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桃李醫話 ISBN:9787117354318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連建偉著 頁數:2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63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桃李醫話》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作者對學生講的話,書名有栽桃育李之意。其中一部分內容是作者2005年在寶島長庚大學醫學院授課時對中醫專業八年制學生講的,還有一部分源於20世紀70年代作者在浙江嘉興地區行醫所記。本書最後部分是作者於2010年給在浙的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講的國學課的內容,原文節選自明代杭州人范立本的《明心寶鑒》,選擇其中與做人、行醫有關的條文並結合本人心悟做了講解。作者簡介 連建偉,1951年生,浙江嘉善人。 1980年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中醫研究生畢業。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歷任浙江中醫學院方劑學教研室主任,基礎部副主任、主任,浙江中醫學院副院長,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主任委員、名譽主任委員等職。現任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委員會副會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第三∼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首批國醫名師。目錄 學習配伍,就是要學習葯對要跟好老師,入門正則始終正 方劑加減,有是證則用是葯 方劑不傳之秘在於量 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當今最多用 小兒肺炎后應當培土生金 酸棗仁湯簡釋 但願世間人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 健體強身當導引吐納 持脈當虛靜,脈貴有胃氣 多診識脈,屢用達葯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五勞、七傷、六極 治病當分表裡緩急輕重 自然療法 暑熱應吃「天生白虎湯」 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 學書費紙,學醫費人 辨證論治與專方專葯相結合 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化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可治空調病 從「?」字談避諱 談瞑眩 從治太陽中暍的一物瓜蒂湯談起 古之一兩,今之一錢(約3g) 仲景集「三代以前之遺方」 談癥瘕 談鱉甲煎丸 仲景書中的「心」即胃 談牝瘧 岳美中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溫瘧 談中風病 血虛生風可用四物湯 反佐 酒能辟穢濁之氣 知母能下水消腫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補陰之虛,可以生氣,助陽之弱,可以化水 多讀書,多臨證 讀經讀注,經注並參 射干麻黃湯、小青龍湯方解 曹穎甫親試皂莢丸 談麥門冬湯 唐以前桂枝和肉桂沒有區分 岳美中用桂枝加桂湯治奔豚氣 治心何日能忘我,操術隨時可誤人 甘瀾水益脾胃、祛水濕 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談塞因塞用 成就學問有三個條件 談異法方宜 談「九種心痛」 祖傳丸藥—王氏保赤丸 經方應該好好生產為中成藥 從「虛者補之,實者瀉之」談腹診 附子配半夏 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厚朴三物湯 學習中醫不能浮躁 大建中湯治療膽道蛔蟲病 學習中醫要正本清源 談白汗 從當歸生薑羊肉湯談葯食同源 從「八法」談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活看古書,不能死於句下 胃為衛之源,脾為營之本 脈診必須要反覆訓練和體會 談新絳 談心主神明 麻子仁丸專為胃強脾弱而設 病有四種:不治自愈、須治而愈、雖治難愈、真死不治 脈法全是活法,卻是定法 桃李醫話 要熟讀並牢記有方有證的條文 談痰飲 痰飲病諸候 知常達變 內服外敷治療肝硬化腹水 十棗湯須平旦溫服之 古方名都有其深意 澤瀉湯治痰濕眩暈 小半夏湯是止嘔的祖方,腎氣丸是補腎的祖方 膠艾湯是四物湯的祖方 小半夏湯用生半夏效果更好 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談消渴 厥陰病往往寒熱錯雜 傷寒裏面有雜病,雜病裏面有傷寒 從五苓散案談治病關鍵在於對證下藥 談淋病 談滑石白魚散 談《素問·上古天真論》 人蔘味甘,大補元氣 和胃氣,存津液 談「精」「氣」 開鬼門,潔凈府 血不利則為水 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的 用心學好方劑,務求爛熟于胸中 腰以上腫宜發汗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苦酒即米醋 談黃疸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大柴胡湯治膽囊炎、膽結石 談驚悸 談紅汗 中醫有其特色 二丹桃紅四物湯 童便活血化瘀 遣方用藥一定要對證,辨證要有水平 伏龍肝止血 黃土湯中的灶心黃土可用赤石脂代替 學仲景方關鍵在學配伍 仲景書要反覆學,反覆琢磨 內陷就是病邪深入 苦辛通降治濕溫 黃芩枯瀉肺火,子清大腸 生薑乃「嘔家聖葯」 看病要反覆琢磨 學醫可療親人之疾 留得一分陽氣,便有一分生機 大實有羸狀 談《千金翼方》 古書里的「毒藥」有兩種意義 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字的讀音 桃李醫話 醫中百誤歌 白朮、黃芩是「安胎聖葯」 逐月分經養胎法 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 談陽旦湯 培其正氣,敗其邪毒 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談脾陰虛與胃陰虛 談重視顧護脾胃 談從他臟調補脾胃 弦脈的鑒別 診治肝膽脾胃病應重視關脈 柴胡疏肝散、逍遙散、歸芍六君子湯證在脈象上的鑒別 息風法治療眩暈 失眠證治經驗心得 腫瘤證治經驗心得 黃疸證治經驗心得 口味異常證治經驗心得 流感證治預防經驗 對用藥的看法 對用藥藥味數及劑量的認識 臨床常用參的種類和使用經驗 浙貝母與川貝母的區別運用 青皮和陳皮的區別運用 扁豆衣和白扁豆的區別運用 白芍和赤芍的區別運用 生雞內金和炙雞內金的區別運用 檀香與降香之異同 天花粉、瓜蔞皮、瓜蔞子及全瓜蔞的區別運用 佛手花及佛手片的區別運用 當歸和當歸炭的臨床運用 生、熟薏苡仁的臨床運用 鮮地黃、生地黃、熟地黃的臨床運用 柴胡的臨床用量 香附、鬱金的臨床運用 對消食葯的運用經驗 余臨床少用遠志、柏子仁 車前子與澤瀉之區別 車前草與車前子之區別 薄荷的臨床運用 葯食同源—藕的妙用 生薑的運用 鐵皮楓斗的運用 紫蘇葉、紫蘇梗的區別運用 對薯蕷丸的理解與運用 自擬痛瀉方的運用 經驗方芩部丹的臨床運用 資生丸的化裁運用 炙甘草湯的運用 逍遙散的運用及化裁經驗 葛根芩連湯的運用 乙字湯的出處及運用 選奇湯的出處及運用 龍膽瀉肝湯的運用 桃李醫話 談左金丸 談二丹桃紅四物湯 桑麻丸的臨床運用 談王清任的五張逐瘀湯 談白虎湯 越鞠丸與柴胡疏肝散的區別 談三黃瀉心湯及其運用 清肺六二湯的運用 益氣養營治療產後血崩 調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