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 許維素 978751929657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NT$44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
ISBN:9787519296575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著編譯者:許維素
頁數:3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4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是後現代諮詢取向代表派別之一,深受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影響,強調正向性、整體性,以及尊敬人性尊嚴的信念。
這種方法顛覆了過往心理學領域看待問題的視角,大幅改變了人們對弱點、失誤、問題及病理診斷的重視,轉而以"建構解決之道"(solution-building)作為會談歷程的焦點。這種方法以被廣泛應用於心理諮詢、心理治療領域,尤其在企業心理幫助中效果卓越,亦可被用於教育領域,協助教師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
本書詳盡介紹了SFBT的重要精神與理念、工作方向、咨訪關係、諮詢歷程及特徵、代表諮詢技術,以期讀者能認識SFBT的整體運作方式。並且基於應用層面的考慮,本書還對治療師如何協助來訪者處理與情緒、創傷有關的議題,治療師如何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來訪者進行工作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書由國內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領域的領軍者許維素博士所著,是其暢銷十余年著作《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應用》(2009年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姐妹篇,也是焦點解決心理治療培訓領域的重要教材之一。

作者簡介
許維素
中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台灣焦點解決中心顧問,2007年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荷蘭阿魯巴島國際研討會籌備委員,2015年美加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年會亞洲經驗代表:閉幕演講與研究日嘉賓,2020年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網路研討會亞洲籌備代表及開幕嘉賓之一,中國台灣咨商心理學會督導,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訓練講師與督導。

目錄
第一章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工作哲學
一、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興起與發展
二、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重要信念
三、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咨訪關係的特徵
四、諮詢的主要工作方向
五、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獨特美學
第二章 焦點解決會談歷程
一、建構解決之道是具有治療性的對話歷程
二、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諮詢技術
三、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基本會談階段與架構
四、諮詢歷程的特徵
五、一個諮詢歷程範例
六、實踐建構解決之道理念的諮詢對話與技術
第三章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中的情緒議題
一、情緒為建構解決之道的必要因素
二、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中關於情緒的論點
三、解決式談話中的情緒工作
四、焦點解決壓力模式的範例
五、情緒為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改變歷程的重要環節
第四章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對創傷經驗的介入
一、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對創傷與複原的觀點
二、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中創傷複原歷程的重要元素
三、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關於創傷複原歷程的工作重點
四、會談藝廊:一個會談階段範例
五、希望工程的建構
第五章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在華人文化中的應用
一、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具有多元文化應用性
二、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在華人文化中的應用
三、治療對話的文化回應性
第六章 焦點解決團體諮詢
一、焦點解決團體諮詢的精神與原則
二、焦點解決團體諮詢的動力
三、焦點解決團體諮詢的發展階段
四、焦點解決團體諮詢帶領者的角色與功能
五、焦點解決團體諮詢治療性改變的關鍵因素與療效因子
六、焦點解決團體諮詢的類型與方案
七、結語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工作哲學
一、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興起與發展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是後現代諮詢取向代表派別之一,深受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影響,強調正面性、整體性,以及尊重人性尊嚴的信念。SFBT繼承了百年來心理治療領域對於人類知覺、心性與行為的探索,同時勇健、審慎地顛覆過往看待問題的視角,大幅改變了人們對弱點、失誤及病理診斷的重視,不以探討問題歷史、顛覆來訪者的思維言行等作為主要的諮詢方向,而轉以 "建構解決之道"(solution-building)作為諮詢歷程的焦點(許維素,2014)。
SFBT相信,來訪者的未來願景會影響其當前的選擇,也相信解決之道的相關資源,如優勢(strengths)、複原力(resilience)、成功經驗,以及有效用之處(what works)等,早已存在於來訪者身上。在會談中,諮詢師會依據來訪者當下所欲願景或偏好未來(preferred future),確認每次的諮詢目標,積極辨認與善用來訪者的優勢、例外(exception)與過去的成功經驗,推進具體行動、促發進展,以及穩定改變,讓來訪者能逐步地建構解決之道。為了協助來訪者建構屬於自己的解決之道,諮詢師需尊重來訪者對世界和個人經驗的主觀知覺(perception)及參照架構(reference frame),通過與來訪者建立合作的、建構式
的對話(conversation)歷程,確認、擴大與轉移(shift)來訪者的知覺,積極發展 "解決式談話"(solution-talk),並使來訪者能朝健康適應的方向邁進(Corey,2013;Froerer & Connie,2016)。
SFBT的興起主要源於Steve De Shazer、Insoo Kim Berg以及不同專業背景夥伴組成的工作團隊的積極提倡。這個工作團隊由於無法認同當時心理諮詢主流取向及其操作方式,所以在歷經多年的實務與研究之後,於1978年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建立了"短期家族治療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BFTC),正式建立了SFBT(De Shazer et at ,2021;Franklin et al ,2016;Trepper et al ,2010)。從Steve De Shazer 開始發表SFBT的相關論點開始至今,SFBT的發展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De Shazer閱讀興趣甚為廣泛,SFBT也因此受到諸多思潮的影響,包括Gregory Bateson早期溝通學與系統觀點、Milton Erickson催眠治療取向、Palo Alto的心理研究機構(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MRI)策略學派、東方佛教與道教思想等,又與社會建構論對語言的見解(如Wittgenstein的主張)鏈接最深。
在SFBT的發展過程中,Steve De Shazer和Insoo Kim Berg帶領的這個工作團隊發現了一個關鍵之處,即來訪者前來諮詢時,其對諮詢的期待與心理諮詢專業工作者的觀點差異很大。這個工作團隊希望能 "真正聽到來訪者的聲音";為了解來訪者想要從心理諮詢中獲得什麼樣的具體介入,他們決定仔細探究來訪者主觀認為的會談效果、來訪者所定義的目標與進展,以及這些因素與諮詢次數、諮詢師與來訪者互動之間的關聯性。這個工作團隊發現,通過單面鏡后觀察、對諮詢現場或諮詢錄像進行討論等方式,諮詢師能夠再次確認來訪者當時在諮詢室內實際說過的話語。經研究,這個工作團隊變得更加關注諮詢師正確捕捉來訪者語言的能力,強調諮詢師需要練習貼近來訪者的表述,避免將來訪者的語言自動轉換為諮詢師個人偏好的方向,或自行歸類至其他理論觀點。顯而易見,SFBT興起與茁壯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依賴特定的理論觀點,也不是先有某種理論假設再加以驗證,而是通過臨床實務與研究歷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 地對"諮詢對話的過程以及諮詢有效性兩者間的關係"進行檢視與實踐,進而強調諮詢師的核心專業能力是" 能真正傾聽來訪者"(De Jong,2019;Trepper,at al ,2010)。
隨著SFBT的發展,歐洲短期治療協會(European BriefTherapy Association)於1994年成立,北美地區的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協會(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Association)亦於2002年成立。這兩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專業協會,對SFBT在世界各地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這兩個專業協會引領的SFBT專業團隊,通過梳理SFBT大師(如Steve De Shazer和Insoo Kim Berg等人)的諮詢錄像帶及其逐字稿,對照其他不同諮詢流派的諮詢歷程,對諮詢溝通語言進行"微觀分析"(microanalysis)的心理語言學研究,使得SFBT在諮詢對話中的語言使用方式更顯獨特,其諮詢效益更為顯著。例如,在SFBT的會談中,會有更多探討來訪者優勢的正面對話。相較於其他派別,諮詢師的回應中保留更多來訪者原有的語言表達,出現更多提問,諮詢師也會運用意義共構的過程,促使來訪者發展解決之道的建構(Bavelas,2011;Kim & Franklin,2015)。微觀分析的成果對SFBT產生療效的機製做了最佳的說明,也更支持了SFBT的治療信念:改變的機制發生在來訪者與諮詢師之間的治療對話中,而有效的治療改變應聚焦于可被觀察的諮詢對話之上,這乃是可通過來訪者在諮詢室內的具體言行得知的(Froerer,Kim & Cziffra-Berg,2018)。
關於SFBT的療效,包含元分析(meta-analysis)在內的各項研究(Franklin,et al ,2016;Gonzalez Suitt,Franklin &Kim,2016;Zhang,et al ,2017)皆強有力地支持了SFBT的有效性與實用性。甚至,美國 "藥物濫用及心理健康服務部的實證導向方案與實務國家資料庫"(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Registry of Evidence-based Programs and Practices)與 "青少年司法和犯罪預防示範項目指導辦公室"(Offi 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Model Programs Guide)皆已認可SFBT是一個具有實證研究支持(evidence-based)的心理諮詢流派(Bavelas,et al ,2013;Kim & Franklin,2015)。這對於SFBT的發展是巨大的鼓舞。
由於SFBT高度的應用價值以及令人驚艷的發展,SFBT的相關著作、研究被多元應用於諸多領域。SFBT的傳播之所以如此廣泛,是因為它是一個具有時間敏感度的短期諮詢取向。對於期待諮詢能立竿見影的來訪者或特定機構來說,"短期奏效"的SFBT深具吸引力(Hsu & Wang,2011;Lightfoot Jr,2014)。SFBT限時(time-limited)導向的特徵,推動諮詢師優先開發來訪者的優勢力量,著重激勵來訪者善用勝任能力,從而使諮詢變得更具效能。SFBT強調 "不做沒有必要的諮詢"、尊重來訪者對於會談次數的決定,並視每次諮詢為最後一次諮詢,因此,SFBT的諮詢無所謂諮詢開始階段或結束階段,而大大加快了諮詢會談的節奏。顯而易見地,SFBT的治療風格可謂諮詢師的心理意向(mind set),這樣的哲學態度與工作模式,使得SFBT擁有獨特的重要信念、諮詢關係與工作方向(許維素,2014;David & Osborn,2000)。

前言/序言
作者序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至今也發展三十年了。特別是這十多年來,隨著SFBT在世界各地的應用,關於SFBT的相關文獻與研究大幅增加,這成了SFBT實務工作者美好的專業支持。本書的所成正是受惠于這些可貴的知識資源。
心理諮詢是一項相當專業的工作。在心理諮詢的理念與助人倫理之下,SFBT深受社會建構論的影響,彰顯後現代的精神,與非後現代的諮詢派別有著迥異的工作哲學與方法。
本書的第一、二章,簡要介紹了SFBT的重要精神與理念、工作方向、咨訪關係、諮詢歷程及特徵、代表諮詢技術,以期讀者能認識SFBT的整體運作。在心理諮詢領域中,人們相當看重情緒與創傷的議題,SFBT治療師亦然。然而,不少接觸SFBT的助人工作者,對於SFBT在情緒與創傷議題的工作,常會有諸多困惑與誤解,因此,本書的第三、四章企圖說明在SFBT的運作基礎下,治療師如何協助當事人處理與情緒、創傷有關的議題。因為近年來諮詢專業工作者非常看重當事人文化脈絡的重要性,所以第五章嘗試將SFBT的工作理念與華人文化觀點進行聯結,以期說明SFBT適用於華人文化之因,進而提高SFBT在華人文化中的應用性。本書的第六章則介紹了SFBT應用於團體諮詢的基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