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一帶一路’上的傳播及影響研究 萬安倫 978753000558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人民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一帶一路’上的傳播及影響研究
ISBN:9787530005583
出版社:北京人民
著編譯者:萬安倫
頁數:3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27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討論了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一帶一路」上的廣泛傳播及其深遠影響。全書通過追溯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源流,論證了中國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原初發明國;通過對五大洋重要國家造紙術和印刷術的考察,論證了各大洲受到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影響,從而說明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對人類文化生產和文明演進的重大貢獻。在對大量文獻資料和考古實物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明確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萬安倫,男,漢族,1965年4月出生,安徽廣德人。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首都文明禮儀研究基地主任。曾任《中華英才》半月刊社副總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執行主任等職,主要研究文學、文化、新聞出版、文明禮儀等。出版學術著作《廢墟上的歌哭》、《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獎勵研究機制研究》、《中國文學獎勵史》、《學界回眸:新中國文化60年》(合著)、《美德照亮人生·愛國》(2014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發表論文近百篇,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12項。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中國的發明與傳播
第一節 中國對造紙技術的創造發明
第二節 中國對印刷技術的創世發明
第三節 造紙術和印刷術在域內的傳播與應用
第二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通過陸海交通線傳入朝鮮半島
第一節 中國造紙術在朝鮮半島的傳播及影響
第二節 中國印刷術在朝鮮半島的傳播及影響
第三節 評造紙術和印刷術韓國起源說
第三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北線傳播日本
第一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通過朝鮮半島傳播日本
第二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直接渡海傳播日本
第三節 日本對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改良提升
第四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沿陸上絲綢之路南線的傳播
第一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越南的傳播
第二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印度的傳播
第三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緬甸、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傳播
第五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沿陸上絲綢之路主線在中亞、西亞和非洲的傳播
第一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中亞和西亞的傳播
第二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非洲的傳播
第三節 阿拉伯和埃及對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改良
第六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經阿拉伯傳播到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地區
第一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傳播到義大利
第二節 羊皮紙的主體地位逐漸被植物纖維紙取代
第三節 歐洲手抄本的興盛與加洛林王朝的短暫文藝復興
第四節 歐洲早期機鉛活字印刷術的傳播及其路徑探析
第五節 造紙術、印刷術與文藝復興
第六節 造紙術、印刷術傳播到德國及古騰堡的機鉛活印發明
第七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法國、俄國的傳播
第七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經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南亞群島和歐洲海運發達國家
第一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南亞群島的傳播
第二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經海路傳播至西班牙、葡萄牙
第三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經海路傳播至荷蘭、英國
第八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經英國等傳播至美洲和大洋洲
第一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隨新教徒移民傳播至美洲
第二節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隨英國殖民運動傳播到大洋洲
第九章 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經「一帶一路」傳遍世界的深遠影響
第一節 造紙術的發明是人類探索出版載體的偉大發現
第二節 印刷術的發明標誌人類從低效的抄本複製走向高效的印本傳播
第三節 出版傳播視角下「一帶一路」的世界文化和文明史地位
第四節 后全球化時代中國出版「走出去」的發展路徑
第五節 后全球化時代中國出版格局的構建和深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