ISBN:9787519778514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公丕祥
叢書名:新時代的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研究叢書
頁數:4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6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系統論述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開拓進程、歷史資源、根本保證、價值準則、總體目標、戰略安排、工作布局、推進方式、內在動因、路徑選擇、動力機制、全球主張等重要問題,努力構建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分析框架,以期回應新時代新征程中國法治建設的理論需求。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公丕祥,山東蒙陰人,1955年生,法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院長,江蘇高校區域法治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理事會理事長。全國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之一(1995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7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998年),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992年),第三屆江蘇社科名家(2018年)。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法哲學與法制現代化。出版個人專著10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上發表文章多篇。《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通史》(四卷本,總主編之一)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019年);《馬克思的法律發展思想及其當代意義》獲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第六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2019年)。
副主編簡介
眭鴻明,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法治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學、法治現代化理論,代表性著作:《權利確認與民法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法治實現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目錄

目錄
緒論
一、現代化與法治
二、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法治需求
三、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概念內涵
四、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總體性特徵
五、推進和拓展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重大意義
六、本書的敘述思路與重點
第一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開拓進程
一、概述
二、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早期探索
三、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四、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形成
五、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拓展
六、小結
第二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歷史資源
一、概述
二、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思想文化資源
三、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制度資源
四、中國近代國家制度模式的探尋及其破產
五、中華傳統法律歷史資源的創造性轉化
六、小結
第三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一、概述
二、黨的領導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最大優勢
三、黨領導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基本方式
四、健全黨領導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制度與工作機制
五、發揮領導幹部在中國式法治現代化中的關鍵作用
六、小結
第四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價值準則
一、概述
二、作為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價值準則的社會公平正義
三、效率與公平之間的價值抉擇
四、推動共同富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實踐路徑
五、小結
第五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戰略目標
一、概述
二、中國式法治現代化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中國式法治現代化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中國式法治現代化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五、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六、小結
第六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戰略安排
一、概述
二、鄧小平的小康社會願景及其「三步走」戰略中的法治圖式
三、新「三步走」國家發展戰略及其法權要求
四、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法治發展目標
五、新時代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新「兩步走」戰略格局
六、小結
第七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總體布局
一、概述
二、依憲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三、依憲執政推進依規治黨建設
四、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五、依法自治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六、小結
第八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推進方式
一、概述
二、自下而上的法治現代化演進模式
三、自上而下的法治現代化演進模式
四、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雙向互動的法治現代化模式
五、小結
第九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內在動因
一、概述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及其法權要求
三、有效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新需要
四、堅定推進新時代的中國式法治現代化
五、小結
第十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一、概述
二、從建設法治國家到建設法治中國
三、從依法治理到法治與德治內在結合
四、從依法治國到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
五、從國家法治到國家法治與區域法治協調發展
六、從國內法治到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統籌推進
七、小結
第十一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動力機制
一、概述
二、新時代中國法治改革的戰略謀划
三、新時代中國法治改革的根本目的
四、新時代中國法治改革的重點任務
五、新時代中國法治改革的內在機理
六、小結
第十二章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全球主張
一、概述
二、人類法治文明的多樣性與互動性
三、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法治化和合理化
四、運用法治手段開展國際鬥爭
五、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七、小結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前言
2022年10月,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院務(擴大)會議經過慎重研究,決定編寫六卷本的「新時代的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研究叢書」。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嶄新概念,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進一步強調,「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把握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系統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本質要求、戰略安排、目標任務、重大原則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這些重要論述精闢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創造的偉大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特質、豐富內涵、基本要求和重大意義,為堅持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內涵豐富、意義深刻的重大命題,涉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等廣泛領域,是一個與本國國情相適應的、體現社會主義性質的、反映現代化客觀規律的全方位的嶄新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在法治領域中的集中體現,是在中國的具體國情下所展開的法治變革過程,是超越西方法治現代化模式的法治現代化的中國道路,是既符合中國國情又汲取人類法治文明成果的現代化法治之路。
因此,這套六卷本的「新時代的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研究叢書」的分析主軸是:深入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和拓展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波瀾壯闊的時代進程,充分展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編寫這套叢書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全面系統地研究新時代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注重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的有機結合,深入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實現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重大進展,深刻總結推進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基本經驗,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領域及其發展前景進行戰略性、整體性、前瞻性的深入研究,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自信,更加堅定不移走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新道路,從而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奉獻智識和力量。
這套六卷本叢書的寫作分工是: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法治發展戰略研究所:《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理論邏輯》;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立法發展研究所:《新時代的中國式立法現代化》;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法治政府研究所:《新時代的中國式行政法治現代化》;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司法改革與現代化研究所:《新時代的中國式司法現代化》;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法治社會研究所:《新時代的中國式社會治理法治化》;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區域法治發展研究所:《新時代的中國式區域法治現代化》。
這套叢書的編寫工作得到了法律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張雪純副總編和薛?分社長給予了熱情指導和支持,各卷責任編輯做了精心的編輯工作;江蘇省委宣傳部及江蘇省新型智庫建設辦公室、南京師範大學對這套叢書的編寫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辦公室做了大量具體協調工作。在此,謹致以衷心的感謝!
編者
2022年11月于南京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