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納光子器件智能設計與應用 楊俊波 97870307664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1,14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微納光子器件智能設計與應用
ISBN:9787030766441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楊俊波
頁數:38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5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匯總了作者團隊近年來在微納光子器件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統介紹納米光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模擬模擬手段、製作工藝、測試流程,以及應用領域等,並就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梯度下降、啟髮式演算法,包括遺傳演算法、二元搜索演算法、粒子群優化等AI設計演算法在微納光子器件設計領域的應用展開討論。本書按照微納光子器件的種類和應用組織撰寫,第一部分硅基片上微納光子器件,包括第1章∼第4章,主要介紹亞波長光柵耦合器、分束器、濾波器等。第二部分石墨烯太赫茲波束調控器件,包括第5章∼第8章,主要介紹石墨烯太赫茲波束調控器件。第三部分超表面和光子晶體器件,包括第9章∼第12章,主要介紹超透鏡、混合材料超表面等。第四部分微納光子器件的智能演算法設計,包括第13章和第14章,主要介紹智能演算法所設計的分束器等。第五部分微納光子器件的應用,包括第15章∼第18章,主要介紹光量子與熱偽裝方面的應用。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學、光電子學、物理電子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光學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技術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楊俊波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防科技大學學習成才先進個人,科技委基礎加強重點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北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研究學者,湖南省光學學會理事,全軍軍用光電標準委員會委員,享受軍隊專業技術人才二類津貼,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裝備發展部裝備預研領域基金重點項目、科技委基礎加強項目和國防科技創新特區項目等20餘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EI收錄論文共計180餘篇,研究成果入選2011中國光學重要成果,進入ESI前1%、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目錄

第一部分 硅基片上微納光子器件
第1章 耦合器理論
1 1 引言
1 2 波導光柵器件設計理論
1 2 1 波導光柵結構
1 2 2 布拉格條件
1 2 3 波矢圖
1 3 嚴格耦合波解析方法
1 4 FDTD數值方法
參考文獻
第2章 硅基波導模斑轉換器
2 1 引言
2 2 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案
2 2 1 相位補償原理
2 2 2 設計與優化
2 3 基於光學透鏡的錐形模斑轉換器
2 4 拓展延伸
2 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偏振相關波導器件
3 1 引言
3 2 定向耦合型TM偏振起偏器及分束器的研究
3 2 1 研究背景
3 2 2 設計TM型偏振起偏器的基本原理
3 2 3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原理
3 2 4 設計TM型偏振器參數優化
3 2 5 本節小結
3 3 偏振不敏感MMI分束器
3 3 1 研究背景
3 3 2 自成像原理
3 3 3 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干涉模式
3 3 4 多模干涉耦合器的設計
3 3 5 本節小結
3 4 本章總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硅基波導光柵耦合器的設計
4 1 引言
4 2 階梯型波導光柵耦合器的設計及模擬
4 3 二元閃耀光柵耦合器的設計及模擬
4 3 1 等效介質膜理論
4 3 2 二元閃耀光柵占空比
4 3 3 二元閃耀光柵的設計及數值模擬
4 4 對稱式全刻蝕啁啾型亞波長二元閃耀光柵分束器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石墨烯太赫茲波束調控器件
第5章 石墨烯電磁特性及波束調控原理
5 1 引言
5 2 石墨烯的電磁特性
5 2 1 石墨烯的能帶結構
5 2 2 石墨烯的電導率
5 2 3 石墨烯的可調諧特性
5 2 4 石墨烯的表面等離激元
5 3 廣義斯內爾定律
5 4 渦旋光束的基本原理
5 4 1 渦旋光束的性質
5 4 2 渦旋光束的產生方法
5 5 有限元演算法簡介
5 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於單電極調控的波束擺掃與動態聚焦器件
6 1 引言
6 2 波束調控器件研究現狀
6 3 非均勻周期性結構的特性分析
6 3 1 結構單元特性分析
6 3 2 絕緣介質層厚度的優化
6 3 3 傳統設計方法的缺陷
6 4 單電極調控的波束擺掃器件
6 4 1 單電極控制的波束擺掃器件設計
6 4 2 不同尺寸器件的性能對比
6 4 3 波束擺掃器的寬頻特性分析
6 5 單電極調控的可變焦超透鏡
6 5 1 可變焦超透鏡的設計
6 5 2 可變焦超透鏡的可調特性分析
6 5 3 可變焦超透鏡的寬頻特性分析
6 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於開口諧振環的可調偏振轉換與波束調控器件
7 1 引言
7 2 可調偏振轉換超材料的研究現狀
7 3 超薄的可調偏振轉換器件
7 3 1 結構設計與響應特性分析
7 3 2 偏振轉換原理分析
7 3 3 偏振轉換效率的可調性
7 4 偏振轉換與分束器件
7 4 1 開口諧振環的相位特性分析
7 4 2 偏振分束器的結構設計與分析
7 5 偏振轉換與聚焦器件
7 5 1 偏振聚焦超透鏡設計
7 5 2 偏振聚焦超透鏡特性分析
7 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基於交叉形結構的可調渦旋光生成器件
8 1 引言
8 2 基於超表面方式產生渦旋光的機理分析
8 3 交叉形諧振單元的提出與特性分析
8 3 1 常規設計結構的缺陷
8 3 2 交叉形諧振結構單元的提出
8 3 3 交叉結構諧振單元的特性分析
8 4 不可調控渦旋光生成器設計
8 4 1 不可調控螺旋相位板的結構設計
8 4 2 不可調渦旋光生成器的效果分析
8 5 可調控渦旋光束生成器設計
8 5 1 可調螺旋相位板的參數選取
8 5 2 可調渦旋光束生成器效果分析
8 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超表面和光子晶體器件
第9章 基於相變材料的近紅外可調平面透鏡
9 1 引言
9 2 設計方法
9 2 1 幾何相位原理
9 2 2 相變材料調控
9 2 3 單元結構設計
9 2 4 平面透鏡設計
9 3 平面透鏡調控效果
9 3 1 平面透鏡開關調控效果
9 3 2 平面透鏡連續調控效果
9 4 平面透鏡寬頻特性與魯棒性
9 4 1 平面透鏡寬頻特性
9 4 2 平面透鏡魯棒性
9 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中紅外動態可調平面透鏡陣列
10 1 引言
10 2 相變材料GST可調平面透鏡陣列
10 2 1 材料與設計方法
10 2 2 可調平面透鏡陣列
10 3 VO2平面透鏡陣列
10 3 1 單元結構設計
10 3 2 VO2可調平面透鏡陣列調控效果
10 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 基於混合材料超表面的可調電磁感應透明效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