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傳統體育養生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比較研究 ISBN:9787500963110 出版社:人民體育 著編譯者:顏芬著 頁數:2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50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作者的博士論文,「以運動促進健康」為比較的基礎,通過對中國傳統體育養生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歷史階段表現形態及其規律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對兩者的目標、運動方法和技術原理展開比較,最後對兩者的融合進行思考。作為一項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作者同時採用「從西方看中國」以及「從中國看西方」的視角,在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邏輯範式中總結其「肢體、呼吸、意念」(身、息、心)的鍛煉經驗,並以此為標準,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在這三個方面的鍛煉經驗進行對比,從而揭示二者的「同」與「異」,最終凸顯中國傳統體育養生在身、息、心鍛煉上的獨特價值。作者簡介 顏芬,生於1987年,湖北洪湖人。2009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法學學士與文學學士雙學位;2012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愛好武術,練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兼習健身氣功。2020年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武術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體育養生與健康促進。現為魯東大學體育學院教師。目錄 第一章 導論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綜述 一、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自我研究 二、中西方的相互研究 三、中西方的比較研究 四、思考與啟示 第三節 基礎概念辨析 一、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比較 二、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相關概念 三、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相關概念 四、概念種屬關係分析 第四節 比較邏輯與研究思路、方法和創新點 一、比較邏輯建構的理論基礎 二、比較邏輯與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創新點 第二章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歷史溯源 第一節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歷史溯源 一、先秦時期的中國傳統體育養生 二、兩漢至五代時期的中國傳統體育養生 三、宋元明清時期的中國傳統體育養生 四、近現代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發展 第二節 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歷史溯源 一、古希臘的體育健身 二、古羅馬的體育健身 三、中世紀的西方體育健身 四、西方近代體育健身的發展 五、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發展 第三章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運動目標比較 第一節 根本目標比較 一、中西方健康觀的趨同性 二、中西方根本目標的一致性 第二節 操作目標比較 一、補精氣與耗能量 二、通經絡與強體能 第四章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運動方法比較 第一節 方法構成比較 一、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基本方法 二、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三、中西方方法構成比較 第二節 運動負荷比較 一、中西方對負荷適度的共同重視 二、中西方對運動負荷的差異認知 第三節 運動時空比較 一、中西方運動時城比較 二、中西方運動空間比較 第五章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技術原理比較 第一節 調身技術原理比較 一、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調身技術原理 二、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調身技術原理 三、中西方調身技術原理比較 第二節 調息技術原理比較 一、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調息技術原理 二、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調息技術原理 三、中西方調息技術原理比較 第三節 調心技術原理比較 一、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調心技術原理 二、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調心活動 三、中西方調心技術原理比較 第六章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溝通與結合 第一節 溝通現狀及其反思 一、西方對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認知 二、中國對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認知 三、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科學化反思 第二節 結合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一、結合的可行性 二、結合的必要性 第七章 結語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