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彩紛呈 梵華互鑒-看懂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 于江著 97875227278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異彩紛呈 梵華互鑒-看懂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
ISBN:9787522727868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于江著
頁數:24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60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佛教造像中的佛像藝術風格在南北朝晚期即后三國時代的變化過程、變化原因。 本書主要選取考古發掘窖藏造像、傳世造像以及石窟造像,詳細介紹后三國時期,南方的南梁及北方的西魏—北周、東魏—北齊的佛教造像藝術風格。同時,力求從政治、經濟、文化及對外交往等方面,闡述導致佛教造像藝術?變化的原因。

作者簡介 于江,資深歷史文化講師。 自2002年6月至今,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志願講解員。先後講解過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十余個博物館的三十余個中外展覽。累積講解時間超過2000小時,觀眾超過萬餘人。 研究佛教造像藝術近20年,參与編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2011年開展)的講解詞,獨立編寫故宮博物院、青州市博物館等佛造像展覽的背景資料。長期舉辦《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系列、《中國石窟藝術(概論)》等相關內容的講座。

目錄
前言
總述 后三國時代的時間與空間
第一章 東漢至后三國時代的中國佛造像藝術風格概述
第一節 東漢至西晉時期的佛造像藝術
第二節 東晉至后三國時代的佛造像藝術風格
一 東晉十六國時期佛造像藝術風格(317-420年)
二 南朝建立至后三國時代的佛造像藝術風格(420-534年)
三 南朝中、前期
四 北魏時期
小結
第二章 后三國時代之南梁佛造像風格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節 南梁時期佛造像遺存
一 石雕造像遺存
二 金銅造像遺存
第二節 南梁時期佛造像藝術風格特徵及成因
一 南梁時期第一階段
二 南梁時期第二階段
三 南梁時期第三階段
小結
第三章 后三國時代之西魏—北周佛造像藝術風格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節 西魏—北周時期佛造像遺存
一 造像碑遺存
二 石雕造像遺存
三 金銅造像遺存
四 石窟造像遺存
第二節 西魏—北周時期佛造像風格特徵及成因
一 西魏時期
二 北周時期
小結
第四章 后三國時代之東魏—北齊佛造像藝術風格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節 東魏—北齊時期佛造像遺存
一 石雕造像遺存
二 金銅造像遺存
三 石窟造像遺存
第二節 東魏—北齊時期佛造像風格特徵及成因
一 東魏—北齊時期第一階段
二 東魏—北齊時期第二階段
三 東魏—北齊時期第三階段
小結
總結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