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富集對森林土壤碳積累的差異性影響及其驅動機制 9787511661449 耿靜 方華軍 程淑蘭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氮磷富集對森林土壤碳積累的差異性影響及其驅動機制
ISBN:9787511661449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耿靜 方華軍 程淑蘭
頁數:1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4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大氣氮沉降是陸地生態系統重要的氮輸入過程,對維持生態系統氮平衡和生產力至關重要。然而,人類活動加速了氮的輸入過程,顯著改變陸地生態系統的過程和功能。陸地生態系統凈初級生產力( NPP)除了受氮限制外,還會受磷限制或氮磷共同限制。大氣氮沉降會改變生態系統磷的賦存形態和生態化學計量平衡,進而影響生態系統碳的轉化和累積過程。大氣氮磷沉降增加可能會改變森林土壤養分的可利用性、底物的化學質量和土壤微生物組成和功能,進而影響土壤有機質( SOM)的儲量與穩定性。然而,由於上述過程十分複雜,有關不同氮素劑量和類型以及氮磷交互對典型森林土壤有機碳(SOC)截存的影響及其微生物學機制尚不清楚。本書基於中國東部南北森林樣帶長期多形態、多水平增氮控制試驗和氮磷添加控制試驗平台,構建室內13C標記培養實驗,綜合運用SOM物理分組、能譜(13C-NMR和Py-GCMS)、土壤生物化學( PLFA、?活性)以及微生物分子生態學(高通量測序)等方法,重點研究了氮素形態和劑量對南北典型森林SOC組成、來源、降解程度和化學穩定性的影響,闡明了氮素富集條件下森林SOM積累與穩定的演變機理。同時探討了氮磷富集及其交互作用對不同森林土壤原SOC礦化過程的影響(激發效應),闡明了功能微生物群落與土壤碳動態之間的耦聯關係,揭示了氮磷富集和氮磷失衡條件下土壤碳固定與損耗的微生物學機制。

作者簡介
耿靜,女,漢族,陝西楊凌人。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百人計劃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土壤遙感。202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生態學專業。20191-20201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ESPM系進行博士聯合培養。目前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廣東省區域聯合基金等項目。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
1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4
1 3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4
第2章 氮素類型和劑量對森林土壤有機碳數量和質量的影響 17
2 1 引言 17
2 2 材料與方法 18
2 3 結果分析 23
2 4 討論 51
2 5 本章小結 62
第3章 氮素類型和劑量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的影響 64
3 1 引言 64
3 2 材料與方法 65
3 3 結果分析 66
3 4 討論 81
3 5 本章小結 86
第4章 溫帶森林土壤有機碳動態對有機氮添加的響應 87
4 1 材料與方法 88
4 2 結果與分析 92
4 3 討論 98
4 4 本章小結 100
第5章 氮磷富集對土壤有機質礦化及激發效應的影響 101
5 1 引言 101
5 2 材料與方法 102
5 3 結果與分析 107
5 4 討論 117
5 5 本章小結 120
第6章 氮磷富集影響土壤有機質礦化及激發效應的微生物學機制 121
6 1 引言 121
6 2 材料與方法 122
6 3 結果與分析 125
6 4 討論 141
6 5 本章小結 144
第7章 結論和展望 145
7 1 主要結論 145
7 2 主要創新點 147
7 3 存在的研究不足與展望 147
參考文獻 150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