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物學實驗與習題 馮茜丹 葉茂友 978757720239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31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環境生物學實驗與習題
ISBN:9787577202396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馮茜丹 葉茂友
頁數:2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8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環境生物學實驗與習題》是一本實驗和習題複習的指導教程,是由環境微生物學、環境毒理學等相關知識融合構成的實驗指導。其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等諸多特性,同時根據環境生物學的知識特點,整理相應的習題。本書將實驗和習題相結合,配套實驗和自我測試,具有創新性,具有集中實驗、融合學習的優勢。

內容簡介
環境生物學實驗與習題根據本科院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規範和環境生物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內容包括環境生物學實驗基礎知識、基礎規範型實驗、綜合應用型實驗和環境生物學習題及參考答案。
本書可供本科院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本科生開展環境生物學實驗和習題訓練時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學生或科學工作者從事相關實驗研究時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馮茜丹,博士,副教授,主要承擔環境生物學、環境學導論、水質分析化學理論及實驗、環境監測實驗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大氣污染化學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多項教研教改項目,參編多本校內教材。主持包括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工業聚集區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廣東省大氣環境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在內的科研項目多項

精彩書評
可供本科院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本科生開展環境生物學實驗和習題訓練時使用

目錄

目錄
第一篇環境生物學實驗基礎知識
第1章環境生物學實驗目的及要求(2)
第2章環境生物學實驗常用玻璃皿和儀器設備(7)
第3章實驗室安全知識(17)
第4章學生實驗守則(20)
第5章實驗報告撰寫要求(21)
第二篇基礎規範型實驗
實驗1生活污水中細菌總數的測定(24)
實驗2水質總大腸菌群和糞大腸菌群的測定(27)
實驗3空氣中微生物的測定(32)
實驗4發光細菌法測定水質急性毒性(35)
實驗5固定化?製備及?活力的測定(39)
實驗6蛋白?的發酵及?活力的測定(43)
實驗7Ames法檢測環境中致癌物(48)
實驗8HgCl2對藻類的生長抑制實驗(54)
實驗9葉綠素a法測定富營養化湖泊中的藻量(59)
實驗10水葫蘆對水體中重金屬的富集作用(62)
實驗11種子發芽的毒性實驗(65)
實驗12紫外線(UV C)輻射對植物葉綠素含量的影響(72)
實驗13二氧化硫對植物生長的影響(76)
實驗14重金屬廢水對蠶豆根尖的微核效應(78)
實驗15生物體中有機氯農藥含量的測定(85)
實驗16溞類(大型溞)急性毒性實驗(89)
實驗17斑馬魚急性毒性實驗(92)
實驗18斑馬魚生物蓄積毒性實驗(97)
實驗19農藥對魚類乙?膽鹼酯?活性的影響(100)
實驗20重金屬對魚肝中過氧化氫?活性的影響(103)
實驗21蚯蚓急性毒性實驗(106)
第三篇綜合應用型實驗
實驗1根據硝化細菌的相對代謝率檢測環境污染物的綜合生物毒性(112)
實驗2苯酚降解菌的分離篩選及其降解性能測定(116)
實驗3光合細菌的培養及其對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凈化(120)
實驗4活性污泥法處理生活污水(125)
實驗5污染物對藻類細胞形態結構及初級生產力的影響(129)
實驗6重金屬尾礦對植物種子萌發的影響(135)
實驗7土壤重金屬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及積累毒性(137)
實驗8植物對大氣污染物的吸收凈化(141)
實驗9絡合劑/植物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145)
實驗10嬰幼兒奶瓶微塑料的釋放對斑馬魚生長的影響(149)
實驗11重金屬在生物體內的分佈與積累(153)
實驗12塑料生物降解的影響因素探究(157)
實驗13重金屬污染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160)
實驗14植物群落數量特徵調查(164)
實驗15水生生物群落調查(167)
第四篇《環境生物學》習題及參考答案
緒論(182)
第一章環境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的行為(186)
第二章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197)
第三章污染物的生物效應檢測(209)
第四章環境質量的生物監測與生物評價(219)
第五章環境污染生物凈化的原理(227)
第六章環境污染物的生物凈化方法(237)
第七章現代生物技術與環境污染治理(252)
第八章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263)
主要參考文獻(272)

前言/序言
環境生物學是研究生物與受人類干擾的環境之間相互作用規律及其機理的學科,是環境科學及環境工程、資源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的重要課程。環境生物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調查和實驗、實驗室實驗、模擬研究三類,實驗教學是鞏固、擴大和加深所學理論知識的必要途徑。環境生物學課程內容繁雜,但授課學時少,配備相應實驗教材和習題指導書加強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解和應用非常必要。
本書根據本科院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規範和環境生物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全書包括四篇內容:第一篇為環境生物學實驗基礎知識,第二篇為21個環境生物學基礎規範型實驗,第三篇為15個綜合應用型實驗,第四篇為環境生物學習題及參考答案。編者力求突出環境生物學課程的實用性、規範性、綜合性,既注重環境生物學基本實驗的技能訓練,能客觀地對實驗進行觀察、描述、比較和分析;又強調應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應用型實驗,學習解決現實環境問題,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本書還提煉了各章節的重難點和考查點,有利於學生鞏固學習效果,可供本科院校環境類專業本科生開展環境生物學實驗和習題訓練時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實驗研究的參考書。
本書前言由雷澤湘、馮茜丹執筆,基礎規範型實驗部分主要由馮茜丹、葉茂友、陳雪晴、雷澤湘、徐智敏編寫,綜合應用型實驗部分主要由徐智敏、馮茜丹、陳雪晴、陶雪琴編寫,環境生物學習題及參考答案部分主要由馮茜丹、葉茂友和陳雪晴編寫,參加本書編寫的還有劉暉、李義勇、鄒夢遙、劉雯和刁增輝等。全書由馮茜丹、葉茂友、陳雪晴統稿,徐智敏、雷澤湘、陶雪琴對書中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本書獲得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十三五」規劃教材建設項目(仲教字〔2021〕3 號)、環境生物與生態學教學團隊建設項目(仲教字〔2019〕23 號)和「環境生物與生態學課程思政示範團隊」項目(粵教高函〔2023〕14號)的資助。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外部分專著、教材、論文、網站,獲得了學校、同行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學生石煜琳、吳玉花、梁金好、鍾麗、盧葵涵的協助,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寫經驗有限,書中可能存在不足之處,懇請閱讀和使用本書的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修訂完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