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三江並流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構建研究 ISBN:9787569325836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 著編譯者:許林 叢書名:十四五學術文庫系列 頁數:165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72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構建生態補償法規機制、補償基金形成機制、市場機制、績效監測評價機制和政府治理機制等「五大機制」,具有基礎性的方法論意義和宏觀判斷依據,目的是保障國家的生態安全,化解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的衝突和矛盾,實現不同利益主體的公平分配,確保各地區平等地享有發展的權利,為促進城鄉和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貢獻有價值的言論。作者簡介 許林,湖北經濟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兼任湖北省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等其他省部級項目多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2022年3月完成「『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構建研究」課題。該研究及其調查資料為「三江併流」區域政府-企業-公眾三位一體的環境治理前瞻研究、體制機制改革以及流域生態複合管理系統構建儲備了專門知識和治理經驗。目錄 一、緒論(一)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的壓力 1 土地利用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2 生物資源利用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3 採礦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 生態補償概念 2 生態補償研究 3 流域生態補償研究 4 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5 生態補償法律研究 6 生態補償與其他環保政策的比較研究 7 政府付費與使用者付費生態補償項目的比較研究 (三)研究內容 1 生態補償的基本內容和總體框架 2 國內外生態補償的實踐及經驗借鑒 3 「三江併流」區域的生態環境特徵 4 「三江併流」區域後續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5 「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的機制構建與實施保障 (四)研究流程 (五)研究方法 1 民族學理論與方法 2 田野調查方法 3 問卷調查法 4 案例分析法 5 博弈論方法 6 系統分析方法 (六)創新之處 1 構建「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五大機制」 2 提出生態補償有助於促進「三江併流」區域民生改善的觀點 3 探索建立「三江併流」區域間的橫向生態補償制度 二、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一)生態補償的基本理論 1 生態環境價值理論 2 生態資本理論 3 外部性理論 4 公共產品理論 5 可持續發展理論 (二)生態補償的基本內容 1 生態補償的原因 2 生態補償的基本原則 3 生態補償的主客體 4 生態補償的類型 5 生態補償的方式 6 生態補償的標準 7 生態補償與區域協調發展 (三)生態補償的總體框架 1 生態補償的分析框架 2 生態補償的關鍵問題 3 生態補償的重點領域 (四)國內外生態補償的實踐 1 國外生態補償 2 國內生態補償 3 國外生態補償的經驗借鑒 三、「三江併流」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後續產業發展 (一)「三江併流」區域概況 1 「三江併流」及相鄰區域 2 「三江併流」區域 (二)「三江併流」區域的生態環境 1 地質環境 2 氣候環境 3 森林環境 4 土地利用環境 (三)「三江併流」區域的生態建設成本 1 保護生態環境的直接投入 2 保護生態環境產生的機會成本 (四)「三江併流」及相鄰地區的受益狀況 1 直接收益 2 間接收益 (五)「三江併流」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障礙 1 補償責任難以界定 2 補償標準較難測算 3 補償模式單一 4 制度環境的局限 (六)「三江併流」區域後續產業發展的實證分析 1 「三江併流」區域後續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2 「三江併流」區域後續產業發展面臨的環境 3 「三江併流」區域後續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四、「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現狀與補償意願調查分析 (一)「三江併流」區域的生態補償情況 1 天然林保護生態補償 2 退耕還林還草生態補償 3 濕地生態效益補償 4 其他形式的生態效益補償 (二)「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的效果評估 1 生態補償基本效果 2 生態補償缺口分析 (三)「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面臨的問題 1 經濟發展滯后、財力支撐不足的問題 2 生態補償標準過低、補償價值與生態價值差距較大的問題 3 傳統產業發育程度低、粗放型生產方式的問題 4 制度建設滯后、缺乏規範有序法規機制的問題 5 管理機構不順、生態補償技術難度大的問題 (四)「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意願的調查分析 1 調查區域與分析方法 2 問卷設計和調查的實施 3 問卷分析 4 調查結論 五、「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的機制構建與實施保障 (一)「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思路 1 總體設計 2 「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基本內容 (二)「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保障 1 健全監管評估體系 2 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3 強化生態補償實施效果 4 提高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 5 加快區域內後續產業發展 六、基本結論 附錄 「三江併流」區域生態補償的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