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啟蒙的辯證-馬克思啟蒙辯證法的當代闡釋 ISBN:9787300323213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劉森林 頁數:5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9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對康德的啟蒙定義的反思,力主一種關於人及其與世界關係的啟蒙新立場,在德國古典哲學啟蒙辯證法的基礎上,通過探究馬克思關於合理啟蒙、理性啟蒙、德性啟蒙、真誠信仰、形而上學、理想主義、犬儒主義等方面的見解,展現歷史唯物主義的啟蒙辯證法。「矛盾」「物化」「外推」「自然」「歷史」「虛無及其超克」等,構成這種啟蒙辯證法的關鍵範疇;如何合理看待自然、歷史、主體性、物化和超越性信念,如何超克制度和精神層面的破碎性、無根性,成為其關鍵問題。通過與無政府主義者(如施蒂納)、尼采以及法蘭克福學派思想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啟蒙辯證法》)三種啟蒙立場的比較,馬克思啟蒙辯證法的豐厚意蘊和健康發展的方向得以進一步彰顯。作者簡介 劉森林,1965年生,山東昌樂人,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近年來主要從事虛無主義、主體性、物化、啟蒙等問題的研究,出版《物與無》《歷史唯物主義:現代性的多層反思》《追尋主體》《實踐的邏輯》《辯證法的社會空間》《發展哲學引論》等著作。曾獲全國百優博士論文獎、研究類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第三、五、六、七、八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第三屆山東省、廣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目錄 引言 重審啟蒙1 何為啟蒙:從理性運用到人的科學 2 統合批判與建構,區分啟蒙與啟蒙運動 3 立足本土的新啟蒙:本土性與馬克思主義 4 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兩種啟蒙辯證法 5 對激進啟蒙的批判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建 6 歷史唯物主義對浪漫派啟蒙批判的超越 7 歷史唯物主義的啟蒙辯證法 第一篇 馬克思、恩格斯與啟蒙 第一章 歷史唯物主義與合理啟蒙 1 推進啟蒙與反思啟蒙的張力 2 激進啟蒙、溫和啟蒙與合理啟蒙 3 啟蒙形而上學的三個表現 4 啟蒙的推進:從思想、政治到經濟、社會 5 極端啟蒙的拒斥與超越 第二章 走向理性啟蒙與德性啟蒙的統一 1 啟蒙主體性視域下的自然 2 啟蒙理性與文化傳統的張力 3 啟蒙與神靈之隱蔽 第三章 從上帝之死到真誠信仰:恩格斯與克爾凱郭爾 1 肯定中的否定:克爾凱郭爾對基督教世界的批判 2 否定中的肯定:恩格斯論基督教的實踐價值 3 走向真誠信仰的關鍵 第四章 啟蒙視域下的理想:形而上學與理想主義 1 傳統形而上學塑造單純的理想主義 2 單純理想主義的出場路徑,傳統本體論建構與絕對必然性世界 3 實踐的理想主義:超越單純與懶惰 第五章 超越作為啟蒙怪胎的現代犬儒主義 1 兩種犬儒主義:在古典與現代之間 2 現代犬儒主義的幾個轉變 3 偽善與敉平:現代犬儒主義的兩個特質 4 知行分裂與犬儒主義 5 現代犬儒主義:啟蒙怪胎 第二篇 啟蒙辯證法的根基與性質 第六章 辯證法:存在論與現實性 1 辯證法的兩種簡單區分 2 認識論轉向及其與形而上學的糾葛 3 作為存在論的辯證法 4 辯證法的現實性與開放性 第七章 主體性理論視野內的現代辯證法 1 現代啟蒙辯證法:範圍與根基的拓寬 2 現代辯證法的主體性根基 3 整合與裂變:現代辯證法的兩種狀態 第八章 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是一種啟蒙辯證法 1 自然辯證法是辯證法根基變更后亟待解決的問題 2 區分恩格斯的三種「自然」概念 3 自然辯證法是一種啟蒙辯證法 第九章 《資本論》辯證法的開放性 1 辯證法的兩個面向:存在論與開放性 2 現實先於邏輯:開放性的存在論基礎 3 現實與事實的相互開放:兼評萊文割裂馬克思與恩格斯 4 方法論的開放性:立足普遍規律對特殊、非同一性的開放性 5 對更大整體、更大視野的訴求是一種重要的開放性 6 永無止境的理想追求:永遠向未來的可能性開放 第十章 辯證看待「形而上學」:重思馬克思、恩格斯的「形而上學」 1 「形而上學」:作為方法與作為哲學學科分支 2 不同類型「形而上學」的識別 3 形而上學的正當性之特例 4 區分與超越 第三篇 啟蒙辯證法的表現與展開 第十一章 作為啟蒙辯證法範疇的「矛盾」 1 矛盾的本質:自否定 2 啟蒙工程引發、促生矛盾 3 矛盾在「輕一重、必然一可能、盲目樂觀一積極作為」框架中的定位 4 盯住被推遠的「矛盾」:擴展視野、增強學科融合 第十二章 物化:啟蒙辯證法的重要範疇 1 作為經濟一哲學範疇的物化 2 作為社會一哲學範疇的物化 3 作為文化一哲學範疇的物化 4 物化:哲學與經濟學的平衡 5 從文化之思回到社會經濟文化的整體之思:從盧卡奇回到馬克思 6 辯證地看待物化 第十三章 外推:辯證法的退隱與追蹤 1 拉近與推遠:外推概念的確立 2 外推空間的現代性拓展 3 時空挖揭與時空擠兌 4 越推越遠的外推:從個體、群體到國際、自然界 第十四章 自然及其解放:上帝之死視域下的馬克思與赫斯 1 主體性的確立:從貶低自然到彌合自然與自由 2 上帝之死與自然的解放 3 赫斯:自然仍是上帝籠罩下的自然 4 馬克思:走出黑格爾哲學,自然獲得真正解放 第十五章 啟蒙、實踐辯證法與虛無主義的超克 1 啟蒙的極致化導致虛無主義 2 觀念論內含虛無主義 3 歷史主義導致虛無主義 4 實踐辯證法對虛無主義的遏制:從勞動到實踐 5 實踐辯證祛法對虛無主義的超克:東方的啟示 第四篇 比較與延伸 第十六章 啟蒙的合理定位:馬克思批判施蒂納 1 啟蒙內在張力中謝林與黑格爾爭論的繼續 2 何種啟蒙:馬克思與施蒂納的不同選擇 3 極端啟蒙加劇虛無主義的蔓延 4 維護、提升超越性維度 第十七章 從「勞動」概念看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本質區別 1 什麼樣的「勞動」: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論爭 2 理想化的「勞動」:從無政府主義到馬克思主義 3 「勞動」面貌的還原及其意蘊 第十八章 合理啟蒙與激進啟蒙:馬克思與尼采 1 何種啟蒙:定義與態度 2 尼采對知性啟蒙的四個批判 3 比較視域中馬克思啟蒙觀的三個方面 4 積極、健康地推進啟蒙 第十九章 合理啟蒙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