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青年馬克思-基於MEGA2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再研究 9787305273162 李亞熙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南京大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遭遇青年馬克思-基於MEGA2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再研究
ISBN:9787305273162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李亞熙
頁數:3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94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二版(MEGA2)的基礎之上,對青年馬克思重要文本《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一次重新探討。基於新的文本基礎,本書認為,正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一筆記本」的第一部分中,馬克思延續了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的批判工作,實現了對地租問題的最終解決。於是,「異化勞動」正是馬克思對「主語」在現實市民社會中的存在狀態的描述。市民社會是馬克思闡述自己的歷史觀的切入點,它在客觀上展現為工業對地產的勝利,在主觀上造就了馬克思關注的主體——人的內在本質,即勞動。因而,馬克思預設的本真狀態也就只能是「自由自覺的活動」,而非所謂「自由自覺的勞動」。基於MEGA2的文獻研究成果,可以發現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序言」中提到的所謂「最後一章」實際上並未在文本的意義上成為現實。青年馬克思只是提出了諸多自身尚無法真正解決的問題。於是,隨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推進,我們將不斷地重新回到這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理論定位也將越來越精細化和科學化,從而「青年馬克思」的思想形象也將被重新建構起來。

作者簡介

李亞熙,男,1990年生於江蘇南通,南京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2017年至2018年于德國明斯特大學哲學與歷史學院聯合培養。現為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資博士后。

目錄

自序:還有必要重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嗎?
一、本書的研究方法
二、文獻綜述:青年馬克思的前世今生
三、《手稿》的文本結構
四、本書主要內容與結構
第一章 「異化勞動」還是「勞動異化」?
一、異化和對象化:未完成的爭論
二、「私有財產」還是「私有制」?
三、作為青年馬克思理論線索的私有財產
四、「異化勞動」的提出
第二章 共產主義還是社會主義?
一、馬克思什麼時候成為共產主義者?
二、「異化的頂點」:動產對不動產的勝利
三、青年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
第三章 黑格爾部分是獨立的「第四筆記本」嗎?
一、著作的「最後一章」?
二、作為論戰對象的自我意識哲學
三、批判的真實起點:「黑格爾有雙重錯誤」
四、對費爾巴哈最後的挽留
結論 在青年馬克思的「兩次轉變」之間
一、重新思考青年馬克思的「第一次轉變」
二、「超鏈接文本」與「復調式邏輯」
三、馬克思與黑格爾:一個尚未完成的探索
參考文獻
附錄一:被遺忘的分歧——早期蘇聯編者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不同解讀
附錄二:馬克思《巴黎筆記》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現實邏輯的生成
附錄三:青年馬克思是「黑格爾左派」還是「青年黑格爾派」?
附錄四:青年馬克思轉向了哪種黑格爾哲學?
附錄五:異化構式的沒影與分工邏輯的地平
附錄六:青年馬克思與市民社會
附錄七:黑格爾法哲學與我們時代的政治(1842)
德國科學與藝術年鑒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