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地質志.卷十六.延長油氣區 延長油氣區編纂委員會 978751835158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石油工業
NT$2,38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石油地質志.卷十六.延長油氣區
ISBN:9787518351589
出版社:石油工業
著編譯者:延長油氣區編纂委員會
頁數:3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3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油氣勘探發現的過程既有成功時的喜悅,更有勘探失利帶來的煎熬,其間積累的經驗和教訓是寶貴的、值得借鑒的。《中國石油地質志》不僅僅是一套學術著作,它既有對中國各大區地質史、構造史、油氣發生史等方面的詳盡闡述,又有對油氣田發現歷程的客觀分析和判斷;它既是各探區勘探理論、勘探經驗、勘探技術的又一次系統回顧和總結,又是各探區下一步勘探領域和方向的指引。因此,本次修編的《中國石油地質志》對今後的油氣勘探工作具有新的啟迪和指導。
在編寫首版《中國石油地質志》過程中,經過對各盆地、各地區勘探現狀、潛力和領域的系統梳理,催生了「科學探索井」的想法,並在原石油工業部有關領導的支持下實施,取得了一批勘探新突破和成果。本次修編,其指導思想就是通過總結中國油氣勘探的「第二個三十年」,全面梳理現階段中國各油氣區的現狀和前景,旨在提出一批新的勘探領域和突破方向。所以,在2016年初本版編委會尚未完全成立之時,我就在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申請設立了「中國大型油氣田勘探的有利領域和方向」諮詢研究項目,全國有32個地區石油公司參与了研究實施,該項目帶領各油氣區在編寫《中國石油地質志》過程中突出未來勘探潛力分析,指引了勘探方向,因此,在本次修編章節安排上,專門增加了「資源潛力與勘探方向」一章內容的編寫。

目錄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自然地理概況
第二節 油氣勘探概況
第三節 地質理論與勘探技術
第二章 勘探歷程
第一節 石油初始勘探(1905-1949年)
第二節 石油緩慢勘探(1950-1981年)
第三節 油氣規模勘探(1982-2006年)
第四節 穩油增氣勘探(2007年以來)
第三章 地層
第一節 下古生界
第二節 上古生界
第三節 中生界一新生界
第四章 構造
第一節 構造演化
第二節 構造單元劃分
第三節 構造與油氣分佈關係
第五章 烴源岩
第一節 下古生界海相烴源岩
第二節 上古生界煤系烴源岩
第三節 中生界陸相烴源岩
第六章 沉積與儲層
第一節 下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岩儲層特徵
第二節 上古生界海陸過渡相儲層發育特徵
第三節 中生界陸相儲層發育特徵
第七章 天然氣地質
第一節 下古生界天然氣地質
第二節 上古生界天然氣地質
第八章 非常規油氣地質
第一節 上古生界頁岩氣
第二節 中生界頁岩氣
第三節 中生界緻密油
第九章 油氣藏形成與分佈
第一節 中生界油藏形成機理與分佈規律
第二節 古生界氣藏形成機理與分佈規律
第三節 頁岩氣藏形成機理與分佈規律
第十章 油氣田各論
第一節 典型油田
第二節 延安氣田——以延氣2-延128井區為例
第三節 陸相頁岩氣勘探
第十一章 油氣資源潛力與勘探方向
第一節 石油資源潛力及勘探方向
第二節 天然氣資源潛力及勘探方向
第三節 頁岩氣資源潛力及勘探方向
第十二章 油氣勘探技術進展
第一節 石油勘探技術進展
第二節 天然氣勘探技術進展
第三節 頁岩氣勘探技術進展
第十三章 外圍探區
第一節 二連盆地
第二節 銀額盆地
參考文獻
附錄大事記

前言/序言
三十多年前,在廣大石油地質工作者艱苦奮戰、共同努力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貧油國」,發展到可以生產超過1億噸原油和幾十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產油氣大國,可以說是打了一個大大的「翻身仗」,獲得豐碩成果,對我國油氣資源有了更深的認識,廣大石油職工充滿無限信心、繼續昂首前進。
在1983年全國油氣勘探工作會議上,我和一些同志建議把過去三十年的勘探經歷和成果做一系統總結,既可作為前一階段勘探的歷史記載,又可作為以後勘探工作的指引或經驗借鑒。1985年我到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工作后,便開始組織編寫《中國石油地質志》,當時材料分散、人員不足、資金缺乏,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石油系統的很多勘探工作者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先後有五百余名油氣勘探專家學者參与編寫工作,歷經十余年,陸續出版齊全,共十六卷20冊。這是首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石油勘探歷程、勘探成果和實踐經驗的全面總結,也是重要的基礎性史料和科技著作,得到業界廣大讀者的認可和引用,在油氣地質勘探開發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在油田現場調研過程中遇到很多青年同志,了解到他們在剛走出校門進入油田現場、研究部門或管理崗位時,都會有摸不著頭腦的感覺,他們說《中國石油地質志》給予了很大的啟迪和幫助,經常翻閱和參考。
又一個三十年過去了,面對國內極其複雜的地質條件,這三十年可以說是在過去的基礎上,勘探工作又有了巨大的進步,相繼開展的幾輪油氣資源評價,對中國油氣資源實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無論是在烴源岩、油氣儲層、沉積岩序列、構造演化以及一系列隨著時間推移的各種演化作用帶來的複雜地質問題,還是在石油地質理論、勘探領域、勘探認識、勘探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許多新進展,不斷發現新的油氣區,探明的油氣田數量逐漸增多、油氣儲量大幅增加,油氣產量提升到一個新台階。截至2020年底(與1988年相比),發現的油田由332個增至773個,氣田由102個增至286個;30年來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增加284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增加17 73萬億立方米;原油年產量由1 37億噸增至1 95億噸,天然氣年產量由139億立方米增至1888億立方米。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