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脈度 李茂春著 97875236015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NT$1,20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黃帝內經脈度
ISBN:9787523601570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李茂春著
頁數:6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63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從經脈循行、脈診、奇正經脈等不同理論角度對現代醫學機制進行了闡釋。首先,立足於中醫學經典經脈理論記載,對經脈循行路徑和經脈內流動物質做出現代動物發育發生學和人體組織胚胎學機制性分析,並對經脈相關宗、營、衛三隧和經水、四海理論做出解剖生理學機制解析,同時對「經脈離合」「營衛生會」「經脈順逆」理論做出解剖生理學機制解析,由此複原經脈結構、經脈關聯理論背後的機制原理。其次,在經脈結構和經脈關聯機制基礎上,通過對「三部九候」和「權衡揆度」的現代醫學機制解析,複原中醫學經脈診斷理論背後的機制原理。再者,通過對奇經八脈循行路徑和十二正經循行路徑的結構解析,複原中醫學奇經八脈和十二正經背後的現代醫學機制原理。本書視角獨特、闡述新穎,合傳統現代以通古今,使讀者得以了解傳統中醫理論背後機制的全貌,可供廣大中醫學者研學參詳,以經典之旨匯通中西。

目錄

第1章 經脈發生學機制
第一節 經脈動物發生髮育機制簡論
一、原始動物體液通路發生髮育機制
二、原索動物脈管循環發生髮育機制
三、脊椎動物循環系統結構演化
四、脊椎動物體液循環發生髮育機制
五、骨骼附肢經脈發生髮育機制
第二節 「六名—氣論」經脈胚胎髮生髮育機制
一、「精」與並分泌激素髮生機制
二、「氣」與激素營衛分流機制
三、「津」通路結構發生髮育機制
四、「液」與骨骼腔體液發生機制
五、「血」與循環系統發生機制
六、「脈」與循環脈管發生髮育機制
第三節 「九野九臟論」與經脈分部發生髮育機制
一、「六九節制說」與古代曆法氣象物候說機制
二、「三五之道」經脈臟腑連接胚胎髮育機制
三、「三三合九」經脈組織連接分部發育分段機制
第2章 經脈生理學機制
第一節 「三隧說」與人體藏象結構機制
一、「三隧說」與臟腑陰陽屬性界定機制
二、「三隧說」與體液通路陰陽屬性界定機制
三、「五臟生成論」與三隧相互關聯結構機制
四、「四臟七腑說」與藏象理論結構機制
五、「六臟六腑」與臟腑體液通路相互關聯架構機制
六、「命門為十二官之主」與臟腑體液調節機制
第二節 「營衛生會」經脈循環結構機制
一、「沖任離合」與體液營衛交通機制
二、「經脈始終」與經脈體液運動結構機制
三、「營衛生會」與經脈循行分佈結構機制
四、「營衛生會」與體液循環通路機制綜述
第三節 「四海論」淋巴通路循行結構機制
一、「四海論」經脈組織區域相互關聯機制的提出
二、「四海論」輸路與有氧血輸路區劃機制
三、「四海」與經水榮營交通機制
四、「四海」與淋巴系統機制複原
第四節 「十二經水」與淋巴循環通路機制
一、「沖任交會」與十二經水陰陽屬性界定機制
二、「衛氣行」與淋巴液通路分佈機制
三、「真氣者,經氣太虛」與經水動力機制
四、「根結標本」與淋巴管結構機制解析
五、「經筋說」與十二經水循行結構機制
六、「經水內外」淋巴生理功能機制綜述
第五節 「陰陽離合論」與經脈屬性界定機制
一、「廣明太沖論」與經脈內外統一屬性界定機制
二、「沖任離合」與體液三隧通路結構機制
三、「五方六合」與臟腑結構陰陽屬性定位機制
四、「開、闔、樞」與經脈循行結構機制
五、「標本、根結」與經脈循行標識
第3章 經脈診斷學機制
第一節 「三部九候」脈診結構機制
一、「三部九候論」與脈診理論模式原型
二、「三部九候」脈診胚胎學機制解析
三、「經脈始終」與天地二部合診機制
四、「三脈動輸」與天地人三部合參機制
五、「獨取寸口」脈診結構機制
六、「真臟脈」與經脈順逆診斷機制
第二節 「權衡揆度」脈診法則機制
一、「權衡揆度」脈診法則機制簡析
二、「權衡以平」與經脈診斷機制解析
三、「揆度以常」與經水診斷機制解析
第4章 奇經八脈循行結構機制
第一節 ;十脈循行結構機制
一、沖脈循行分佈結構機制
二、沖任督三脈順逆結構機制
三、沖脈與「腎者,胃之關也」機制
四、沖脈與「三脈動輸」分化發育機制
第二節 帶脈循行結構機制
一、帶脈循行路徑和生理功能經典記載
二、帶脈宗筋之會體位分佈機制
三、帶脈宗筋奇正交通機制
第三節 督脈循行結構機制
一、督脈三段分佈結構機制
二、督脈分佈與體腔吻合機制
三、督沖二脈同構機制
四、督沖同構與心腎交通機制
五、任督二脈吻合機制
六、沖任督三脈共構發生機制
第四節 任脈循行結構機制
一、任脈四段結構機制
二、任脈通路與淋巴內外交通機制
三、任脈「任者、妊也」與生殖功能機制
四、任脈「陰經之海」與淋巴迴流機制
五、任脈與附肢經脈陰陽定性原則
六、任督共構與體位陰陽定性機制
第五節 陰陽蹺脈循行結構機制
一、陰蹺脈的循行通路分佈
二、陽蹺脈的循行結構機制
第六節 陰陽維脈循行結構機制
一、陽維脈的循行結構機制
二、陰維脈的循行結構機制
第5章 十二正經循行結構機制
第一節 手少陰心經循行結構機制
一、手少陰心經循行路徑
二、手少陰心經循行分段結構解析
第二節 手厥陰心包經循行結構機制
一、手厥陰心包經循行路徑
二、手厥陰心包經循行分段結構解析
第三節 手太陰肺經循行結構機制
一、手太陰肺經循行路徑
二、手太陰肺經循行分段結構解析
第四節 手陽明大腸經循行結構解析
一、手陽明大腸經循行路徑
二、手陽明大腸經循行分段結構解析
第五節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結構機制
一、手太陽小腸經循行路徑
二、手太陽小腸經循行分段結構解析
第六節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結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