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兒童語言•人物自白•雜糅文本-J D 塞林格小說中的證言敘事 ISBN:9787567148253 出版社:上海大學 著編譯者:盧一欣著 頁數:24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53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是美國著名的遁世小說家J D 塞林格(1919-2010)的小說敘事藝術的專題研究著作。塞林格小說的證言敘事利用隱喻的寫作模式,對創傷進行回應、指控和反諷。塞林格筆下的兒童話語、人物自白和雜糅文本都是他對戰爭進行見證的獨特表現形式,通過兒童語言,敘述者和讀者最終記住戰爭;通過人物自白,敘述者的講述渴望得到滿足;通過雜糅文本,戰爭的創傷得到重複見證,最終使創傷有獲得治愈和跨越的可能。在塞林格的作品中,不論是作為事件親歷者的見證者、作為他者證言的見證者或是為見證過程作證的見證者,毫無例外地成為創傷的中介,向讀者傳遞了創傷的情感真相。儘管塞林格極少直接描繪戰爭,戰爭不僅是他的小說的背景,更始終是他的創作母題。他善用隱喻,謹慎而委婉地書寫一種證言,使戰爭成為其小說的宏大底本。他筆下描繪的「兒童世界的純真」與「成人世界的污濁」的相互對立,實際上同樣根源於他的戰爭創傷。簡言之,塞林格作品中的戰爭證言敘事貫穿其小說創作生涯,值得做專題研究。作者簡介 盧一欣,南京大學英美文學博士、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講師。譯者,詩歌、小說創作者。目錄 導論第一章 兒童語言中的無意識證言:斷裂、阻隔的話語與敘述視角 第一節 認識戰爭:《最後一次休假的最後一天》《男孩在法國》與《陌生人》中的創傷認識與多重聚焦 第二節 渡過戰爭:《為艾斯美而寫——有愛也有污穢》與《康涅狄格州的威格利大叔》中的見證者同盟與移動窗口 第三節 記住戰爭:《抓香蕉魚最好的日子》中的無意義詞與外聚焦敘事 第二章 人物自白中的初始證言:延宕、壓制的話語與敘述語態 第一節 抗拒見證:《笑面人》中的信息遲滯與遞歸 第二節 主動見證:《好心的中士》《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德·杜米埃-史密斯的憂傷年華》中的間接記憶與敘事議論 第三節 渴望見證:《麥田裡的守望者》中的謊言與不可靠敘事 第三章 雜糅文本中的隱匿證言:重複、交替的話語與敘事頻率 第一節 重返創傷:《弗蘭妮》與《祖伊》中的對話與再現 第二節 跨越創傷:《哈普華茲十六,一九二四》中的信與時間遊戲 第三節 重新見證:《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和《西摩:小傳》對《抓香蕉魚最好的日子》的見證反思與互文改寫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