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與傳統家庭倫理的理性化 張偉著 978752272311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市場經濟與傳統家庭倫理的理性化
ISBN:9787522723112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張偉著
頁數:2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43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家庭倫理是一種行為規範,之所以被遵循,是因為其背後存在著傳統文化所孕育的價值理性和風俗習慣。它們構成了倫理規範被遵循的內在動機。本書以意義體系—倫理規範—行為模式的行為邏輯為邏輯主線,以反實證為主要方法,探討市場經濟的經濟理性對意義體系的消解、對倫理規範效力的弱化,進而對行為模式的改變。以這一邏輯為軸線,一方面探討家庭倫理的政治穩定功能的弱化對政治秩序的影響,另一方面探討意義體系的解構及其對現代社會的深層影響。

作者簡介

張偉,男,1986年生,河南鹿邑人,北京大學博士后,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緒論
一 研究的緣起
二 研究的現狀
三 國外研究綜述
四 研究的方法
五 系統分析法
六 研究的創新
第一章 市場經濟與傳統家庭倫理理性化的理論淵源
第一節 傳統家庭倫理理性化的概念
一 價值理性和風俗習慣
二 經濟理性和目的理性
三 傳統家庭倫理的理性化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精神本質喪失
一 精神本質喪失的動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二 精神本質喪失的表現:貨幣成為終極目的
三 精神本質喪失的揚棄: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家庭倫理思想
一 家庭形式的歷史變遷
二 家庭關係的主要問題
三 家庭問題的解決對策
第二章 市場經濟與傳統家庭倫理理性化的深屋動園
第一節 現代市場經濟確立以前市場和社會的融合
一 晚清:市場成為社會的附唐
二 民國:市場在社會中約凸顯
三 新中國:市場在社會中約沉窺
第二節 市場經濟確立以後市場和社會的分離
一 國有企業現代制度建立
二 非公有制經濟約快速發展
三 宏觀調控的逐步完善
第三節 市場經濟與市場社會的發展
一 農村地區被納入統一市場
二 囫定資產接受市場的調節
三 勞動力成為重要市場要素
第三章 市場經濟與傳統家庭倫理理性化的具體表現
第一節 自我意識的覺醒
一 自我獨立觀念增加
二 自我自由理念增強
三 自我平等意識提升
第二節 家庭秩序的變革
一 孝道的傳統主義減弱
二 「禮」的神聖性下降
三 男尊女卑思想改變
第三節 家族共同體的瓦解
一 祖先崇拜褪色
二 長幼有序衰落
三 家族互惠消解
第四章 市場經濟與傳統家庭倫理理性化的主要影響
第一節 經濟方面:經濟崛起和經濟制約共存
一 有助於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
二 市場調節的整體效用被弱化
三 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受影響
第二節 政治方面:政治發展和政治挑戰同在
一 民主法治觀念增強
二 核心意識不斷弱化
三 政治認同受到衝擊
第三節 社會方面:社會發展和社會隱患並存
一 公共參与能力提升
二 道德滑坡問題凸顯
三 社會失序風險增加
第四節 文化方面:文化進步和文化滯后共現
一 現代人格形成
二 自我意義喪失
三 人為物役出現
第五章 市場經濟與傳統家庭倫理理性化的有效對策
第一節 健全市場體制,弱化經濟理性過渡膨脹的經濟誘因
一 堅持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屬性
二 降低交易成本以抑制利己主義
三 倡導市場道德以凸顯利他主義
第二節 轉變政府職能,創造抑制經濟理性膨脹的政治條件
一 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 增強法律法規保護產權的效力
三 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第三節 深化社會治理,減少傳統家庭倫理理性化的社會問題
一 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二 積極開展公序良俗培育
三 加強社會共同體的構建
第四節 推進文化創新,奠定傳統家庭倫理創造性轉化的文化支撐
一 以核心價值觀重建意義體系
二 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
三 推動傳統家庭倫理創造性轉化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