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遺產社區共生-上海原點與正在消失的歷史性城市景觀 ISBN:9787577200354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周詳 叢書名:中國城鄉可持續建設文庫 頁數:3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8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上海石庫門裡弄街區作為文化遺產與大眾化的生活空間,對其進行再生研究需要聚焦「遺產」和「社區」兩大基本屬性,將歷史保護和城市更新事務在促進城市社區可持續發展這一共同目標下進行統籌協作,進而從歷史、地理、市場、政策和日常生活等維度描述遺產社區的變化過程,並對其內涵進行相應闡釋。本書通過對石庫門裡弄街區多樣性的價值思考,從多維視角審視石庫門裡弄保護和更新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政治效益與文化效益;並就石庫門裡弄對上海城市風貌特色的影響、石庫門裡弄繼續作為大眾化生活空間的可能性,以及石庫門裡弄與城市再開發模式轉型之間的關係等問題展開論述,以此探討城市更新與社會轉型背景下石庫門裡弄的再生路徑。作者簡介 周詳,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至善青年學者,青年教師發展委員會委員。日本東京大學都市工學博士,江蘇省雙創博士,布達佩斯考文紐斯大學景觀建築學院訪問學者。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論與歷史專業委員會委員、文化景觀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兼秘書,江蘇省土木建築學會風景園林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市僑聯青年委員會委員。先後獲得歐盟 Erasmus 基金會、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中日友好會館岸本基金會、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從事景觀遺產數字化研究、景觀感知與視覺景觀、城市更新與社區營造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現任《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執行編委,《風景園林》《中國城市林業》《城市中國》青年編委與特約編輯。目錄 序章 變化的遺產,流動的景觀1 上海1843:近代都市生活的啟航 1 1 上海開埠:近代都市生活的序幕 1 2 上海的現代化與現代性 1 3 里弄的崛起與湮沒 1 4 城市更新視野下的里弄保護 1 5 里弄問題研究綜述 1 6 里弄研究問題思考 2 東西相會:住居文化融匯視角下上海里弄形態溯源與身份解構 2 1 文化融匯視野下的里弄住居形態思辨 2 2 二分視野下中國古典單元聚居制度的溯源與流變 2 3 二分視野下西方聯排制的溯源與流變 2 4 東西相會:上海里弄住宅的產生與分異 2 5 里弄住宅的身份變遷與上海文化意義的演替 3 消費、鄰里與社區:現代化進程中上海社會空間結構變遷 3 1 國際化與全球化:上海兩個世代的現代化 3 2 基於社會空間單元的社區消費能級解析 3 3 20世紀30年代:上海現代商業社會的誕生 3 4 21世紀初:本土社區的轉型 3 5 從割裂到共生 4 空間重構與地方認同:士紳化運動與上海里弄轉型 4 1 士紳化與新自由城市主義 4 2 從舊城改造到城市復興:西方的城市更新運動 4 3 西風東漸:士紳化的誕生與上海本土表徵 4 4 石庫門裡弄街區的當代轉型 4 5 遺產社區的二元共生與二階更新進程 5 從形態學到制度經濟學:上海里弄城市功能再定位思考 5 1 形態學層面石庫門改造研究的典型性與缺陷性 5 2 石庫門裡弄的產權困境 5 3 制度經濟學層面的改造困境分析 5 4 舊城改造體系:一條邁向存量規劃和社區參与的路徑 5 5 遺產保護體系:一種走向社區整體價值的保護方式 5 6 制度經濟學視角下石庫門裡弄四種改造模式 5 7 石庫門裡弄身份再定位:一種基於遺產社區的觀點 6 國與家之間:上海里弄街區日常生活空間的斷裂與統一 6 1 日常與非日常 6 2 居住混合與毗鄰隔離 6 3 虹口港里弄街區的歷史沿革與文化變遷 6 4 日常向度的空間認知 6 5 社區融合視角下的日常生活空間組織 6 6 歷史性城市景觀消費空間感知 6 7 日常生活的宏大敘事 7 中國語境下的遺產社區建設 7 1 上海社區管理制度歷史沿革 7 2 當代社區建設與公眾參与 7 3 中國模式下社區參与形式分析 7 4 當前語境下遺產社區更新的公眾參与渠道構建 7 5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