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中國文學史 中國純文學史 9787540365943 劉大白著 駱耀軍整理金受申著 李根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崇文書局
NT$31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中國文學史 中國純文學史
ISBN:9787540365943
出版社:崇文書局
著編譯者:劉大白著 駱耀軍整理金受申著 李根亮整理
頁數:3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53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中國文學史 中國純文學史 787540365943 劉大白著 駱耀軍整理金受申著 李根亮整理
編輯推薦
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
精選民國時期20種中國文學史代表性著作進行整理考訂
力圖揭示中國文學史著作發軔和發展過程
系統梳理中國文學史著作知識譜系
呈現中國文學史著作的整體面貌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史》是劉大白所著,全書視中國古代的文學為名勝區域,以”遊覽指南”的筆法敘述上古至唐各時代各種文學的起源、發展與流變,並從文學鑒賞的角度做出相應藝術評判,語言清新活潑,有講稿色彩。
《中國純文學史》是金受申所著,是一部基於純文學觀念,”可以為中學講授”的文學史講義。全書將純文學與傳統文學作了區分,系統講述先秦至唐五代各時期文學的發展歷程,編寫體例比較獨特。

作者簡介
陳文新,”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主編《中國文學編年史》《中國古代文學》等。著有《明代詩學》《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生態》《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等。曾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全國優秀教材獎等獎項。
余來明,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傑出青年學者,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臺灣研究所所長。兼任武漢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出版著作《從南京到北京》《”文學”概念史》及The Discove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等十餘部。

目錄

中國文學史
中國純文學史

前言/序言
《中國文學史》,1933年1月大江書鋪初版,1934年10月開明書店再版。本書是劉大白未完成的一部文學史著作。全書自上古至唐,共六篇,分別是”引論”、”第一期上古至商”、”第二期周至秦”、”第三期漢至隋”(分為”兩漢”“三國至隋”兩篇)、”第四期唐”。據”引論”所言,是書擬定中國文學史為七期,”第五期五代至元”“第六期明至清”“第七期民國紀元以後”皆未見成書。全書視中國古代的文學為名勝區域,以”遊覽指南”的筆法敘述不同時代各種文學樣式的起源、發展及流變,並從文學鑒賞的角度做出了相應的藝術評判,語言清新活潑,有著濃厚的講稿色彩。劉大白認同”純文學”的文學史觀,因而全書界定的”文學”的範圍是詩篇、小說、戲劇三種,相較於同時期”雜文學”“大文學”的文學史觀而言,自有其歷史意義。是書計劃將民國紀元以後的文學納入中國文學史的長河之中,並以世界文學的眼光來看待其價值,也體現了劉氏獨到的視野。劉氏在論述各時代文學的”語體文”時,不厭其詳,對草野文學、平民文學報以極大熱情,與當時倡導白話文學史的觀念一致。另外,全書徵引的文學作品十分豐富,劉氏本人又是傑出的詩人,于新詩、舊詩皆有深厚的學殖,在評定眾多作家、作品時,往往能有較為中肯的見地。劉氏雖並不以文學史研究見長,加之此書亦未能完璧,五代以後的部分未見存稿,但就現存的晚唐以前的文學史論述看,特別是涉及文學史爭論的內容(如《木蘭詩》的考證、李白兩首詞的疏證),也還是能窺見一定的學術史研究功力的。同時期的趙景深曾提到:”他的不曾出版的《中國文學史草創》聽說是一部好書,裡面頗多創見,即就《文學週報》所刊載的論戲劇一節 看來,亦已不凡。”(《劉大白的詩》,1934年)而曹聚仁也稱此書是”有所見的著作,和坊間的教本式文學史,絕不相同”(《白屋詩人劉大白》,1981年)。
劉大白(1880-1932),原名金慶棪,字伯貞。後改姓劉,名靖裔,字大白,一署漢胄,別號白屋,浙江紹興人。1913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1918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國文教員,1924年受聘上海復旦大學大學部文科教授、國文系主任,同時又在上海大學任教。1928年棄教從政,歷任浙江省教育廳秘書、南京教育部政務次長等職。”五四”時期參加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新詩集《舊夢》列入”文學研究會叢書”,另著有《白屋說詩》《舊詩新話》《白屋文話》《文字學概論》及《中國文學史》等。
本次整理,以大江書鋪1933年1月初版為底本,參以1934年10月開明書店再版本。需要說明的是:一、總體上以保持原書風貌為宗旨。在將繁體字轉換為簡體字、豎行排印改為橫排排版的過程中,原書偶有所稱”如左”改成”如下”;原書”著”“著”混用,依據文意表”著”的”著”字統一為通行的”著”。其餘如舊時慣用語”底”、專有名詞及譯名等不影響文意理解的地方,一仍其舊。二、引文從其舊。原書援引詩歌、辭賦等甚多,作者一一編序,或因所見之本有異,例文偶有與今之通行文本不同,多為異文、別字,並不影響整體文意的把握。為忠於原書,除個別明顯訛誤且影響閱讀之處酌情校改並加注說明外,其餘皆從其舊,不作改動。三、標點符號遵循現代漢語使用規範。原書使用破折號、省略號較多,根據上下文和現代漢語標點使用規範酌情處理。對於排印誤刻之處,均徑改,不另出校記。因學識有限,雖勉力為之,然書中乖漏之處難免,懇請方家教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