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中國文學史話 (上下) 9787540365936 梁乙真著 杜近都整理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崇文書局
NT$58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中國文學史話 (上下)
ISBN:9787540365936
出版社:崇文書局
著編譯者:梁乙真著 杜近都整理
頁數:6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53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
精選民國時期20種中國文學史代表性著作進行整理考訂
力圖揭示中國文學史著作發軔和發展過程
系統梳理中國文學史著作知識譜系
呈現中國文學史著作的整體面貌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史話》是在文學史的書寫範式、理想目標漸趨一致的時代背景下,梁乙真以編者為自我定位,以一己之力完成的一部貫通先秦至清代的文學史。其材料收集豐富得當,史實取證正確縝密,較為及時地運用新文獻,吸收新觀點,階段性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前期中國文學史研究的水平,體現了後五四時期的一代文學史家自覺重寫文學史的努力與追求,具有顯著的標本意義。貫穿《中國文學史話》的”自律論”文學史觀,或者說與進化論分道揚鑣的純文學觀,以及對”有趣味的學術”的追求,則是該書的特色所在,也是作者學術個性的體現。

作者簡介
陳文新,”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主編《中國文學編年史》《中國古代文學》等。著有《明代詩學》《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生態》《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等。曾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全國優秀教材獎等獎項。
余來明,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傑出青年學者,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臺灣研究所所長。兼任武漢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出版著作《從南京到北京》《”文學”概念史》及The Discove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等十餘部。

目錄

《中國文學史話》序
自序
例言
第一章 詩經
第二章 楚辭
第三章 漢代的辭賦
第四章 漢代的樂府
第五章 魏晉詩人
第六章 南北朝的詩歌
第七章 唐詩的第一期
第八章 唐詩的第二期
第九章 唐詩的第三期
第十章 晚唐的詩人與詞人
第十一章 唐代古文運動
第十二章 唐人小說
第十三章 五代的歌詞
第十四章 北宋詞人
第十五章 南宋詞人
第十六章 北宋的詩
第十七章 南宋的詩
第十八章 兩宋的散文
第十九章 宋人話本
第二十章 元代雜劇
第二十一章 明代傳奇
第二十二章 元明散曲
第二十三章 元明的詩詞
第二十四章 明散文家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平話集
第二十六章 元明章 回小說
第二十七章 清代的小說
第二十八章 清代傳奇
第二十九章 清代的詩詞
第三十章 清代的散文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文學史著作編創、出版的繁榮時期,大體而言,這時期的多數文學史”會在同一個地方開頭、結束,會有同樣曲折的情節 。它們列舉的時代‘代表’總是相同的,還有所謂的‘代表’作品也總不出那些篇目”。在文學史的書寫範式、理想目標漸趨一致的時代背景下,梁乙真以編者為自我定位,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一部近似於後世集體編寫的文學史。文學史家各有專長,而梁乙真則博采眾家,為民國時期的文學史書寫貢獻了”集體”的聲音。其材料收集豐富得當,史實取證正確縝密,較為及時地運用新文獻,吸收新觀點,階段性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前期中國文學史研究的水平,體現了後五四時期的一代文學史家自覺重寫文學史的努力與追求,具有顯著的標本意義。
梁乙真的”自律論”文學史觀,或者說,與進化論分道揚鑣的純文學觀,以及對”有趣味的學術”的追求,則是其學術個性的體現。在文學史著作的撰寫中,如何平衡”集體”與”個人”的關係,始終是一個難以圓滿解決的問題。梁乙真的嘗試當然說不上完美,但卻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可資借鑒的文本。
一、梁乙真的人生軌跡
梁乙真( 1901-1950),原名梁夢書,曾用名梁儀真,筆名伊碪(砧),河北省獲鹿縣(今石家莊市鹿泉區)山尹村人。畢業于上海南方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中國國民黨黨員,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員,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作為民國時期較為重要的一位學者,梁乙真的學術研究橫跨文史,在中國文學史、中國婦女文學史、中國散曲史等領域頗有創獲,尤其是在婦女文學和散曲研究等專題文學史研究方面有”開山”之功。隨著近年來學界對民國學術研究的逐漸重視,梁乙真的數部代表作也得以重新出版。?
2015年,梁乙真的女兒梁君楣在接受《雕塑》雜誌採訪時談及自己的父親,說梁乙真”1949年1月隨傅作義參加北平和平起義,一年後在北京去世。年僅50歲”,照此推算,梁乙真的生卒年應為1901年(或1900年)和1950年。
梁乙真出生於”半耕半讀”的家庭,八九歲時進入私塾學習,接受蒙學與經學教育。他幼時喜看戲,這種對戲曲的興趣與喜愛對其日後從事戲曲研究頗有影響。十四歲進入高小。十七歲就讀於保定第二師範,其間由於校方趨於保守,他閱讀了大量”選學”和”桐城”古文,畢業之際方才大量接觸新文學作品及學術著作。20世紀20年代初,梁乙真就讀于上海南方大學,成為重要的學生幹部,加人中國國民黨。在校期間,他便開始收集文獻資料以撰寫其第一部學術著作——《清代婦女文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