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無線網絡空口關鍵技術 袁弋非 黃宇紅 978730264462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6G無線網絡空口關鍵技術
ISBN:9787302644620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袁弋非 黃宇紅
頁數:2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60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未來移動通信的應用場景出發,分析6G性能指標要求和頻譜資源,結合無線接入網的網路拓撲,對無線物理層的基本功能進行全面描述,包括移動性管理、無線傳輸、無線定位等。以第四代和第五代空口技術作為鋪墊,自然過渡到6G。本書按照編碼多址波形類、多天線空域類和高頻段部署類三大技術領域,較為深入地介紹了6G無線網路潛在的關鍵技術。本書內容安排點面結合,文字敘述配合數學公式,強調網路拓撲、部署頻段和通道傳播特性對空口設計的影響。 本書面向的讀者包括無線通信工程技術人員及科研院校的師生。

作者簡介

丁海煜,男,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無線與終端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3G(TD-SCDMA)、4G(TD-LTE)、物聯網(NB-IoT)、5G等移動通信系統相關研究工作,主持國家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科技重大專項「基於用戶體驗的端到端3G/LTE業務質量評測與分析系統研發」項目,是TD-SCDMA和TD-LTE新技術創新和規模試驗等重大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近年來獲得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頒發的獎項11余項。在移動通信網路組網和規劃、移動通信新技術研究和測試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申請專利56件,發表論文43篇。

目錄

第1章 背景介紹
1 1 移動通信系統的空口技術演進
1 2 6G發展動態
1 2 1 相關研究組織
1 2 2 6G驅動力、市場預測和發展需求
1 2 3 空口技術發展趨勢
1 3 本書的目的和結構
參考文獻
第2章 場景需求與部署頻段
2 1 5G的應用場景、關鍵性能指標及部署頻段
2 2 6G應用場景
2 2 1 6G潛在的業務應用
2 2 2 6G的典型場景和部署場景
2 3 6G性能指標要求與使能技術
2 3 1 6G關鍵性能指標
2 3 2 性能指標的可實現性和潛在空口使能技術
2 4 6G潛在的部署頻段
2 4 1 中低頻段
2 4 2 毫米波頻段
2 4 3 太赫茲頻段和光波頻段
參考文獻
第3章 6G無線接入網的網路拓撲
3 1 無線接入網的拓撲結構與部署頻段
3 2 地面通信網路
3 2 1 宏小區同構網
3 2 2 異構網路拓撲
3 2 3 無源節點的網路拓撲
3 2 4 終端直連和車聯網
3 2 5 支持特殊應用的網路
3 3 衛星-地面一體化網路
參考文獻
第4章 無線物理層的基本功能與6G物理層潛在技術
4 1 移動性管理
4 1 1 初始接入
4 1 2 小區切換
4 2 無線傳輸
4 2 1 導頻信號
4 2 2 控制信令類通道
4 2 3 業務數據類
4 3 無線定位
4 4 6G潛在物理層技術
4 4 1 潛在物理層技術與無線空口基本功能的對應
4 4 2 6G空口的標準化節奏
參考文獻
第5章 編碼多址波形類技術
5 1 通道編碼與調製
5 1 1 傳統編碼方法的改進
5 1 2 新型編碼方式
5 1 3 新型調製方式
5 2 信源通道聯合編碼
5 3 新型多址接入
5 3 1 多用戶系統的容量界研究
5 3 2 非協作傳輸的基本方式
5 3 3 多點多用戶系統的基本傳輸方式
5 4 潛在的新波形
5 4 1 變換域波形
5 4 2 超奈奎斯特採樣
參考文獻
第6章 多天線空域類技術
6 1 基站/終端多天線技術增強
6 1 1 稀布陣天線
6 1 2 分散式MIMO
6 1 3 基於電磁超表面的基站多天線系統
6 1 4 AI輔助的CSI壓縮反饋、參考信號/定位增強
6 1 5 上行MU-MIMO的廣義極化
6 2 智能超表面中繼
6 2 1 信息超材料特性
6 2 2 智能超表面中繼系統
6 2 3 初步的性能驗證
6 2 4 外場測試
6 3 全息無線電
6 4 統計態軌道角動量
參考文獻
第7章 高頻段部署類技術
7 1 太赫茲頻段通信
7 1 1 器件發展與工藝
7 1 2 通道模型
7 1 3 空口物理層技術
7 2 可見光通信
7 2 1 可見光通信的器件發展
7 2 2 空口相關技術
7 3 感知通信一體化
7 3 1 感知通信一體化的基本特點
7 3 2 潛在波形
7 3 3 回波接收機
7 3 4 通感通道模型與系統考慮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