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主體.審美-跨文化戲曲改編案例與創意 鐘鳴 978750776726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學苑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倫理.主體.審美-跨文化戲曲改編案例與創意
ISBN:9787507767261
出版社:學苑
著編譯者:鐘鳴
叢書名:中國戲曲學院「十四五」規劃教材
頁數:3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29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倫理·主體·審美——跨文化戲曲改編案例與創意》通過系統分析跨文化戲曲改編的歷史傳承與美學追求,拓展戲曲專業的美學視野與國際視野,針對跨文化戲曲改編的類型、特徵、路徑、重點、難點以及方向,做出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守住「中國化」與「時代化」兩個改編維度,在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開闢新時代跨文化戲曲改編新境界的命題。同時,又注意結合教育教學的特點,用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並通過比較同題材的西方經典戲劇小說與戲曲劇目之間的創作差異與審美差異,幫助學生建立具有「主體性」與「創造性」的審美意識。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中國戲曲的傳承發展也需要不斷吸納世界文明成果,與當代觀眾形成精神共鳴。跨文化戲曲改編已歷百年,但在具體的藝術創作中還有許多實踐和理論問題值得研究和探討。

作者簡介
鐘鳴,廈門大學中文系碩士、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現為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教授。長期從事民國戲曲文化、中國戲曲的跨文化傳播及交流等研究方向。已出版的學術著作有《大時代:民國梨園文化轉型與嬗變》《清末及民國京劇編演新戲芻議》《鄉村·影視·生活——論傳統的延伸》《郭啟宏評傳》等。作者舞台實踐經驗豐富,編劇的作品已上演的有《沙變錄》(話劇)、《深水區》(話劇)、《鐵流東進》(話劇)、《當賈仁遇到阿巴貢》(戲曲)等。曾在《戲曲研究》《戲劇藝術》《戲劇》《讀書》《學術界》《中華藝術論叢》《北京社會科學》等各大刊物上發表論文五十余篇。

目錄
緒 論當代跨文化戲曲改編新論 3一、當代跨文化戲曲改編類型 4二、當代跨文化戲曲改編的系列化特徵 8三、當代跨文化戲曲改編的「中國化」與「時代化」 10當代跨文化戲曲改編的倫理審美 15一、以世情倫理智慧轉換宗教哲理表達 17二、重塑與重構「反倫理」敘事 20三、在「守正創新」中尋求現代表達 22上 編《俄狄浦斯王》戲曲改編芻議 29一、倫理敘事與人物塑造 30二、「線性」敘事與「回溯式」結構 34《美狄亞》《安提戈涅》《俄瑞斯忒亞》等戲曲改編芻議 43一、《美狄亞》的河北梆子改編 44二、《安提戈涅》的河北梆子與高甲戲改編 48三、《俄瑞斯特亞》的評劇改編 59《哈姆雷特》京劇改編芻議 63一、行動的「模糊性」和「多義性」 64二、奧菲利婭形象與愛情場面創造 67三、「鬼魂敘事」與倫理關係 69四、倫理智慧與哲理表達 72《李爾王》戲曲改編芻議 77一、家庭敘事與故事結構 78二、「父女重逢」與倫理敘事 82三、守正創新與結尾轉換 88《麥克白》戲曲改編芻議 91一、重塑「巫」的形象和開拓「巫」的功能 94二、夫人形象革新與夫妻關係重塑 98《榆樹下的慾望》川劇改編芻議 105一、中國化的改編要求「審美轉換」 105二、重構「殺子」與「戀母」的反倫理情節 107三、創造戲曲化場面 113《朱麗小姐》豫劇改編芻議 119一、「情慾敘事」的創造性發展 121二、朱麗的個性與男僕的奴性 124《圖蘭朵》川劇改編芻議 129一、故事發展與情節重構 129二、主題的新表達與意境的新追求 141《吝嗇鬼》戲曲改編芻議 145一、喜劇結構與人物刻畫 145二、《看錢奴》的喜劇性與形象刻畫 148三、形象的新組合與情境的新創意 150《小吏之死》京劇改編芻議 161一、突出表達官場文化主題 163二、獨角戲的設定突出表演特色 165三、守正創新,提升行當美學 168《春琴傳》越劇改編芻議 171一、強化原作的「愛情」關係 173二、解構與重塑「虐戀」情節 175三、極致刻畫人物內心 178《悲慘世界》戲曲改編芻議 185一、小說結構與核心事件 185二、京、韻劇改編的特色與啟示 189三、「戲曲化」的新場面與「中國化」的新情境 193《堂吉訶德》戲曲改編芻議 201一、小說結構與音樂劇改編 201二、內容跨文化與改編新視角 206三、改編創意與新「女性觀」 208《高加索灰闌記》的跨文化改編 213一、反倫理標準與合情理敘事 215二、轉化題材與挖掘意義 218下 編《悲慘世界》故事新編「三部曲」 225當賈仁遇到阿巴貢 285

前言/序言
鐘鳴老師是中國戲曲學院頗有學術建樹的青年學者。他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是戲劇戲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戲曲編劇理論和跨文化戲曲創作。他積多年研究心得,將其觀察和思考融進這部《倫理·主體·審美——跨文化戲曲改編案例與創意》著述之中,為戲曲學科建設和創作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
中國戲曲不僅是一門獨特的藝術,也是一門學科,加強對戲曲藝術的研究及其文化價值的闡發,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戲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既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內容,也是擴大戲曲海外傳播、促進文明互鑒、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世界影響力的必然要求。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因此,加強對戲曲創作實踐的理論總結,加快構建戲曲「三大體系」,是新時代賦予中國戲曲人的時代使命。
新時代中國戲曲「三大體系」構建中的「跨文化戲曲創作與理論」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領域。首先,在以戲曲學科布局和發展、理論建設、教材建設等為重點的學科體系建設中,需要加大對新內容新發展的補充,需要更多、更新、更好的跨文化戲曲改編創作教材來支撐學科體系。其次,在系統總結已有學術成果和以新時代藝術實踐及理論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體系建設中,需要加大對當代跨文化戲曲優秀劇目的專門研究,使之更好地反哺戲曲改編創作的高質量發展。再次,在以建立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發展要求、面向國際的話語體系構建中,需要以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研究方法,滋養更具「主體性」和「創造性」的跨文化戲曲實踐。因此,跨文化戲曲創作與實踐正是在文化交流領域做著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的工作。當下,我們不僅要講好戲曲中蘊藏的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價值追求、道德情操的中國故事,也要講好中國人開放的文化胸襟以及在中西文化交流與互鑒過程中實現更高層次的文化互動與創造性成果的故事。《倫理·主體·審美——跨文化戲曲改編案例與創意》這本書,通過系統分析跨文化戲曲改編的歷史傳承與美學追求,拓展戲曲專業的美學視野與國際視野,針對跨文化戲曲改編的類型、特徵、路徑、重點、難點以及方向,做出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守住「中國化」與「時代化」兩個改編維度,在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開闢新時代跨文化戲曲改編新境界的命題。同時,又注意結合教育教學的特點,用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並通過比較同題材的西方經典戲劇小說與戲曲劇目之間的創作差異與審美差異,幫助學生建立具有「主體性」與「創造性」的審美意識。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中國戲曲的傳承發展也需要不斷吸納世界文明成果,與當代觀眾形成精神共鳴。跨文化戲曲改編已歷百年,但在具體的藝術創作中還有許多實踐和理論問題值得研究和探討。相信鐘鳴這本書的出版,會讓更多從事跨文化戲曲改編的創作實踐者和研究者來關注這個課題,讓戲曲創作在遵循戲曲藝術發展規律和審美特徵的基點上找到傳統與現代的銜接點和平衡點,實現新時代戲曲藝術守正創新的新跨越。這也正是這部書的價值所在。是為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