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耕與鄉村治理 張治東著 97875228256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傳統農耕與鄉村治理
ISBN:978752282563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張治東著
頁數:31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45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農耕文化遺產根植鄉土社會,開創性地傳承和發展了包括育種、耕作、栽培蓄水防洪、減蝕固溝、集流抗旱、保溫增?、攔截泥沙、培肥土壤、鹽鹼地改良病蟲害防治,以及維護農村社會秩序等在內的生產實踐經驗和鄉村禮儀制度。本書結合寧夏具體案例,以「天人合一」的農業生態系統為總體架構,通過梳理分析傳承于寧夏各地的農耕文化遺產所蘊含的循環經濟思想及生態價值,以期為寧夏構建現代農業生態體系和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提供經驗支持和理論支撐。

作者簡介

張治東,寧夏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副編審,主要從事農業經濟和村落文化研究。在《農業經濟》《寧夏社會科學》《民族學論叢》《渤海大學學報》《寧夏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在《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寧夏日報》等報紙發表理論文章40餘篇,出版專著1部。主持、參与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寧夏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課題10餘項。獲省部級論文獎3項。

目錄

第一章 寧夏傳統農耕文化遺產的概念、價值及保護意義
第一節 傳統農耕文化遺產概念及相關研究綜述
第二節 傳統農耕文化遺產的循環經濟思想、生態價值及保護意義
第三節 對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經驗啟示
第二章 寧夏傳統農耕文化遺產及其項目類別
第一節 工程類農耕文化遺產
第二節 特產類農耕文化遺產
第三節 物種類農耕文化遺產
第四節 聚落類農耕文化遺產
第五節 民俗類農耕文化遺產
第三章 傳統農耕文化遺產與農業生產實踐
第一節 傳統農耕文化遺產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功能定位
第二節 影響傳統農耕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因素分析
第三節 將傳統農耕文化遺產嵌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第四章 農耕民俗與鄉村治理
第一節 傳統農耕民俗文化在現代社會經濟秩序建設中的價值作用
第二節 傳統農耕民俗文化在保護和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困境
第三節 將傳統農耕民俗文化遺產嵌入現代鄉村治理
第五章 宜居宜業環境與和美鄉村建設
第一節 寧夏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概況
第二節 制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第六章 綠色生態循環農業與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節 寧夏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第二節 寧夏實施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機遇和挑戰
第三節 發展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對策建議
第七章 鄉風文明賦能鄉村振興
第一節 寧夏鄉風文明發展現狀
第二節 鄉風文明建設面臨發展困境
第三節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鄉風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八章 傳統村落與鄉村旅遊
第一節 傳統村落與鄉村旅遊的互動關係
第二節 在傳統村落發展鄉村旅遊的困境分析
第三節 在傳統村落發展鄉村旅遊的路徑選擇
第九章 「非遺」與鄉村旅遊的融合發展
第一節 「非遺」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的基礎
第二節 「非遺」在鄉村旅遊中的發展困境
第三節 「非遺」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的路徑選擇
第十章 傳統農耕文化遺產與寧夏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
第一節 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稟賦優勢
第二節 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將傳統農耕文化遺產嵌入寧夏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