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生物符號學的文化意涵 ISBN:9787522824116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英)保羅.柯布利(Paul Cobley)著 頁數:2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62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啟蒙運動以來的諸多被奉為圭臬的信條正在因其導致的諸種後果而被重新審視。人類中心主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被反思。面對全球關切的生態問題,人文學科迫切需要解釋人與其他生命體之間的共同與差異,闡發文化和自然的關係。進入21世紀以來,符號學被認為步入了「總體符號學」(Global Semiotics)的新階段,其發展伴隨著三種轉向——生物轉向、倫理轉向、認知轉向。在此背景下,本書作為生物符號學領域的代表著作,以人類文化與自然之間的連續性為基礎,對作為文化和自然世界的「環境界」中符碼、倫理的產生進行了深入探討。目錄 導言第一章 生物符號學時代 第二章 符號學與生物符號學 第三章 種類區分,還是程度差異? 第四章 自然主體 第五章 倫理的非自願性 第六章 自然與文化中的符碼和解釋 第七章 自由,抑制和約束 第八章 人文學科的自然性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術語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