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石油地質志 卷十二.江漢油氣區 (第二版) ISBN:9787518351831 出版社:石油工業 著編譯者:江漢油氣區編纂委員會 頁數:60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3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石油地質志(第二版)》第十二卷,對江漢油氣區在地質理論、勘探技術進行了全面總結,介紹了江漢油氣區的地層、構造、沉積等基礎地質特徵及烴源岩、儲層、蓋層、油氣成藏等常規和非常規油氣地質特徵,指出了江漢油氣區石油天然氣資源潛力及發展前景。目錄 第一篇 江漢盆地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自然地理 第二節 油氣勘探簡況 第二章 勘探歷程 第一節 區域普查與區帶偵查階段(1958年—1969年7月) 第二節 油田勘探會戰階段(1969年8月—1972年6月) 第三節 精細勘探及外甩(潛山)勘探階段(1972年7月—2000年12月) 第四節 隱蔽性油藏和頁岩油勘探階段(2001年至今) 第三章 地層 第一節 中生界 第二節 新生界 第四章 構造 第一節 盆地形成與演化 第二節 斷裂分佈及特徵 第三節 構造單元劃分及分類 第四節 局部構造類型與分佈 第五章 沉積環境與相 第一節 沉積相類型和沉積模式 第二節 沉積相分佈 第三節 沉積演化 第六章 烴源岩 第一節 烴源岩分佈及評價 第二節 烴源岩生烴史 第三節 原油地球化學特徵與油源 第七章 儲層 第一節 主要成因類型儲集體及其特徵 第二節 主要含油氣儲層特徵 第八章 油氣田水文地質 第一節 地層水化學特徵 第二節 地層水與油氣成藏保存 第九章 頁岩油 第一節 勘探開發歷程 第二節 頁岩油地質特徵 第三節 鹽間頁岩油工藝技術 第四節 頁岩油勘探開發實踐 第十章 油氣藏形成與分佈 第一節 油氣藏類型 第二節 油氣藏形成條件 第三節 油氣藏分佈規律 第十一章 油氣田各論 第一節 王場油田 第二節 張港油田 第三節 鍾市油田 第四節 浩西油田 第五節 丫角油田 第六節 謝鳳橋油田 第七節 荊西油田 第八節 馬王廟油田 第九節 老新油田 第十節 洪湖油田 第十二章 典型油氣勘探案例 第一節 以背斜成藏理論為指導,發現江漢盆地規模最大的王場油田 第二節 探索潛江鹽湖斷陷期邊緣相,發現油層巨厚的鍾112整裝油藏 第三節 創新隱蔽圈閉精細識別技術,發現蚌湖向斜千萬噸級高產岩性油藏群 第四節 建立窪—坡—斷—隆它源成藏模式,發現白堊系SK8-16整裝塊狀油藏 第十三章 油氣資源潛力與勘探方向 第一節 油氣資源評價 第二節 資源潛力分析 第三節 重點勘探方向與領域 第十四章 外圍盆地 第一節 洞庭盆地 第二節 衡陽盆地 第三節 清江盆地 第四節 信江盆地 第二篇 中揚子天然氣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自然地理 第二節 天然氣勘探簡況 第二章 勘探歷程 第一節 區域普查勘探階段(1958—1969年) 第二節 復向斜及潛山勘探階段(1970—1985年) 第三節 攻關研究和綜合勘探階段(1986—2009年) 第四節 常規與非常規勘探階段(2010年至今) 第三章 地層 第一節 基底岩系 第二節 蓋層沉積岩系 第四章 構造 第一節 基底結構 第二節 盆地形成與演化 第三節 構造單元 第四節 構造樣式及展布特徵 第五章 沉積環境與相 第一節 沉積模式 第二節 沉積特徵 第六章 烴源岩 第一節 主要烴源岩特徵 第二節 烴源岩生烴史 第三節 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徵及成因 第七章 儲層 第一節 上震旦統燈影組 第二節 下寒武統石龍洞組 第三節 上石炭統黃龍組 第四節 中二疊統茅口組 第五節 上二疊統長興組 第六節 下三疊統飛仙關組 第八章 天然氣藏形成與富集 第一節 保存條件 第二節 成藏組合與氣藏分佈 第三節 氣藏形成演化與富集規律 第九章 頁岩油氣 第一節 頁岩沉積環境及分佈 第二節 主要頁岩層系及有利區 第三節 勘探實踐 第四節 頁岩氣分析測試技術 第十章 典型油氣勘探案例 第一節 氣田概況 第二節 構造特徵 第三節 地層及沉積特徵 第四節 儲層特徵 第五節 氣藏類型及流體性質 第六節 開發簡況 第十一章 油氣資源潛力與勘探方向 第一節 天然氣資源評價 第二節 天然氣資源潛力分析 第三節 天然氣勘探方向與領域 參考文獻 附錄大事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