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研究-動機識別、形成機理、動態演化與績效提升策略 9787576509953 陳小燕 何清華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同濟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研究-動機識別、形成機理、動態演化與績效提升策略
ISBN:9787576509953
出版社:同濟大學
著編譯者:陳小燕 何清華
頁數:1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256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研究-動機識別、形成機理、動態演化與績效提升策略 787576509953 陳小燕 何清華

內容簡介
《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研究——動機識別、形成機理、動態演化與績效提升策略》以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為研究對象,整合了複雜性與複雜適應系統、資源依賴理論、交易成本理論、計劃行為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等相關理論,採用因子分析、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案例分析和系統動力學等方法,收集我國近些年重大工程案例開展系統分析。研究者首先識別了重大工程多主體參与協同創新的6類動機,並從6類動機對協同創新形成的組態作用出發,探索了促進多主體協同創新形成的組態路徑與機理。隨後,從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的動態特徵出發,構建了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態演化模型。最後,根據實踐情境設置了5種績效提升方案,分析得到了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績效的提升策略。
《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研究——動機識別、形成機理、動態演化與績效提升策略》為重大工程協同創新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建議,可供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陳小燕,女,北京建築大學城市經濟與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系講師,同濟大學建設工程管理專業博士,英國利茲大學訪問學者。研究聚焦于重大工程項目組織行為、創新管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主持校級研究課題一項,發表SCI/SSCI/國內核心期刊十余篇,參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四項。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內容與概念界定
1 2 1 研究內容
1 2 2 相關概念界定
1 3 研究技術路線與結構安排
1 3 1 邏輯結構
1 3 2 研究設計
1 3 3 研究結構安排
1 4 主要創新點
第2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2 1 重大工程創新相關研究
2 1 1 重大工程創新的內涵
2 1 2 重大工程創新分類
2 2 協同創新相關研究
2 2 1 協同創新概述
2 2 2 協同創新的動機研究
2 2 3 協同創新的形成研究
2 2 4 協同創新的動態演化研究
2 2 5 協同創新績效及影響因素
2 3 理論基礎
2 3 1 項目複雜性與複雜適應系統
2 3 2 資源依賴理論
2 3 3 交易成本理論
2 3 4 利益相關者理論
2 3 5 相關理論與研究問題的關聯性
2 4 研究述評
2 5 本章小結
第3章 研究設計
3 1 總體設計
3 2 研究問題甄選
3 2 1 專家訪談
3 2 2 訪談整理
3 3 質性研究
3 3 1 方法選擇
3 3 2 研究過程
3 4 實證研究
3 4 1 問卷設計與變數測量
3 4 2 問卷可靠性分析
3 4 3 數據收集
3 5 數據分析方法
3 5 1 因子分析法
3 5 2 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
3 5 3 系統動力學
3 6 本章小結
第4章 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機識別
4 1 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機概述
4 2 潛在動機因素的識別
4 3 研究方法與數據收集
4 3 1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
4 3 2 數據收集
第5章 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形成機理
第6章 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態演化
第7章 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績效提升策略
第8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前言/序言
作為「發展過程中的特權粒子」,重大基礎設施工程(以下簡稱「重大工程」)被認為是項目世界中的「野獸」。與一般工程相比,重大工程通常面臨著巨大的技術挑戰和高度的複雜性等現實問題,因此,創新已成為重大工程的必然選擇,重大工程創新也成為國家創新的「主戰場」。目前,我國重大工程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然而重大工程創新理論研究卻滯後於重大工程創新實踐,難以為重大工程創新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重大工程創新相關的技術、資源掌握在不同參建主體手中,「協同創新」是重大工程創新的必然選擇。目前,關於永久性組織的協同創新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然而,基於永久性組織的協同創新研究在重大工程情境下還存在著某些不適應。基於實踐和理論背景,本書圍繞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這一研究對象,整合了複雜性與複雜適應系統、資源依賴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通過收集我國重大工程實踐數據,重點探索了多主體協同創新的動機、形成、演化以及績效提升策略。
本書的主要內容以及創新點如下:
基於資源依賴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本書構建了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機識別模型,以探索多主體協同創新的動機。首先識別了潛在的動機因素,隨後利用問卷調查收集了重大工程實證數據,並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相對重要性指數方法展開了分析。結果表明,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機識別模型包含6個主要維度和18個動機因素。6個主要動機維度按照其重要性排序依次為:共同應對項目挑戰、提升項目績效、獲取獎勵、互相學習、應對競爭和應對外部環境變化。這彌補了重大工程情境下多主體參与協同創新的動機這一空白,為重大工程項目的從業者、決策者採取有效措施以激發多主體參与協同創新提供了理論參考。
不同因素對協同創新形成具有組態作用,因此本書構建了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形成的組態模型,以探索促進多主體協同創新形成的組態路徑與機理。根據資源依賴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和複雜性理論,首先構建了多主體協同創新形成的組態模型,隨後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對收集到的實證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存在4條促進多主體協同創新形成的等值組態路徑:?互相學習、共同應對項目挑戰、提升項目績效、應對競爭和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互相學習、共同應對項目挑戰和提升項目績效;?互相學習、獲取獎勵和應對競爭;?共同應對項目挑戰、提升項目績效、獲取獎勵和應對外部環境變化。4條組態路徑分別適應于系統創新、激進式創新、二級供應商創新、模塊化或結構式創新的形成。研究為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形成提供了不同見解,也為項目的從業者、決策者提前採取有效措施來促進不同類型的創新形成提供了實踐建議。
本書從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的動態特徵出發,構建了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態演化模型,以揭示多主體協同創新「為什麼」以及「怎麼樣」動態演化的內在機理。根據複雜性與複雜適應系統和利益相關者等理論,首先提出了包含「影響因素一主體行為一系統動態演化」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礎上利用重大工程實踐數據開展了縱向案例分析,最終提煉出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態演化模型。結果表明,重大工程多主體協同創新的演化過程可分為形成、發展、成熟和再創新4個階段;多主體所呈現的顯著性和功能角色在協同創新系統演化過程中也表現出動態變化的特點;影響因素包括但不限於知識共享、知識轉移、知識整合,以及共同的項目戰略目標、項目文化和溝通等。研究擴展了重大工程情境下多主體協同創新動態演化的內部邏輯認識,為重大工程項目管理人員採取針對性的引導策略,促進協同創新的發展與演化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洞見。
本書基於複雜性與複雜適應系統和資源依賴理論,構建了「協同創新績效系統一組織協同子系統一知識協同子系統一戰略協同子系統」的績效提升策略研究框架模型,以探究多主體協同創新的績效提升策略。首先,通過整合現有文獻和專家訪談結果,構建了影響因素間的因果關係模型和存量流量模型,並確定了數學方程關係,隨後利用系統動力學方法對5種協同創新績效提升方案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影響因素對協同創新績效提升的作用效果是非線性增長的;隨著時間的推進,累積的作用效果越來越明顯;單個因素中激勵程度對協同創新績效提升的作用效果最顯著,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對協同創新績效提升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效果。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增加激勵程度、增強知識管理、塑造共同價值觀以及促進創新發展的協同創新績效提升策略。研究揭示了重大工程情境下多主體協同創新績效提升的內在規律,為發現多主體協同創新低效的根源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提升多主體協同創新績效提供了實踐指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