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政治發展比較研究-亞洲調研 ISBN:978752270895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房甯 郭靜 頁數:3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41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彙集了「亞洲工業化時代政治發展比較研究」課題組成員十余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該項目自2008年啟動,主要是在對象國家和地區開展較大規模的田野調查,以現場觀察、訪談為主要手段開展專門化、系統化的比較研究。由十余位國別區域研究和比較政治研究領域的中青年學術精英組成的調研團隊,足跡遍及亞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一些歐美髮達國家,對重點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多次專題調研,考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經濟和社會狀況,剖析多國工業化時代政治進程的演進機制。這一研究項目開啟了中國比較政治學研究的新範式,把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研究從案頭帶到了現場,推進到了實證性研究的新階段。作者簡介 房寧,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2006年加入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2007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起擔任監察部特約監察員。長期從事政治學研究工作,多次參加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要調研和理論文章寫作工作。2005年參加起草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2010年9月,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講解《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2013年4月,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5次集體學習講解《我國歷史上的反腐倡廉》。主要著述有《社會主義是一種和諧》《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成長的中國—一當代中國青少年國家民族意識研究》《論民族主義思潮》《民主的中國經驗》《亞洲政治發展比較研究》《中國政治制度》等。目錄 一 國別與地區調研日本的政治進程:從明治維新到「55年體制」 發展壓力與韓國政治的演進邏輯 中國台灣政治轉型的條件與路徑 泰國政治:從「劇院」到「街頭」 精英分裂之下印度尼西亞的多黨政治 新加坡政治中的逆向參与機制 越南式政治變革 教義與民意:伊朗政體的雙重結構 菲律賓:一座政治博物館 二 國別政治現象分析 韓國民主運動的「主題性」與「主體性」 韓國的治理難題:新經濟自由主義下的社會妥協 朴正熙時期韓國的國家認同塑造 了不起的「岩倉考察團」 「無責任政治」拖累日本 泰國的「政治家政治」與「企業家政治」 「泰式民主」的轉型困境 馬來西亞政治轉型困境的動因及其前景 越南政治權力的結構特徵及影響因素探析 莫迪執政以來印度人民黨的組織資源與動員策略 東亞新興工業化中的混合型統合主義——考察新加坡工會運動與勞資政三方代表協商機制 亞洲民主化中的「拉莫斯現象」 三 理論探討 亞洲政治發展比較研究的理論性發現 東亞政治發展研究形成的基本概念 東亞民主轉型的理論解釋 權利與權力的對沖:發現東亞模式 新社會集團:政治發展的社會基礎 新興社會集團是政治發展的主要動力 東亞國家政治民主化挫折的經驗分析 多黨制下的政治性腐敗 東南亞政治領袖「個人權威」現象研究——政治權力結構調整的視角 本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