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民調解員不可不知的100個心理學定律-人民調解中的溝通技巧 ISBN:9787521635157 出版社:中國法制 著編譯者:張思星 頁數:3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24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心理學知識是人民調解員提高調解成功率、發揮好調解幹部的社會保障功能的重要知識武裝。本書闡述了100個對人際交往、矛盾發展、溝通協調極其重要的心理學定律,並將之與出色的調解案例相結合,剖析糾紛背後當事人的心理活動,解析其行為、情感、思維、語言與人格,用合理行為引導調解活動。全書立足於心理學在調解實踐中的運用,緊貼現實調解工作,將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系統傳授融合心理學定律后更富技巧的調解方法。目錄 第一章 角色塑造:介入調解時,你就是權威1 利他主義:調解員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2 角色效應:明確職業要求,你就更容易融入調解過程 3 首因效應:用首次見面打下良好的溝通基礎 4 暈輪效應:別讓片面看法影響調解過程 5 權威效應:表現自己在調解方面的專業能力 6 認同效應:恰當展示自己對當事人的認同 7 自我效能感:認可自己的調解員擁有更高的成功率 8 心理疲勞:暫時放下,別讓自己對調解失去熱情 9 動機適度定律:你是調解員,更是普通人 10 正確歸因:有效歸因才能快速成長 第二章 直面糾紛:了解糾紛發生的心理機制 1 漸進理論:衝突的發展與解決都是漸進式的 2 信息差異原理:信息接收與處理方式不同,導致糾紛產生 3 透明度錯覺:你不說,別人不會知道你在想什麼 4 自我寬恕定律:大部分糾紛源於自以為的正確 5 馬斯洛理論:需求得不到滿足,便會萌生事端 6 信念偏見:我們只相信自己相信的 7 公平效應:對公平的不同定義 8 嫉妒心理:80%的糾紛源自嫉妒 9 自利性偏差:好處是自己的,錯誤是別人的 10 預言自我證明:越相信什麼,越容易發生什麼 第三章 建立主場:提升心理優勢,避免被糾紛「牽著走」 1 文化效應:了解隱喻文化下的調解方式 2 積極情緒:用樂觀與熱情構建起對話環境 3 寒暄效應:有用的「廢話」能迅速拉近心理距離 4 主場優勢:選定最佳調解主場 5 環境效應:以舒適、柔和為主,設計調解室環境 6 坐向效應:座位中隱含溝通密碼 7 外表效應:讓自己看上去就值得信賴 8 執行意圖:先籌劃,再調解 9 反饋效應:積極的調解建立在頻繁反饋的基礎上 10 傑奎斯法則:急於求成是調解員大忌 第四章 深入了解:細緻分析,才能有效調解 1 ABC理論:了解對抗情緒因何而起 2 破窗效應:制止「破窗」行為再發生 3 信息遞減效應:依據事實,還原事實真相 4 沉錨效應:別讓思維被第一信息所左右 5 費斯汀格法則:從當事人態度入手引導糾紛 6 誘因理論:分清主誘因與次誘因,才能找到調解發力點 7 性格理論:分析性格,輔助糾紛調解 8 動機理論:洞悉當事人訴諸調解的動機 9 奧卡姆剃刀定律:再複雜的糾紛也有一個中心訴求 10 相關定律:找到糾紛與矛盾的焦點 第五章 情緒疏導:先處理情緒,再處理糾紛 1 情緒原理:「期望」與「現實」間的落差催生情緒 2 情緒判斷優先原則:先處理情緒,才能調解成功 3 踢貓效應:在當事人之間傳染的情緒細菌 4 怨恨心理:了解暴力糾紛的情感解釋 5 武器效應:暴力事件中的情緒是從何處激化的 6 情緒反芻:幫助當事人用回憶與細節破壞情緒 7 牢騷效應:抱怨越多,對調解越有利 8 阻抗情緒:用去命令、去行政化調解減少阻抗 9 野馬結局:別讓高衝突人群帶動你的情緒 10 情感補償:為當事人的情緒找一個出口 第六章 識別信號:在互動交流中,透視當事人的核心需求 1 主導動機原理:先找誘因,明確調解入手 2 換位法則:轉換立場,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效互動 3 巴納姆效應:減少盲區,用信息組建糾紛面貌 4 性格基調:性格決定衝突走向,觀察從哪方開始調解 5 言語風格:從對方的話里,認識最真實的他 6 因果定律:捋順因果是推進調解的關鍵步驟 7 傾聽效應:有用心的傾聽,才有後續的和解 8 關鍵詞效應:找准,聽准,讓溝通更有成效 9 身體語言定律:搶先一步,識別積極與危險信號 10 利己偏見———調解的關鍵,就在於看清雙方的利益 第七章 有效引導:緩解對抗,讓糾紛有緩和的機會 1 鏡像自我:他人就是我們的鏡子 2 選擇性注意:人們總在自己關注的地方找原因 3 把關人理論:正確傳達,在當事人間有效傳遞信息 4 組塊理論:對信息進行編碼與再結合 5 暗示效應:用過往經驗引導當事人 6 信息效應:利用不同會談方式,引導雙方交流信息 7 絕對主義:告別「黑與白」,有些情況要模糊處理 8 零和思維:引導當事人看到第三種選擇 9 不值得定律:讓當事人意識到身陷糾紛不值得 10 阿斯伯內多效應:眼光放遠,適時調整溝通內容 第八章 技巧性說服:化干戈為玉帛,必須有情又有理 1 變化盲視:看見,才能被改變 2 說服的中心路徑:用事實引導當事人 3 框架效應:利用參照點,找好「怎麼說」 4 超級目標:唯有利益可讓雙方跨越分歧 5 近因效應:用道歉推動調解進展 6 奧弗斯特里辯證法:想得到肯定的結果,就引導對方不斷地說「是」 7 過度自信:降低期望值,加大你在對方心中的分量 8 毛毛蟲效應:創新方法,找到調解新契機 9 稀缺心態:做大蛋糕,鼓勵當事人考慮多種內容 10 說服的外周路徑:請來當事人信任的第三方 第九章 規避敗筆:保持警覺,別忽視危險的跡象 1 衝突螺旋:別在面峙階段讓矛盾激化 2 貼標籤效應:警惕,錯誤的標籤會讓矛盾激化 3 自我防禦機制:越勸越抗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