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縣鄉政府如何運行 田先紅 978730032400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韌性-縣鄉政府如何運行
ISBN:9787300324005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田先紅
頁數:4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41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郡縣治,天下安。縣域治理體制的活力來自哪裡?體制優勢如何轉化為治理效能?本書以作者最近幾年的第一手田野調查資料為基礎,呈現了縣域政治運行的豐富圖景,對此進行了獨到且深刻的分析。 全書圍繞縣域治理韌性這一核心主題,從體制與機制關係角度切入,對縣域治理體制、政府動員、幹部流動、財政制度、政策轉化與執行等進行了透徹解讀。書中既有耐人尋味的田野故事,呈現縣域治理經驗,又有深入淺出的學理分析和理論提煉。書中對縣域治理中的一些重要工作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和闡釋,如目標管理、過程管理、政治評價、條塊關係、任務包干、領導觀摩、幹部聯村制度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對於推動基層治理機制創新、提高基層幹部工作能力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書既可作為政治學、行政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相關學科研究者的參考用書,又適合黨政部門領導和普通幹部閱讀。

作者簡介

田先紅,江西贛州人,博士,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縣域治理研究中心負責人,主要從事縣域治理、基層信訪政治、農村政治學和「三農」問題研究。曾在全國近20個省市的城鄉基層社會開展田野調查,累計時長達1000多個工作日。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和華中師範大學「桂子學者」特聘教授。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在《政治學研究》《管理世界》《開放時代》《社會》等期刊發表百余篇論文。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北京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人民論壇》等媒體發表系列評論文章。出版《國家性、地方性與基層治理》《人民政治》《治理基層中國》等著作。

目錄

第一篇 幹部激勵與流動
一 目標管理抑或政治評價:縣域官員靠什麼晉陞
地方官員晉陞之謎
目標管理責任制:特性與功能
政治評價:縣域官員激勵之深層機理
二元評價體系的意義
小結
二 培養與激勵:鄉鎮「管區」幹部的流動軌跡
管區幹部的結構
管區幹部流動的空間
管區幹部流動的方向
管區幹部流動的困境
小結
三 機制創新與縣鄉幹部激勵體系重構
機制創新的動因:激發條塊體制的潛能
機制創新的路徑與類型
機制創新的基礎與條件
機制創新的困局:體制的剛性化
小結
四 激活幹部潛能:「片線結合」的奧秘
激活體制:鄉鎮治理中的「片線結合」機制創新
鄉鎮「片線結合」治理機制的運行過程
鄉鎮治理中的體制彈性與機制創新
小結
五 重塑激勵:鄉鎮治理機制創新的多元方式
一統性與靈活性:大國基層治理的難題
鄉鎮治理機制創新的差異化實踐路徑
鄉鎮治理機制創新差異化的結構基礎
小結
六 任務包干:鄉鎮「管區」有何用
案例概況
管區的行政包干體系
管區行政包干制的運行
管區行政包干制的治理優勢
轉型中的管區行政包干制
小結
七 縣域政府如何激勵幹部推動重點工作
縣域治理中的常規工作與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與縣域政府動員機制
中心工作模式與縣域政府動員的結構性根源
小結
第二篇 權力配置與運行
八 從結果管理到過程管理:縣域治理體系變遷
縣域結果管理模式及其治理效應
縣域過程管理的強化:行政規範化的發展進程
縣域過程管理模式的特徵
縣域過程管理模式的治理效應
小結
九 領導觀摩:注意力競爭與基層創新
注意力的表達與凝聚:領導觀摩的過程和機制
注意力的反饋與維繫:下級的回應策略
領導注意力的內卷與失衡
小結
十 縣域治理中的監督悖論
監督悖論
基層體制生產的違規行為:監督悖論的根源
彈性問責:違規行為的有限監督
走出監督悖論
十一 縣域條塊關係的辯證法
現象及問題
「塊塊」的邏輯
「條條」的邏輯
縣域條塊關係的辯證法
十二 縣域末端治理:政策執行的最後一公里
末端現象及問題
條塊結構中的縣域末端治理
條塊關係與縣域末端治理困境的成因
走出末端治理困境:縣域條塊關係整合
小結
十三 鄉村振興:縣域政府的自主性何以可能
何謂縣域自主性?
為何鄉村振興需要縣域自主性?
鄉村振興與縣域自主性:亟待解決哪些問題?
如何增強縣域自主性以助推鄉村振興?
小結
第三篇 事權分配與落地
十四 「化緣」:基層幹部如何應對生存壓力
「化緣」何以產生?
作為基層政權生存方式的「化緣」
彈性財政與基層「化緣」行為的產生
彈性財政的變遷:財政約束硬化下的「化緣」瓶頸
小結
十五 經營項目:縣域政府的發展行為
從經營企業到經營項目:縣域政府行為新動向
項目平台的搭建:縣域政府的項目生產機制
項目能量的擴張:縣域項目平台的統合機制
縣域項目「經營共同體」的構建機制
小結
十六 縣域政策共同體:縣鄉政府如何轉換政策
「政策共同體」議題的提出
縣域政策共同體的基礎與構成
縣域政策共同體的運行機制
體制剛性與縣域政策共同體的困境
十七 縣域議事協調機構與政策執行
當代中國的縣域議事協調機構
縣域議事協調機構運行的體制基礎
縣域議事協調機構運行的困境
增強縣域議事協調機構能力的路徑
小結
十八 幹部聯村制度是個好東西
聯村制度的基本框架
聯村制度的動員機制
基層政府動員的限度:雙重壓力下的聯村幹部
小結
十九 從強幹預到弱干預:鄉鎮如何規避發展風險
強幹預:地方政府深度介入西瓜產業發展
轉向弱干預:產業發展中的地方政府行為轉型
地方政府行為轉變的結構邏輯
小結
結語 在田野中發現「中國之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