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新著中國文學史 (上下) 9787540365974 林之棠著 王同舟 張坤整理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崇文書局
NT$58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新著中國文學史 (上下)
ISBN:9787540365974
出版社:崇文書局
著編譯者:林之棠著 王同舟 張坤整理
頁數:67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53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新著中國文學史 (上下) 787540365974 林之棠著 王同舟 張坤整理
編輯推薦
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
精選民國時期20種中國文學史代表性著作進行整理考訂
力圖揭示中國文學史著作發軔和發展過程
系統梳理中國文學史著作知識譜系
呈現中國文學史著作的整體面貌

內容簡介
《新著中國文學史》原由北平華盛書局於1934年出版,收入本套叢書,意在揭示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文學研究界文學史寫作的多樣性,它也將為我們全面認識彼時學者精神狀態、學術追求以及學術資源、學術體制等問題提供一個獨特而生動的案例。
《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 新著中國文學史(套裝上下冊)》共十一編,首編為《文學概論》,第二編至第十一編,依時代順序,分別論述先秦至清代文學。林之棠這部《新著中國文學史》在內容上突出各代文學主要文體與成就,並勉力將小說、戲曲等為傳統文學觀念拒斥的文體納入敘述,試圖比較完整地呈現中國文學發展的進程,這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林之棠在分析文學演進時所採取的一些方法,如通過句式的變化觀察和解釋漢賦的演化,頗具新意,甚至迄今仍有啟發意義。

作者簡介
陳文新,”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主編《中國文學編年史》《中國古代文學》等。著有《明代詩學》《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生態》《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等。曾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全國優秀教材獎等獎項。
余來明,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傑出青年學者,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臺灣研究所所長。兼任武漢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出版著作《從南京到北京》《”文學”概念史》及The Discove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等十餘部。

目錄

敘例
第一編 文學概論
第一章 文學與人生
第二章 文學之起原
第三章 中國敘述詩不發達之原因
第四章 文學定義
第二編 先秦文學
第五章 周代文學之背景
第六章 《詩經》
第一節 原詩
第二節 《詩經》之時代
第三節 “刪詩”疑
第四節 關於舊說四始六義及今古文之解釋
第五節 《詩經》之特點
第六節 《詩經》之內容及《詩經》以外之詩歌
第七章 楚辭
第一節 屈原
第二節 楚辭之名稱
第三節 楚辭發生之原因
第四節 《離騷》之內容
第五節 屈賦之形式上特點與”兮”字用法
第六節 屈原之作品
第七節 宋玉
第八章 散文
第一節 《論語》
第二節 《孟子》
第三節 《荀子》
第四節 李斯
第三編 漢代文學
第九章 漢代文學背景
第十章 漢代文學之派別
第十一章 漢賦發達之原因
第十二章 漢代賦家
第一節 賈誼
第二節 淮南王安
第三節 莊忌
第四節 東方朔
第五節 枚乘
第六節 司馬相如
第七節 王褒
第八節 楊雄
第九節 班固
第四編 建安三國文學
第五編 兩晉南北朝文學
第六編 唐文學
第七編 五代文學
第八編 宋文學
第九編 元文學
第十編 明文學
第十一編 清文學
附:原書《刊誤表》介紹
收起全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