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辨奇-傷寒啟示錄 紀立金 97875214351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
NT$45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臨證辨奇-傷寒啟示錄
ISBN:9787521435115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
著編譯者:紀立金
頁數:2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37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從可疑、奇異之癥狀特點進行辨析,往往能把握住疾病之本質,這就是揆度奇恆的辨奇之法。正確運用辨奇之法,既體現中醫理論的深邃之處,又是精準辨方用藥並顯著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所在。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經典名著《傷寒論》,創新性提出仲景臨證的五辨十法,進一步挖掘仲景尋奇析變之辨奇思路與方法。第二部分記錄臨證辨奇50餘案,以提要、病案、辨奇進行分析,從奇處深入認知辨奇之法,以臨床常見病症組合透析常中之奇,深探奇異之理,彰顯理論之價值、辨析之巧細、方葯之妙用、顯效之根由,為臨床提供辨治思路。第三部分進一步分析臨證辨奇的理論思維,從理論、辨證、辨治、方葯等方面,精選十幾個難題進行分析,深度探析理論內涵,旨在為臨證提供更多的辨奇方法。 本書以辨奇為切入點,研究其理其用,不僅體現經典理論提供的諸多啟迪與價值,同時也體現出尋奇辨法在辨治常見病症時的效果與魅力。本書適合中醫藥臨床、教學、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供中醫藥愛好者參閱。

作者簡介

紀立金,醫學博士,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著名傷寒大家李克紹教授和中醫基礎理論奠基人張珍玉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理論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工作,注重和倡導中醫原創思維的繼承、發展和創新。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內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名譽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學科「中醫脾胃病學」與「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內經學」學科帶頭人。主編、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參編研究生教材《中醫基礎理論專論》等。在核心期刊及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50篇;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學術著作優秀獎一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一項。致力於中醫經典傳承與理論研究,堅持深耕于中醫教學、科研、臨床、管理的第一線,時時把握中醫發展之前沿。

目錄

上篇 研讀傷寒知辨法——五辨十法
五辨
一辨病
一、病之分類
二、病生寒熱
三、病變風寒
四、病可轉屬
五、病有合併
六、病壞犯逆
七、病之類症
二辨證
一、證之與病
二、證之變症
三、證之兼夾
四、證之疑似
三辨治
一、表裡同治
二、表裡分治
三、表裡獨治
四、表裡和治
四辨葯
一、辨葯對病
二、辨葯對證
三、辨葯對症
五辨效
一、藥效不應
二、藥效相反
十法
法一 主脈主症法
法二 癥狀組合法
法三 佐證診斷法
法四 排除篩選法
法五 似中求異法
法六 特異體質法
法七 病史求因法
法八 病程長短法
法九 時間病症法
法十 試探反證法
中篇 臨床驗案顯奇功——臨證辨奇
案一 兩脅沖頂苦滿案
案二 舌縮胸緊痰黏案
案三 胃痛疲勞閉經案
案四 便秘受涼水瀉案
案五 尿頻不利心煩案
案六 疝術傷口不愈案
案七 焦慮失眠流涕案
案八 低熱反覆三年案
案九 痛瀉急迫反覆案
案十 腰酸陣汗悸暈案
案十一 心悸喜嘔胸滿案
案十二 心悸少腹氣沖案
案十三 咳逆欲嘔淚涕案
案十四 便秘經行反瀉案
案十五 恐懼心慌失眠案
案十六 惡寒食后吐痰案
案十七 舌痛惡寒便數案
案十八 胸窒身麻氣短案
案十九 暈吐流涕失禁案
案二十 暈吐發熱便秘案
案二十一 瀉痛作汗欲脫案
案二十二 頭痛欲裂嘔吐案
案二十三 晨起咳嗽便秘案
案二十四 早餐之後欲嘔案
案二十五 吐沫三日一作案
案二十六 暮時低熱噁心案
案二十七 腰上汗子時悶案
案二十八 久瀉失眠腰痛案
案二十九 頭背痛難俯仰案
案三十 憋悶舌縮呃氣案
案三十一 腰頸背痛矢氣案
案三十二 臍周熱沖腹瀉案
案三十三 夜間腹痛不止案
案三十四 胸窒煩躁失眠案
案三十五 低熱脅痛腹瀉案
案三十六 呃涕熱飲小便案
案三十七 胃脹脅緊吐涎案
案三十八 尿頻站立失禁案
案三十九 受風額痛嘔吐案
案四十 胃脹腸鳴矢氣案
案四十一 冬時咳遺肢僵案
案四十二 食入流涕吐痰案
案四十三 鼻背冷汗不斷案
案四十四 子時咳逆面赤案
案四十五 悲恐驚慌失眠案
案四十六 二便不通急症案
案四十七 頑瀉腹痛惡寒案
案四十八 齒鬆口咸便數案
案四十九 便秘舌中水流案
案五十 心悸惡夢驚恐案
案五十一 發熱吐解反覆案
案五十二 心悸腹脹浮腫案
下篇 探理獨特有創新——難題探析
一難 臟腑氣分陰陽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二難 脾胃為氣機之樞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三難 風濕相搏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四難 厥陰病病機演變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五難 太陽病蓄水證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六難 太陰病表證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七難 病愈汗出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八難 景岳補腎法中陰陽關係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九難 綺石虛勞辨治重在脾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十難 內外傷病建中法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十一難 益火補土法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十二難 小柴胡湯和法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十三難 風葯與濕葯配伍
一、內容摘要
二、問題探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